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要观灯、放焰火,实际上是原始拜月行为的变形;而西方人显然没有这样的习惯。

幸好东西方的先哲都留下众多作品,月亮作为一种意象遍布其中。

人类共有一轮明月,纵观东西方月亮的文学内涵, 都表达了人类对月亮的爱, 只不过因为对“失去爱”与“获取爱”的理解不同, 而生发出忧愁与喜悦 、消极与积极 、分离与结合的差异。

如果我们只用一种方式欣赏月亮,不能使我们欣赏月亮的艺术情趣得到满足。

月亮在古代的文学意象(外国月亮是不同)(1)

元宵灯节是拜月遗风?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尚“ 圆”的民族:逢年过节要“ 团圆”,为人处世须“圆融”,夫妻合葬叫“圆坟”,故事喜欢“大团圆”,和尚去世都叫“圆寂”。

正是对“圆”的特别敏感和关注,月亮的由缺而圆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象征。

因此,农历中几乎半数以上的望日都发展成了节日,如

二月十五花朝节(百花生日,, 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 花信或早或迟,花朝节也有在二月二日或二月十二日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十五下元节……

正月是一年的首月,古代有“三元”之称(“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而一年中月亮的第一个圆夜,无疑受到原始人类的崇拜。

但自汉代以后,佛道的兴盛,“三元”有了新含义,即天官、地官、水官,传说天官赐福,该神为正月十五日生,是为“上元”。

这就是汉唐以后上元节的来历。

月亮在古代的文学意象(外国月亮是不同)(2)

至于古代人要于上元夜张灯烛设庭燎,历来的解释都把它同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 似不甚妥。

最直白的原因就是原始巫术崇拜,因为黑洞洞的夜对原始先民来说是恐怖的,没有火,没有光,漆黑一团。月是夜里的光明,喜欢月亮,崇拜圆月,自是情理中事。

但月有阴晴圆缺,唯一能补偿这种缺憾的便是灯火。

故火与灯发明以后,大张灯火既是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又有对自我力量的欣赏。正月十五通宵点灯应该是这种自我欣赏与自然崇拜两种文化心理的曲折反映,也残留了“延续圆月光明”的原始巫术痕迹。

月亮在古代的文学意象(外国月亮是不同)(3)

与我们先祖不同的是,西方人似乎很少想到要赏月,更没有关于月亮的节日。

他们恐惧黑暗,就崇拜太阳,赞美太阳、歌颂太阳,用太阳和阳光来象征、寄托美好的事物。

这是东西方人种本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更是反映在文学艺术方面。

有人说,东方人比较含蓄,所以喜欢月亮的美好、月光的皎洁;西方人比较奔放,所以喜欢太阳的热情和力量。这倒也是个差强人意的说法。

月亮在古代的文学意象(外国月亮是不同)(4)

古代拜月:君子与美人 失去与索取

中国月亮代表君子相思 失去爱

中国古人眼中的月亮大都是明月,代表的是一种情怀:乡土之思,男女相爱,代表离愁和失落。

古诗人看来,明月是夜空的女神,是连接人间冷暖、沟通理想世界与现实人生的小舟,月的阴晴圆缺,总是对应着人的悲欢离合。从最初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到《诗经·月出》中有这样的佳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讲的都是男女情爱,离愁失落。

月亮在古代的文学意象(外国月亮是不同)(5)

月亮是以母性的、柔性的光辉抚慰着诗人寂寞的心,温暖和照耀着诗人的世界。

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思乡情愁。因此,明月常成为诗人乡情相思、亲情友谊、离愁别恨、寂寞情怀的寄托和象征。

中国主流文化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代表,讲究的是中庸之道,是谦虚和内敛,是君子之道,是不夸张。因此月亮是人们的感情寄托,一切尽在不言中,讲究的是一种阴柔之美。

西方月亮代表美人相伴 索取爱

西方文明在某种意义上是希腊哲学、罗马法律、日耳曼习俗和基督信仰的杂和。西方文明里的月亮与人类一样有多种感情、多种需求,是人类自身的倒影。《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了上帝在第四天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月亮与太阳在原始意义上是平等的,都在同一天产生。太阳、月亮、星星的存在开始了人类生活的昼夜之分,人类生活有了时间概念,从此开始了对太阳和月亮的无限歌颂和比拟。

月亮在古代的文学意象(外国月亮是不同)(6)

