1991年的一个夏日,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森像往常一样,与妻子看了会儿电视就早早睡去,虽然天气有点微热,但并没有打扰到安德森的睡眠,不一会他和妻子就进入了梦乡。
时间来到深夜,正当安德森酣睡之时,一阵激烈的敲门声突然炸响,几乎是一瞬间安德森和妻子就齐齐被惊醒,这么晚了,是谁大半夜的来访呢?
尽管内心十分不情愿,但安德森夫妇还是选择起身下楼开门,当门打开后,安德森赫然发现,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与自己白天起了激烈争执的一个学生。
对于这名不速之客的来访,安德森夫妇显然心生不悦,安德森妻子更是大声质问对方为何会如此无理地深夜打扰,但很快,夫妇两就发现这名学生的精神似乎有些异常,只见他对安德森夫妇的质问完全置之不理,只是一个劲的强调他的论文没问题。
看着这个状若疯魔,嘴里一直念念有词的学生,夫妇俩都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因为不久前,另一所大学刚刚发生了学生弑师的惨剧,起因就是那个学生和导师在学术观点上产生了分歧,双方僵持不下,没想到,最后竟然造成了如此惨剧。
一想到此,安德森夫妇态度也瞬间和缓了下来,一边尝试安慰该学生的情绪,一边劝慰说关于论文的事可以明天到学校再商量。
这时,只见这个学生将手插进了衣兜,安德森的妻子还以为对方要掏枪,着实吓了一大跳,大气都不敢出。
不过好歹是虚惊一场,最后这名学生答应等明天到学校再说,并迅速离开了安德森的家,但受到惊吓的安德森夫妇几乎是彻夜未眠,担惊受怕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安德森就直接到普林斯顿大学行政主管部门通报了这一情况,很快这件事就在普林斯顿大学校内传开了,这个学生也很快被学校列为了潜在危险,学校还将这一情况通报了他的国家——中国。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保送这名学生赴美留学的中国科技大学也不得不作出了让其提前结束学业回国的决定,而这个大家眼中不太争气的学生名叫谢彦波。
提起谢彦波,大家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初,谢彦波的名气可一点不比现在的“顶级流量”们差多少。
他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第一期学员,也是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神童,11岁就考进了中科大,15岁获得了理论物理硕士学位,18岁就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曾经所有老师都看好他一定会在20岁之前就念完博士。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也许是人生之前的路走得太过于顺利,谢彦波最后却在攻读博士的过程中屡屡受挫,特别是在发生了本文开头被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劝退的事情后,更是从此一蹶不振了。
这个名噪一时的神童谢彦波出生在湖南,父母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学教授,也许是从小出身在书香门第的缘故,谢彦波也继承了父母热爱学习的优秀特质,从小就特别安静,也特别爱读书。
在亲戚朋友的眼里,谢彦波是一个几乎能过目不忘的人,不管是什么书,只要他读过一遍,不管问到书中的任何细节,他都能对答如流,更是能清晰的指出是在书本的第几章第几页。
上学后,他的学习天赋更是震惊了所有人,当别的小孩还在认真学习认字的时候,他就已经自己学完了全部的初中课程,小学三年级时,他就能够熟练的解答一些高中生看来都十分深奥的奥数比赛习题了。
仅仅过了1年时间,还在上小学4年级的谢彦波就已经学完了高中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全部课程,当时有一个高中老师不相信他能学得如此之快,还专门到谢彦波的家里,给了他一本高中奥数题集,想考考他。
结果,不到1个小时,谢彦波就做完了整本练习册,那个高中老师直接惊呆了,要知道,就连他自己也不可能做得如此之快。
很快,湖南神童谢彦波的名声就迅速传开了,大家都从报纸上知道了这个还在上小学的神童。
但俗话说,有一得就必有一失,这位远近闻名的小神童也不能例外,在学习上他是无所不能的小天才,但在生活和交际上他却显得十分的无助。
传说,谢彦波性格十分的内向,在外人面前几乎一句话都不说,就连在父母身边的话都很少,更为特别的是,他称呼自己从来不用“我”字,而是说自己的名字,比如,他饿了不是说“我饿了要吃饭”,而是说“彦波饿了”。
虽然谢彦波的父母费尽了心思想要让儿子变得活泼开朗一些,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谢彦波就是一副不善言辞的“痴儿”模样,这也不禁让父母担心起了他的将来。
不过好在谢彦波的学习天赋足够惊人,因此,尽管他性格上十分的孤僻内向,大家还是给予了他最大的关心和包容,这个缺点也就没有太过于引起他父母的重视。
1978年,随着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全国高考的恢复,当时年仅11岁还在上小学的谢彦波就参加了高考,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很快,这位小神童的事迹就引来了中科大教授的重点关注。
