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韶墓志》
《赵韶墓志》,隋仁寿元年(601)二月十八日。河北定县赵村出土,曾归天津碑贾姚贵昉。十九行,行十九字,正书。拓片长46.3厘米,宽47厘米。
《梁环墓志》
《梁环墓志》,隋大业六年(610)十一月二十九日。民国七年(1918)河南洛阳高沟村北陵出土,曾归吴鼎晶。二十四行,行二十五字,正书。拓
片长50.5厘米,宽49厘米。
《张贵男墓志》
《张贵男墓志》,此志原题“隋邯郸县令蔡府君故妻张夫人墓志铭”,隋大业二年(606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刻。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于河北邯郸出土。原石曾归王孝禹、端方收藏。该志楷书严谨端雅,为“隋碑”的代表作品之一,极为艺林所重。二十六行,行二十六字,正书。此系汪大燮藏卷轴,拓片长、宽均58厘米。
《巩宾墓志》
《巩宾墓志》,也称《巩宾暨妻陈氏墓志》,全称《周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云阳县开国男巩君墓志铭》。撰书不祥。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十月始平县入窆。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四月在陕西武功之南乡出土。曾归偃师段嘉谟、渭南赵乾生、长白端方等。今人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中有著录。
此墓志盖篆书《周骠骑将军巩君墓志》九字,今佚。正文正书,32行,行32字。有界格依稀可见。石长、宽各60厘米。旧拓本首行“骠骑将军”之“军”字未泐。今沙孟海《中国书法史图录》(二)中,《巩宾墓志》首行“周驃骑将军右光禄大夫云阳县开国男”句之第 3、6字即之“骑”、“右”二字残损,第4、5字即“将军”二字已不复可见。书法精整遒美、郁穆高爽,属隋志中整饬平稳一类。用笔方圆互参,结体端方谨严而不失灵动。近世金石收藏家段嘉谟评曰:“字体高古,有钟、羊法,篆盖亦得汉魏遗意,后人不能及也。”(《金石一隅录》)朱士端则识破其对后世的影响,谓:“书法方整跌宕,已开唐初诸贤法门。”(《宜禄堂收藏金石记》)。
《秘丹墓志》
《秘丹墓志》,出土于河北省行唐县。石长约五十厘米、宽约五十五厘米,志盖上书刻有“大隋望亭乡龙阳里长故人秘丹墓志銘”四十六字,其铭文共二百五十余字,楷书十六行,行十六字,字径约二十三毫米,首行题为:“长公讳丹字君卿常山行唐人也。”此墓志所刻时间为隋大业二年十一月,即公元六0六年。
墓志用笔简洁痛快,隶意颇浓,楷法自然,结字端庄凝重,宏中敛外,点画厚重朴拙,有古穆沉雄之神韵,在用笔上多露锋起笔,回锋收笔,间或出锋雁尾。其转折处,内圆外方,跌宕清劲,通篇布局虽设丝栏为界,然每字皆能雀跃错落有致,古朴奔放,又不失楷法。在刻工上,或单刀直入,或双刀接应,或轻刀注意,或重刀深琢。另可明显看出,后部四行上与前部风格迥异,实非出息一人镌刻,前者天真烂漫,丰富多变,后者更具楷法笔画瘦劲沉着,结体平正秀雅,婉丽流疏,而刀法娴熟精妙。总之,《秘丹墓志》当属隋代碑志书法之上品。
《郭休墓志》
《郭休墓志》,隋仁寿二年(602)八月四日。河南洛阳城东北十八里俗名三里桥出土。志十六行,行十六字(末二行十七字),隶书。盖三行,行三字,阳文篆书。拓片志长、宽均38厘米,盖顶长、宽均33厘米。
《马穉暨妻张氏墓志》
《马穉暨妻张氏墓志》,全称为《大隋故荡边将军信州典签马君墓志铭》。为隋开皇二十年(600)刻。志高51.8厘米、广51厘米。隶书。文25行,行25字。侧1行20字。在河南省洛阳市出土,曾归于右任,今存西安碑林。书法精严秀丽。志左侧称“天帝告冢中王气五方诸神赵子都等马先生善人”20字。志盖作复斗形,盖阳文刻篆书“故荡边将军马君墓志”,3行,每行3字,共9字。四边角刻八卦形纹饰,尚有篆隶杂己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十二生肖兽等,盖术者厌胜之辞,他志殊罕见。此碑曾归三原于佑任收藏,后移存碑林。赵万里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中有著录。该碑文曰:“君讳穉,字老生,扶风郿邑(今陕西眉县)人也。
《龙山公墓志》(整体与局部)
《龙山公墓志》,隋开皇二十年(600)十二月四日。清咸丰九年(1859)为四川奉节县令张尚裕修筑炮台时发现。石为圆首方趺碑形,文十三行,行二十至三十字,正书。有罗升培、张尚
裕等刻跋。此系汪大燮藏卷轴,为浓淡拼合初拓本,有张尚裕印及潘畅孙题识、汪大燮题跋,拓片长97厘米,宽48厘米。
《苏慈墓志》
《苏慈墓志》,正书,37行,行37字。隋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立。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在陕西蒲城县出土。
《苏慈墓志》结构谨严,笔划劲利。清康有为说:“《苏慈碑》以光绪十三年出土,初入人间,辄得盛名,以其端整妍美,足为干禄之资而笔划完好,较屡翻之欧碑易学”(《广艺舟双楫》)。在隋代墓志中,《苏慈墓志》以书法精工,字迹清晰完好而著称。
此碑楷法成熟而工整,方中带圆,字体又小,兼有南帖之绵丽和北碑之峻整,集秀丽与雄劲于一身,由此可见,唐代的楷书在隋时已定下根基,风格和欧相近,章法整齐,结体平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