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领袖。其墓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浮山上。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康有为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康有为墓,一墓两碑,国内唯一。

康有为碑帖(康有为一墓两碑)(1)

康有为故居位于青岛市福山支路5号,是康有为晚年在青岛居住的故居。原为德国总督初来青岛市的宅第,1923年康有为来青岛时购得此宅。

因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曾赐康有为堂名“天游堂”,故康有为将此堂取名为“天游园”。

康有为碑帖(康有为一墓两碑)(2)

1924年春,康有为以银洋100元买得李村南庄刘希秋山场2亩,备作自择墓地并筑寿堂。

因当年康有为墓没有立碑,1929年,才由吕振文先生撰写了“南海康先生之墓”墓碑和碑后143字的墓志铭文立于坟前,原墓碑高2.22米。吕振文,新昌人,清代举人,康有为弟子。

1943年,其家人发觉墓址与康有为所择有误,遂于同年10月20日向东北方向迁移了约16米。重新安葬那天,光汽车就从山下一直排到南庄村,足有2公里长。该墓封土,直径4米,高3米,环以高1.5米石砌挡水墙。墓外建一石砌弧形防水墙,长约170米。

康有为碑帖(康有为一墓两碑)(3)

解放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于1956年曾拨款予以修缮,并植松柏60株。1956年初夏,康有为之五女儿康同璧曾来此扫墓,1962年再次来扫墓。

“破四旧”时,康有为墓曾被掘开,其颅骨被放在一个翻斗手推车里,推着游街示众,脑袋上贴了标签,上书:“中国最大的保皇派康有为的狗头”。原墓碑被某单位用作了盖水沟的桥板,后被文物部门收回,立于今墓东后侧。

康有为碑帖(康有为一墓两碑)(4)

198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征得康有为家属的同意,在浮山南麓为康有为重建墓地。

新建墓地占地700多平方米,墓环以高30厘米挡水墙,墓后植龙柏6株,象征戊戌政变中被杀害的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

康有为碑帖(康有为一墓两碑)(5)

新墓碑高2.22米,碑面镌“南海康先生之墓”,碑阴镌康有为生平,均为康有为弟子著名画家刘海粟撰并书。

1985年10月27日,当地政府在康有为新墓地举行迁葬和墓碑揭幕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