由于当时社会风气刚刚放开,国家迫切需要引导人们崇尚科学、解放思想,因此,中科大“少年班”就应运而生,而谢彦波经过中科大的笔试和面试,顺利成为了自恢复高考以来第一届中科大少年班的学员。
当时,听说中国科技大学要招收“少年班”,全国人民对神童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神童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号称千年一遇的天才宁铂了。
但事实上,作为宁铂的同班同学,谢彦波论年龄其实比宁铂还要小两岁,其天才和智慧也丝毫不比宁铂差。
来到中科大求学的谢彦波也是不负众望,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能力不断刷新着一项又一项的记录,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
但与此同时,年少成名带来的压力和影响也同样接踵而至。
谢彦波首先面对的就是生活自理问题,从小就被父母和亲人捧在手心里,突然离开大人的怀抱独自上大学,适用能力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完全跟不上趟。
当时中科大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父母陪他来大学报到的那一天,谢彦波是滚着一个铁环进的校园,让当时的很多老师和应届大学生都是大跌眼镜。
根据后来谢彦波中科大本科时的班主任回忆,包括谢彦波在内的好多小天才都有类似的情况,智力脑力明明已经进了大学,但身体和生活能力却还停留在小学,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求学,班主任甚至每周还得到宿舍帮助神童们缝补衣服、打扫卫生。
其次,谢彦波最大的困扰还是性格孤僻,以前在父母身边,邻居和同学对他又十分的包容,但到了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要想很好的融入集体生活,是需要一些基本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的。
但这些偏偏是谢彦波的最弱项,一方面,作为大名鼎鼎的神童,谢彦波有着自己的骄傲,遇到事情和困难不会轻易拉下脸皮去求人,另一方面,不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常常让别人领会不到他的真正意图,久而久之他就更加的孤立无援了。
长期缺乏与别人有效的交流和共鸣,也就造成了谢彦波比较偏执的性格,遇到事情从来不知道照顾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变通,这些性格缺陷也成为了他后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导火索。
时间很快来到80年代末,当时18岁的谢彦波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硕士学位,继而得以跟从当时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攻读博士学位。
就在大家都以为谢彦波会像其他天才故事中的主人翁一样一鸣惊人之时,谁也没有想到,攻读博士时期却成为了谢彦波的人生转折点。
由于不能与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周光召融洽地沟通和相处,甚至经常会为了一些所谓的学术问题与导师发生剧烈的争论甚至摩擦,谢彦波并未如期在国内拿到博士学位。
但考虑到谢彦波的独特学习天赋,中科大还是给了谢彦波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经中科院的推荐和保送,谢彦波得以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并且师从该校著名的安德森教授。
这本来是谢彦波人生的一次宝贵机会,但孤僻偏激的性格再次成为了横亘在他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
一开始,谢彦波尚能够和安德森教授和谐相处,安德森尽管也觉得谢彦波性格比较傲气和强势,但好在他天赋确实很高,所以也就容忍了他一次又一次的出言不逊。
但好景不长,在博士毕业论文的问题上,谢彦波还是和安德森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冲突,面对极为严肃的博士毕业论文,谢却选择了一个在安德森看来过于虚无缥缈的方向。
安德森教授因此驳回了谢彦波的论文,并建议他写一些实践性、理论性、实务性更强的论题,本来安德森教授完全是出于好心,但谢彦波却偏激地认为自己被针对了。
如果换做是旁人,也许都会主动跟导师服个软,重新选定一个导师认可的题目撰写论文,毕竟拿到博士学位才是最终的追求目标。
但偏偏谢彦波不这么想,在他心里,他是中国的天之骄子、少年班的学员,他做的事情一定都是对的,因此,这次他也同样选择了和安德森教授爆发激烈的冲突。
眼看谢彦波竟然如此狂妄自大,不仅不肯接受自己的建议,甚至不顾礼节地对自己指手画脚,安德森也是气得动了真怒,最终两人的矛盾在一天下午终于爆发了。
