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地区,有两所录取分数线很相近的高校。

一所是位于安徽省会的合肥工业大学,是211、双一流大学。

另外一所是位于江苏省会的南京邮电大学,是双非、双一流大学。

从全国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来看,两者互相交集,但大多数省份,南邮要高于合肥工业大学。

那么,南京邮电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该如何选择?

一种观点认为“选合肥工业,

合肥工业大学作为一所老牌的211重点大学,学科评估好,中科大科研合作好,合肥高铁交通地域好,却经常被各种碰瓷,我觉得真的是不应该的。

我也根据各种渠道,了解到合工大的经济类可以保研到上财,江苏双非都在拼了命往合工大考研,而南邮的优势学科,也常因为南邮国内升学平台单薄,最终保研名落孙山。

肯定合工大。如果合工大去不了好专业,中东部还有其他211好专业。关于双一流的认可度,先来看看合工大校友私企网申的截图:

合肥工业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对比(南京邮电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1)

合肥工业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对比(南京邮电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2)

合肥工业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对比(南京邮电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3)

合工大保研肯定有优势,这个毋庸置疑。学科水平也是合工大力压南邮,南邮不应该碰瓷合工大。情况很清楚,除了通信,南邮没什么比合工大好的。

预算方面,合工大2021年预算36.18亿,南邮13.62亿远远进不了百强。但就算撇开体量,合工大比江苏省属巨无霸苏州大学还高,这就很能令人信服了。

最重要的是,南邮体量真不小,又不是中医药大学那样的高精度,本科生一年五六千,肯定超过合工大全部本科新生的一半了吧。而且前一句话的合工大,还包括宣城校区,如果不包括了,按照2021年数据,南邮本科新生和合工大合肥校区基本齐平。

因此,南邮肯定存在边缘学科。金融不说了。电气江苏电网就业,提前批电工只要985、211,计算机只要985、211,不认双一流。

而一批二批虽然不限学校,但211下皆平等,南邮甚至被江苏大学压着,也不说另一所2022年还叫“学院”的院校了。

南邮边缘学科的招生,安徽因为高考改革要到2024,之前肯定只有文理科,尚未有明确专业组。而在2021年开始改革的江苏,2022年普通批次(非专项,非合作办学,非综合评价),除了化学组2人,化学或地理组2人,电气金融统计仪器这样的非优势学科,和优势学科依然放在一起招。

就业方面,起码合工大的华为率也不比南邮低太多。网上各种“不同版本”的华为target院校,合工大都是有的。因此,南邮只有本科毕业的一部分校招较好,合工大是全方面优势。一条路和多条路,没想好肯定选多条路的合工大。而且我相信,高三刚毕业,保守点,80%都无法想好最终的归宿。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全国大多数的省份,南邮的录取分数线高于合肥工业大学,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家庭的选择。

我感觉南邮确实在变得越来越好,毕竟评上了双一流,在国家层面是一个档次的了,差距肯定越来越小。

像最近几年南邮保研率每年提升都在1%以上,,今年决算也到了20亿,而且前几天才发的江苏省计算机类选调生要求不知道你看了没有,有南邮没有合肥工业大学,绝对不是本省保护,因为本省中连河海和苏大都没有,除了南邮最差的学校就是航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至少得到了认可吧。

外省人高分上南邮可能也是想投资一波吧,毕竟南邮在2010年到2016年是低谷期,在全国都200开外了,现在已经全国前100了,双一流也才没几年。

还有分高就是因为都是还不错的专业,大家也都愿意来,与其合肥工业大学调剂,倒不如南邮调剂。江苏省内确实低,无解,但也就是2012年以后,之前没有扩招和合并人口学院分数线分合肥工业大学差不多的,2012年江苏省内都是351,跟南师大苏大也差不多,2011年南邮350,合肥工业大学347。

但2013年就一下变成了南邮338,合肥工业大学348,也和苏大南师大产生了差距,以后就一直大概是这个分差了。

我确实不知道合肥怎么样,但我在南京生活几年确实还是很好的。以我来说的话当年去合肥工大大学只能选差专业,甚至调剂,但去南邮还能选计算机相关专业,所以也不后悔,各有各的选择的 合工大是很好,但南邮也不差。

你们觉得合肥工业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该如何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