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小一粒米承载着世界人民的生命希望,以及一辈人的艰辛付出。为了丰富团队的精神文化生活,了解水稻发展史以及研发过程中的不易,7月18日,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对话英雄、礼敬百年”红色足迹寻访调研团湖南分团来到了湖南省长沙市的隆平水稻博物馆进行学习、采访和拍摄袁隆平成就介绍视频。

隆平水稻博物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水稻博物馆。它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分为陈列、库藏、公共服务、技术与行政管理等5个功能区。其中陈列区包括中国水稻历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3个基本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从空中俯瞰,6栋形态别致的主体建筑仿佛6颗饱满的“稻粒”。

进门我们先看了总览图及历史厅夹层,进入历史厅五个金色大字“稻米香万年”映入眼帘,在历史厅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和农业相关的物品:水稻植株标本、水车、风车、装米的器具、还原的民居布置、还原的农耕场景等等。我们从历史厅到科技厅、隆平厅再到临展厅参观了道德模范、最美抗疫人等的简介。今天的参观让我们知道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史及相关人物的事迹;也看到了许多未见过的物品、还原的居住场景等等……从过去到现在,中国农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震惊,更多的,还是感激与惊喜。为中国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袁隆平院士,用自己的一生研究杂交水稻,为的是让全国甚至全世界没有饥饿。

袁隆平院士,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社会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版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权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在隆平水稻博物馆回顾了袁隆平院士那曲折、不平凡的一生。“袁老经常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籽粒像花生那么大,人可以在水稻下面乘凉。要实现这个梦,亩产至少要达到1500公斤以上。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把最好的杂交稻推向全世界。”听着宣讲员的讲解,我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人生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只有种子健康了,人才能根深叶茂。还要有一股子精神,只有精神丰富了,心情才能愉快,身体才能健康,事业才能长远。”

看似平凡,却能孕育巨大的生命力,自知艰难,也从不轻言放弃,这便是袁隆平院士与水稻的一生,饮水不忘挖井人,食米谨记田间辛。感悟不仅留于心中,更在于每个人的积极践行,“光盘之战”,温心家园在行动。

厦大的爱国主义教育(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1)

图为袁隆平与杂交水稻陈列馆 中国青年网 程怡杰 摄

在隆平水稻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许多长沙本地的小学和中学的社会实践团队进行参观与拍照留念。感叹长沙的红色教育是真的做到了从小开始培养教育,并让他们亲身去红色旅游地点去体会蕴含其中的红色精神。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主动去学习并传承红色文化,了解并发扬红色精神。时代一直在进步,新时代的新青年,不会让先辈失望!

厦大的爱国主义教育(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2)

图为调研团成员采访来馆进行社会实践的小学生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陳文 摄

(通讯员 续雨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