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在太空领域取得越来越多的突破,对整个宇宙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可理论知识虽然在前人的推导下不断完善,但实践操作却没能跟上理论的发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即便是我们已经十分熟悉的太阳系,可至今仍然没有任何载人航天器能够冲出它的包围。
不过好在载人航天器虽然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太空无人探测器却一直在接连不断地尝试前往外太阳系,欣赏外太阳系的风景。就像现如今已经抵达柯伊伯带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就从遥远的外太空深处向地球发回让人难以想象的真实画面。
太阳系
太阳系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哥白尼的著作《天体运行论》中,也就是许多人比较熟悉的“日心说”。在这种学说之中,地球并非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真正的中心,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地外天体(除月球之外),都会围绕太阳进行转动。
只可惜在那个年代,由于宗教的文化影响,所以根本没多少人愿意相信这种看起来十分离经叛道的学说。“日心说”的坚定支持者乔尔丹诺·布鲁诺甚至还因此遭受宗教迫害,最终被烧死在鲜花广场上。
时至今日,尽管“日心说”也早已被证实是错误的学说,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尤其是在“日心说”中曾提出许多异于“地心说”的观念,这对于科学的发展影响十分积极。倘若我们每个人都沉默守旧,永远不对已经“下结论”的事情提出质疑,人类文明又怎么可能进步和发展?
只可惜即便我们现如今已经知道太阳系的具体结构层次以及运转模式,也知道哪怕庞大如太阳系,同样会在整个宇宙中不停的向着宇宙深处前进,人类却依旧没能突破太阳系的限制。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可人类对诸多行星的观测依旧停留在地表阶段,根本无法进行深入了解。
而除了八大行星之外,太阳系广袤的空间中究竟还有多少未知的秘密,人类的认知也十分有限。正因如此,我们才不得不努力发展能够抵达更远距离,以及观测能力更强的太空探测器。借助这些探测器的帮助,让人类对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之外的宇宙空间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2006年1月进入太空的“新视野”号探测器,也就是在这个前提下发射升空。
新视野号
即便是从未了解过天文学的人,也一定都听说过旅行者一号以及旅行者二号太空探测器。1977年,两个探测器先后以不同的路线向着太阳系边缘出发。只可惜四十余年的时间过去,两个探测器到达的距离依旧十分有限。
科学家们原本以为这两个探测器有望能够突破太阳系的限制,可当他们快要抵达“太阳系边缘”以后,科学家们才发现,太阳系的广袤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了几十年的时间以后,无论是旅行者一号还是旅行者二号,都面临功能和动能不足的问题。想要真正明白太阳系的奥秘,发射性能更加强悍的探测器就成了重中之重。
新视野号,主要科研目的是对冥王星以及太阳系外的柯伊伯带天体进行观测,并从中探寻太阳系的起源发展变化过程。如果能够成功找到相关线索,必将会对人类研究恒星系统给予极大的帮助。不仅如此,在拥有足够“前提”的条件下,科学家们也会更容易推导出其他相关的宇宙演化规律。
相比于旅行者号太空探测器,新视野号在更强性能的帮助下拥有了更快的移动速度。原本花费几十年时间才跨越的距离,如今仅仅在几年时间内就抵达,这绝对是太空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除此以外,在超高速移动的情况下,新视野号依旧能够完成一系列的太空探索任务,这也让科学家们颇为自豪。尤其是在应对原本只能通过猜测得出的太空理论时,新视野号传回的数据以及图像等资料,也成了最关键的证据。
在许多人的想象之中,科学家们观测太空的方式应该和不少天文爱好者一样。都是借助天文望远镜的帮助,最终观察到相关天体的位置以及形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真实的天文观测中,或许计算比观察要更加恰当。像太阳系之外的柯伊伯带,也就是通过特殊的计算方式计算出来的。
柯伊伯带的出现
在相关的观测过程中,不少人都十分疑惑宇宙深处的天体究竟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的。如果是质量巨大的恒星,人类自然能够通过接收相关光源信号来判断对方的性质、位置、大小等等。可那些围绕恒星运动且自身不会散发光芒的行星又该如何计算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通过观察恒星天体的变化去推测某一恒星系中的行星数量以及相应的运动轨迹。以太阳系为例,当我们处于太空深处观察太阳系的时候,就能够通过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反馈得出相关结论。最终再通过每一行星对太阳这个巨大光源造成的影响得出相关数据。