在和安德森教授大吵一架之后,谢彦波更是气得茶饭不思,从小到大都是只有别人赞扬和仰望他的份,这次却被导师毫不犹豫的羞辱了,于是越想越气的他选择在深夜“造访”了安德森教授家,最终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天才谢彦波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劝退的消息传回国内后,一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的人频频使用“伤仲永”这类的词汇对谢彦波的事进行大肆报道,甚至认为谢彦波经此一役恐怕再难振作了,也有一部分人为谢彦波感到抱不平,认为安德森教授虽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心眼着实不大,而且似乎有故意打压亚裔天才学生的意味。
但无论外界出现多少议论的声音,不可否认的是,在攻读博士学位中接二连三受到打击的谢彦波此时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种心理落差感也成为了他终生难以愈合的伤口。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好比我们作为班级里的优等生,平时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就在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自己非清华北大不考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连专科都没能考上,这种心理上的打击是最为致命的。
好在在谢彦波人生低谷的时候,自己的母校中科大仍然选择对他伸出了温暖的援手,破格录取他为学校的近代物理学教师,要知道,中科大的教师学历都是博士起步的。
但此时的谢彦波已经不堪压力和打击从此意志消沉下去了,回国后,他在中科大任教期间也再无什么建树了。
更令人惋惜的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之后,他孤傲偏激的性格也没有丝毫的收敛和改变,在教学上,自视甚高的谢彦波经常和学生们闹矛盾,有时甚至课上到一半直接撂挑子走人,留下一屋子的学生不管不顾。
在和上级、同事们的相处上就更糟糕了,谢彦波平时几乎很少和别人亲近,就连见面的寒暄也很少,一有不顺自己心意的地方,他更是不分场合、不顾面子的直接开怼,经常让别人下不来台,久而久之,大家只能敬而远之。
因此,近年来,中科大校内一直有谢彦波患精神病的消息传出,后来经过证实基本都是假消息,也许正是他的性格过于偏激才招来好事者的编排和非议吧。
如今,关于谢彦波这个曾经的耀眼神童的消息和报道已经几乎绝迹了,人们每每提到他也尽是感慨和惋惜,这个曾经被国人寄予厚望的天才也最终成为了泯然众人。
与谢彦波的经历类似,当年中科大少年班第一期中很多学员最后的结局,也并不尽如人意。
就拿当时最为耀眼的新星宁铂来说,由于少年成名,宁铂的生活一直是处于万众瞩目的状态,一举一动都是别人关注的焦点,自己的一点失误和失败都会被无限的放大,这些都无形中给了他难以承受的压力。
最终在先后遭遇了事业失败和婚姻失败的双重打击之后,宁铂直接选择了遁入空门来逃避世俗的纷扰,直到2018年才还俗,而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宁铂已经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普通人。
而谢彦波的另一个同窗干政则和谢彦波经历类似,同样是年少成名,同样是人际交往能力极差,同样的赴美留学,同样因为跟导师闹得太僵被迫遣返回国,但干政回国后的遭遇则更加的凄惨。
可能是觉得放不下面子,抑或是被神童和天才的名头压垮了,干政回国后既没有留校任教也没有继续求学,而是从此一蹶不振,最后更是因为精神疾病丧失了工作能力,如今只能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
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像谢彦波、宁铂、干政这样的神童在那个刚刚开放的年代的确激发了国人关于科学和知识的关注和渴望,也的确激励了很多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断奋斗。
但俗话说,欲戴羽冠、必承其重,作为天才,一方面享受着无数人的追捧与羡慕,得到了别人做梦都得不到的资源和照顾,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承受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烦恼。
比如,年纪轻轻就被戴上了天才的头衔,被放到了聚光灯下,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很多人评头论足,为了保持天才的人设,不得不努力克制自己的天性、压抑自己的情感,最终造成性格的孤僻和扭曲。
更为残酷的是,因为学习的天赋过于突出,这些天才从小就被禁锢起来,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在同龄人本该无忧无虑玩耍嬉戏的时候,他们却只能在屋里默默的付出,而童年的缺憾也会成为他们一生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