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地方 农田会“呼吸”,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青蛙进入冰箱能睡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青蛙进入冰箱能睡吗(青蛙住宾馆)

青蛙进入冰箱能睡吗

有这样一个地方

农田会“呼吸”

青蛙住“宾馆”

大路中间长着草

.....

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

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涧山村

一个普通的小村庄

为何如此“潮”呢?

话得从2013年说起

这年11月

一个名为“耕地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的项目

正式落地涧山村

这也是湖南省首个

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结合的创新示范项目

问题来了

啥叫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

与传统的土地整治项目有啥区别呢?

在传统的土地整治中

通常采用沟、渠全断面的混凝土衬砌

道路硬化等施工方法

这样的“硬化”

会在无形中破坏生物链和生态环境

举个栗子——

在田间修砌沟渠

一般会将底部和两侧用水泥硬化

但这样的水渠会失去自净能力

青蛙、泥鳅便没了藏身处

而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

“环保”和“低碳”是核心

解决的正是传统土地整治中

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间的矛盾

对比图

(左边为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右边为传统土地整治)

听不太懂?不要紧

咱们去涧山村实地瞧瞧

生态路面

看着这个路面

是不是以为它因年久失修、杂草丛生?

  这么想你就out了!

  实际上

  它是采用泥结石打造的生态路面

  两侧种的是低矮灌木丛或草丛

  这样的路面

  保证了道路通达

  还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通行廊道

生态沟渠

  涧山村的沟渠也颇具亮点

  榫接的“卡扣砖”你见过吗?

  生态沟渠安排上了

  每块砖有两个圆孔

  这些圆孔就是沟渠的“毛孔”

  野草可以从中长出来

  吸吸氧、透透气

  嗨,走慢点

  生态沟渠还有玄机呢!

  沟渠内部每隔50米

  就有一个“生物池”

  镂空的格子和小斜坡

  可以让青蛙们休憩、活动

  老乡们亲切地称之为“青蛙宾馆”

  此外

  大的排水边沟和底板都预留了生态孔

  封闭的水渠和田间打通

  泥鳅等生物可以钻入农田

  农作物能充分呼吸

 

农田渍水净化

  在村里待过的小伙伴都知道

  农田渍水处理令人头疼

  在涧山村

  处理这个问题

  借助的是

  神奇的“自然之力”!

  在这里

  农田渍水汇集后

  将排放至农沟进行一次净化

  接着流到生态斗沟二次净化

  最后会来到生态净化池

  生态净化池内

  石菖蒲、芦苇、千屈菜等多位“清洁工”

  已等候多时

  它们个个身怀绝技

  能吸收水中的氮和磷

  且耐污、去污

  这样一来

  农田渍水等于经过了

  “微型污水处理厂”层层净化

  下游用水更加安全!

  

农田耕作层剥离与生态培肥

  啥叫农田耕作层剥离?

  简单来说

  就是将一定厚度的表土搬走、储存

  待土地平整后

  再将它们原状回填

  相当于给耕地做了场“植皮手术”

  平整后的土地

  再通过秸秆还田、测土配方等生态培肥技术

  将重获新生

  土地的生产能力及其价值

  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云”打卡了一圈

  相信你已经get到

  这个项目“潮”在哪里

  贴心的资源君

  还顺便帮你总结了下项目的重点内容

  创新沟渠设计,工程建设节能减排;

  打造生态路面,提供专属生物通道;

  修建“青蛙宾馆”,保障生物栖息空间;

  微型“污水处理厂”,净化农业生产渍水;

  实施“表土剥离”,增强耕地土壤肥力。

  (整修后的涧山村合兴溪)

  如今

  涧山村凭借

  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项目

  吸引来企业建起蔬菜种植基地

  不打农药的绿色蔬菜

  畅销于各大超市

  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这么好的项目,你投不投?

  涧山村试点成功后

  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不断扩大试点范围

  并出台了相应技术规范

  保证项目可复制、可推广

  介绍了这么多

  相信你对

  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项目

  已有了初步认知

  那么~

  和资源君一起搓搓手

  期待这样“潮”的土地整治项目

  在更多乡村落地吧!

记者:李卓聪 汤小俊

通讯员:邱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