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清澈的沱江穿城而过,一座南华山拥抱着清代老城楼,一架架窄窄的石墩小木桥,一幢幢古香古色、融注着浓郁土家风韵的吊脚楼,一座饱经沧桑的黄丝桥老城堡,一道历尽风雨的永兴坪段遗址南方古长城,一群闻名世界、流芳千古的人,构筑了一幅完美的水墨丹青画卷。

这便是“湘西明珠”

凤凰古城

湖南凤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凤凰古城)(1)

世界了解凤凰古城,是从沈从文的《边城》开始的。其实“边城”并不在凤凰,真正的“边城”在凤凰以北的茶峒。但人们却还是习惯性的赋予凤凰以“边城”的诗韵。为什么?就因为这本书及一代文学巨匠的故乡在凤凰。凤凰古城令人沉静,传说中的那对从这儿展翅而飞的凤凰,想毕竟也带着深山幽河中的那份祥瑞与恬美,给这座古城铸造了如此美丽的名字。凤凰古城位于湖南西部边缘。沅江两岸,武陵山与雪山峰山夹江而立,切断了与洞庭湖湘中的联系,形成了神秘原始的湘西风情。这里从前是蛮夷之地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方志有载:“唐垂拱三年,设渭阳县。”凤凰古称镇竿明清时为五寨司城,是大湘西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湖南凤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凤凰古城)(2)

清乾隆年间,商业在凤凰逐渐兴起。因地理位置与历史的关系,使得凤凰成为深闺中的一颗明珠,外人很难知晓它的美丽。其实要想前往凤凰有许多路可走。从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区首府吉首市沿沅江南下80千米,就可到达凤凰。你也可以从贵州东部的铜仁、松桃出发,两个小时的车程也能到达。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了解凤凰。一条江、一座山、一片建筑、一群名人,是对它最直白的归纳。它没有都市的烦躁喧嚣,没有开发景区的鼎沸人气,只有宁静致远的心境。这里有质朴的苗族居民,连绵的梯田圈出湘西的无限风情。加上山水相依、烟雾缭绕、重峦叠嶂的秀丽和神秘渊远的历史,犹如一首绝美的诗篇。

湖南凤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凤凰古城)(3)

山·水·楼

凤凰的名字美,凤凰的山水更美。当凤凰未被开发以前,人们知道的便是它的神秘秀丽和令人陶醉的清秀。

沱江水,一条绕城的河流。清澈澄明的河水可以见到河底的水草随着水波荡漾绕鱼起舞。几叶小舟漂于沱江之上,长长的篙在沉淀的江水中留下时光的足迹。清晨的小城空旷而静寂,空气中夹杂着芬芳的泥土香气,几尾燕子掠过水面,在低徊盘旋中点缀几圈古老的韵味。江水潋滟,然而让人动情的往往不是美丽的景致,而是江边宜人的人文情怀。沿着沱江两岸,淘米浣衣的苗家妇女把花江当成了每天欢愉的乐园。笑声与杵声相交织着,那里有苗族人民的情趣和对美丽生活的向往。那悠悠的歌声也飘荡于“无痕”的碧镜之中。

湖南凤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凤凰古城)(4)

沱江是凤凰的灵魂,而沱江之上、古老的拱桥则是通向灵魂的阶梯。荟萃了苗族、土家族、汉族桥梁工艺精华的“虹桥”,是凤凰古建筑中一座核心的标志性建筑。它自南往北飞跃于沱江之上,如彩虹一样倒影于清澈的江水之中。虹桥最早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一座气势恢弘的三拱两墩石桥。高高的石桥上建有宫殿般磅礴的风雨桥廊。两边和桥顶都是飞檐翘角,朱红墙、青灰瓦,层次分明,亘古中带着几分幽雅。虹桥是豪华的筑造,而沱江之上还有更平民的跨越——那就是步。步也就几个憨厚的石墩,排列成一条横于水上的连线,既不阻隔水流,也非装点之物。无论是步,还是虹桥;无论是江边精美绝伦的遐昌阁,还是翘角悬铃的万名塔,都宛如娉婷少女,成为沱江水中若即若离的装点与颜色。点点灵动的小舟,岸边熙攘的人群,风动铃响,水声人沸,组成了流动的艺术,这就是沱江水的魅力。

湖南凤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凤凰古城)(5)

沱江边屹立着一群陈年的民居建筑,临水而建,对江开窗,这就是吊脚楼。它是凤凰古城最具苗族特色的古建筑,特别是回龙阁吊脚楼。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绵绵沱江浩浩240米之上,是清朝所建的紧挨于一块的民居。吊脚楼分为上下两层,属于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随地而建的房屋,下层一般占地不多、不规则,也不作正式的房间。上层明显宽大得多,突出水面的那一截被一排排细脚伶仃的木柱支撑着。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窗,有股说不出的灵气与精致。推窗远跳的居家人,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成为凤凰的一道充满温馨情感的风景线,其中也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守望。

湖南凤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凤凰古城)(6)

楼也好,江也罢,都在远处迷蒙的南华山的碧障映衬下显得无比生动。南华山像一位母亲半拥着整座山城。纵观奇峰,巍然耸立,直插云端;横看山林,黛绿千层,连绵横亘。这是一个绿色的巨大宝库,山中不仅有银杏、琪桐、水杉这类珍稀的植物,还有许多名贵药材也遍布于绿阴之中。松鼠、灵猴、长尾雉、野斑鸠在林中游窜,透出无限生机。如今的南华山已成为一座森林公园。园中景点密布,南华山半腰上便是凤凰县革命烈土纪念碑。20米高的纪念碑建成于1987年国庆,青石护拥着巍峨的石碑,让人想到了在湘西剿匪时,为争取人民幸福而牺牲的凤凰烈士。碑四面是今人对故人缅怀的题词。

湖南凤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凤凰古城)(7)

碑文曰:“再造山河倍险艰,献身为党效前贤。人民何处同瞻仰,立下丰碑垂万年”

碑右是:“边城河山秀,世代育英杰,更展先烈志,硕果献灵台”碑左:“沱水含筋骨,南华抱忠骨,英烈瞑慧目,人民继遗业。”背面是:“血洒渭阳千家泪,魂归南华万木春,泽慧五竿人奋发,唤起凤凰上青云。”瞻仰纪念碑,山头紫云缭绕,山下大江长流,不禁给人肃穆庄严之感。南华山上就连蜿蜒的石板小路都表现出凝重纯朴之美。原始图案的石板路与一条回廊连接,回廊另一头便是一座六角小亭,那是黄永玉亲自题写匾额的“壹停亭”。也许正因为这幽静淡雅的景致,使凤凰景观远近闻名,而睿智的苗族人民才是这些美景真正的缔造者,每一处景致都在展示凤凰人民的精神与灵魂。

湖南凤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凤凰古城)(8)

欢迎关注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