只不过这种方式看起来十分简单,实际计算过程却异常复杂和困难,任何一点微小误差,最终得出的结果都可能是天壤之别。以曾经在天文学界传得沸沸扬扬的超级地球格利泽581g为例,不同研究团队给出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而这也导致人们甚至不敢确信这颗星球是否真的存在。
柯伊伯带地观测同样如此,在哈勃太空望远镜还未问世的时候,天文学家们曾怀疑海王星之外是否再没有任何天体,只有到了遥远地外太空以后,才会出现新的天体。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作为太阳系中与太阳系距离最远的行星海王星,也应该有相应的附属“残余物”才对。
当疑问出现以后,无数科学家们开始寻求合理的解释。可在柯伊伯带出现之前,海王星之外的天体似乎一直都以“悖论”的方式存在,让人完全无法理解。直到1951年,荷兰裔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终于首次提出了类似于小行星带的狭长圆盘的说法。
在这个圆盘之中,各种各样的小型天体相互作用,借此来支撑整个行星带的运转。而这种理论,也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海王星之外存在小型天体,却没有受到海王星的吸引。
拍摄验证
在之后的天文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柯伊伯带的了解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的小型天体也逐渐暴露在人类的视野之中。可仅仅只是观察到这种小型天体的存在,只能说明空间位置所有物,并不能帮助人类解决太阳系起源发展问题,以及更深层次的宇宙规律问题。毕竟在天文学之中,“眼见为实“只不过是最基础的观测阶段而已。
为此,新视野号承载无数科学家的美好期盼向着柯伊伯带飞去,只求能够近距离地观察检测相关天体的运动轨迹一起成分组成。通过新视野号传回的数据资料得知,柯伊伯带中的天体远比人类想象的要丰富。
更重要的是,这片区域中的天体和人类印象中的天体不同,它们的主要组成成分为甲烷、氨和水。相比于地球这类“土质”天体,这类天体应该被归入“冰质”天体的行列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摄验证的过程中,新视野号还传回了更多有关冥王星的资料。作为曾经被提名进入太阳系“九大行星”,却在2006年8月24日被除名的天体,冥王星的知名度甚至比天王星和海王星要高出不少。而此次观测研究,也让人类第一次更加清晰地观察了这颗神秘天体。
宇宙大爆炸
事实上,通过对柯伊伯带地观测,人类还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宇宙大爆炸的魅力。了解天文学的人都知道,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当前绝大多数天文学家都十分支持的一种理论。然而就“奇点爆炸”这一观念,不少人还是难以理解。
一个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的奇点究竟是如何爆炸成现如今这样辽阔无垠的宇宙?不仅如此,宇宙中的各种物质又是如何从奇点中诞生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地外陨石的存在,可陨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就像在柯伊伯带中,那些“冰质”天体又是如何爆炸得来?
事实上,从太阳的起源发展来看,当太阳还是一片星际云的时候,就在逐渐地吸引聚集宇宙空间中的各种物质。而太阳逐渐成形以后,各大天体也会受到引力影响形成独特的行星天体。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没能参与组成太阳或者行星的宇宙物质,自然就成了逃逸在外的陨石。
柯伊伯带中的小型天体也同样如此,以其中著名的“天涯海角”星为例,就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天体相互融合而成。而之所以取名为”天涯海角”,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个天体应该是目前人类能够近距离观测到的最远小行星。
在这个融合形成的天体之中,比较大的一部分叫做天涯,较小的一部分则叫做海角。通过新视野号传回的数据显示,由于“天涯“以及”海角“在碰撞以后,星球表面的甲烷等物质逐渐消失,所以整个天体其实比原来要小了不少。
从这一点上,人们甚至还可以借此推测,也许在数亿年后,柯伊伯带的其他天体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又会经历怎样的变化,这就是谁也无法预测的了。
结语
事实上,就太空探索这件事情来说,人类的求知态度远远比人类的科技文明更加重要。既不能好高骛远,想着在短时间内了解所有的宇宙规律;也不能妄自菲薄,因为一时的失败就选择了放弃。只有这样,人类才有机会找到宇宙的真实规律。
几十年前,我们仅仅只能推测出地外天体的存在,可几十年后,人类已经能够近距离观测相关的天体运动,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有关于柯伊伯带的奥秘其实同样如此,只要人类循序渐进,最终也必然能够弄清关于柯伊伯带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