与中国的嫦娥奔月不同,希腊神话里月亮是位女神,是一位美貌绝伦的少女。她从东边到西边,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觉得十分孤独。月亮女神后来爱上一个人间少年,就把少年放在山洞里,每天亲吻和拥抱他。由于月亮女神的爱,少年得到永恒,但是他不能说话,常年不醒。永恒的代价是离开尘世,永远孤独。这个神话反映了西方的价值观,“自私”和“索取”,要得到幸福,必须自己争取,付出代价。

西方文学作品中多把月亮形容为寂寞忧愁的女性,赋有很多人间气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中有一首《月之愁》。诗中写道:

“今晚,月亮做梦有更多的懒意,/像美女躺在许多垫子的上面,/一只手漫不经心地、轻柔地抚弄乳房的轮廓,/在入睡之前……有时,她闲适无力,就向着地球,/让一串串眼泪悄悄地流呀流,/一位虔诚的诗人,/睡眠的仇敌,把这苍白的泪水捧在手掌上,/好像乳白石的碎片虹光闪亮,/放进他那太阳看不见的心里。”

诗歌描写月亮在漫不经心地抚摸着自己,在入睡之前,觉得很悲哀,她就面向地球,眼泪一串串悄悄地流向大地。这时一位虔诚的失眠诗人,面对月亮把这苍白的泪水捧在手掌上,好像乳白色的珍珠碎片,银光闪亮。他把它放在心里,那是太阳永远照不到的地方。

月亮在古代的文学意象(外国月亮是不同)(7)

这首诗与中国的月亮诗不一样,它不是对孤独的描写,而是写一种月亮和人的美好世俗关系。

波特莱尔的月亮不像李白的月亮那样,人与自然浑然合为一体。在波特莱尔笔下,月亮是一个独立的客体,体现了西方人个性的独立、开放,“忧愁”中的个性张扬。西方文化中的月亮柔中带刚,是自由、平等、独立和索取的刚性性格。

近人拜月:哀愁与欢欣

中国月亮代表悲观哀愁

《红楼梦》里凤姐、宝玉生日,庆除夕,闹上元这些宴饮场面,均是山珍海味、花团锦簇。但惟有七十五、七十六回的中秋家宴,冷落凄清。“明月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的月光见证了封建家族的衰败和凄凉。“冷月葬诗魂”的月联,一切都预示着贾家的衰微命运。

月亮在古代的文学意象(外国月亮是不同)(8)

从古到今,对月亮彻骨寒意的独特理解,没有人比得上张爱玲。

《传奇》中关于月亮的描写最为评论家们称道不休。月亮是她寄意托义的信物,在其小说中,月亮几乎没有例外地代表着一种萧杀、苍凉,甚至狰狞。

《倾城之恋》中,月亮成为一对玩弄爱情游戏男女的见证人和诱惑者。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月亮的意象更加迷朦可恐,如同半神半妖的使者,专门诱惑纯情少女,唆使不良阔少,演出与情与理皆不容的人为悲剧。

《金锁记》里母亲曹七巧在狰狞的月光下,向儿子打听儿媳的隐私,把她的不幸像月光一样分摊挥洒在儿女们身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在静谧的月光中,“我”心不平静。“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暗示“我”心里有一层淡淡的忧愁和失落。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达了作者淡淡的惆怅和对前途的迷茫。

西方月亮代表积极乐观

西方文化性格中有积极、开放、乐观、向上的一面,因而这种文化定式中,月亮往往代表光明、美满之意。它皎洁无暇、把银辉撒向大地,舒张人类的心灵,反映西方国家极具活力的经济和对周围世界的磁力。

月亮在古代的文学意象(外国月亮是不同)(9)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表达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的主题。

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给老人以温暖和安慰,给他信心,即使多日没有打到鱼,但老人仍能感受到月光的温暖。可以想象,皎洁的月光下,一位慈祥的老人怎样关爱地看着熟睡的孩子,又不忍心去叫醒他,只是用他那粗糙的大手去温暖孩子的双脚,直到孩子醒来。浓浓的爱意在月光中荡漾,撒向孩子,撒满整个小屋。

月亮所代表的的平静和安逸,跃然纸上。

今人拜月:遐思和希望

现实生活中的明月与古代不同。

一轮圆月升起来,千万中国人在高楼群立的都市霓虹中遥望故乡,乡愁只是一丝莫名其妙的怅惘,“千里共婵娟”变成“千里共在线”,对皎洁的明月无暇抱有无限遐想,反映了文化上的漂泊无定和无根感。

月亮在古代的文学意象(外国月亮是不同)(10)

现代人明白空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物质的丰富与精神世界的空虚的强烈对比一旦被明月照亮,更让人萎缩、颤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