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拆掉的那点记忆》——作者王林平

老北京重建(老北京拆掉的那点记忆)(1)

北京,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历史。

北京的古建筑,里面蕴含着许多深奥的风水学问。

古人在每条街口、每座四合院,都按照京式建筑的章法,进行设计与规划。

如果静心细究一下,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为什么古人在东四和西四等一些集市的街口建牌楼?为什么四合院一进大门有影壁?为什么每个院落要有石鼓或石狮?为什么四合院的大门口要有门楣?为什么四九城要建高大的城楼?……

一系列问题可能都是老祖宗们智慧的体现与城市风水使然。

老北京重建(老北京拆掉的那点记忆)(2)

可惜的是如今这些历史的精华基本上都已荡然无存。它不是在战火中坍塌的,而是毁于我们自己无知和激进的头脑!这些,给老北京人留下了无尽的殇痛,也可能使中国古旧建筑、平民文化不能得以延续和拓展。

北京是历史名城,五朝帝都,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蓟,尔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形成了具有北方都市色彩的城市风貌和特色建筑。

到了金元时期,耶律族与忽必烈蒙古人的生活习性,又一次近乎极致地渗透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胡同文化。以东西南北连接贯通的胡同形成了城市南来北往的阡陌,而每一条阡陌的当中又建有各种佛教的寺庙,许多街口也筑有宗教色彩的牌楼,当然具体再深奥的意义我也不太清楚,因为好多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当中了。

老北京重建(老北京拆掉的那点记忆)(3)

明代朱棣迁都后,北京的城市格局日新月异,建筑艺术的更完整,更规制,更美观了。到了清朝满族统治时期,都城里更是充满了萨满教风格的建筑风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各种喇嘛寺庙和充满萨满风格的豪华奢侈的贝勒王府等。

看了这组记录着老北京历史和全国各地区拆掉的历史建筑图片资料,才知道有许多精美建筑都是在我还没出生时就拆掉了(我是1956年出生)。我只能是从图片上左右仔细的端详着,心里恍然大悟,难怪我国古建筑学家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妇最后郁郁寡欢而终,一定是深爱着老北京和祖国这些古老的建筑,一定是因为古建的陨灭抽走了他们的灵魂,使得他们留下了“你们拆掉这些古建筑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呐喊,而随着古建筑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一起去了。

偌大的圆明园,毁于八国联军的一把大火,要不然,北京除了古宫以外,还有一颗璀璨夺目古建筑明星在熠熠生辉。

古建的拆除,在当时大概是因形成了破四旧建新城、不破不立的思想理念而付诸了行动吧?

文革期间红卫兵们的破四旧立四新就是这种理念发展的最疯狂阶段。砸掉了许多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历史瑰宝。

老北京重建(老北京拆掉的那点记忆)(4)

我前几年去过洛阳的龙门石窟,那里如此众多的佛像中,有80%多的佛像都没有头或脸,一问才知道是文革期间被砸掉了,当时看着我心里那叫难过呀,泪眼婆娑,心痛得咕咕流血。此残败缺失的景象,许多外国游客外看着都心疼,嗟叹不已。现在想起来依然令人唏嘘啊!

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规整的城市布局,既有皇家宫殿建筑群落的恢宏与气势磅礴,又有周边灰色胡同阡陌的万家烟火,有永定河恒古的流淌与养育滋润,有大运河日夜响起的哗啦哗啦的摇撸声,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贸易交流,丰富了这座古老的城市,成就了城市百姓的繁衍与兴旺,孕育了老北京人根深蒂固的老北京情怀,且深入到骨髓里了,变成了北京人的魂,夜夜梦着。

可是,随着拆拆拆的加速,老北京的龙脉被破坏了,老百姓的祖宅没有了,天堂的亲人们在我们的梦中!

年复一年的清明和中元时节,可能已经找不到曾经温暖的家了,灵魂开始漂泊,似乎有无家可归悲哀!

很多拆掉的建筑,我一出生都没见过,但是我还是觉得肠子都悔青了!

圆明园的焚毁,曾给国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多少专家学者殚精竭虑难以复制!

古特色建筑,永远是不可复制的建筑奇迹和文化艺术名片!

一个缺少了历史建筑的古老城市,她还有多少能让人魂牵梦萦的记忆?还有多少古老的文明故事让后代子孙们凭吊?

老北京重建(老北京拆掉的那点记忆)(5)

假若没有古宫,没有天坛,没有天安门,没有颐和园,没有胡同等古迹古建筑……人们来北京看什么?!

当然,我不反对拆迁,不反对现代化,更青睐现代建筑,但拆后边紧挨的是迁!

故我们应该好好理解一下这个迁!研究探讨一下哪些古建筑要迁,并且值得迁!

一个圆明园焚毁的缺憾,便够惊心动魄的,如再一次制造缺憾,可能一愧对列祖列宗,二愧对子孙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