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d-二聚体是什么(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1)

血栓看似是发生在心血管、肺部或静脉内的一个事件,但其实是人体免疫系统激活的表现。

,在血栓形成的相关疾病中D-二聚体的水平升高。因此,其在急性等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D-二聚体?

D-二聚体是最简单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可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D-二聚体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志物,其增高提示了与体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病相关,同时也说明了纤溶活性的增强。

哪些情况下D-二聚体水平会升高?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和非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均可引起D-二聚体水平升高。

VTE包括急性肺栓塞、

非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

D-二聚体可评估肺栓塞预后

D-二聚体可预测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D-二聚体数值越高,PESI评分(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越高,死亡率也随之增加。研究显示,D-二聚体<1500 μg/L对3个月肺栓塞死亡率的阴性预测值较好:D-二聚体<1500 μg/L时3个月死亡率为0%。D-二聚体>1500 μg/L时,应高度警惕。

此外,有研究显示,对于

D-二聚体可预测VTE复发

D-二聚体对复发性VTE具有预测作用。D-二聚体阴性患者3个月的复发率为0。如果随访过程中,D-二聚体再次升高,则VTE复发的风险可显著增加。

D-二聚体有助于主动脉夹层诊断

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具有良好的阴性预测价值,D-二聚体阴性可除外急性主动脉夹层。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升高,在慢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升高不明显。

D-二聚体反复波动或突然升高,提示夹层破裂风险较大。如果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相对稳定且较低(<1000 μg/L),则夹层破裂风险较小。因此,可通过D-二聚体水平来指导优先处理那些患者。

D-二聚体与感染

感染是VTE的诱因之一。在拔牙过程中,会出现

除此之外,

D-二聚体可指导抗凝治疗

PROLONG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初期(随访18个月)和延长期(随访30个月)结果均显示,与未抗凝患者相比,中断治疗1个月后D-二聚体阳性者继续进行抗凝可显著降低VTE复发风险,D-二聚体阴性者则无显著性差异。

Kearon教授在Blood发表的一篇综述中同样指出,可根据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来指导抗凝治疗。无诱因的近端DVT或肺栓塞患者可根据D-二聚体检测指导抗凝治疗;如未应用D-二聚体,可根据出血风险和患者意愿制定抗凝疗程。

此外,D-二聚体还可指导溶栓治疗。

参考资料:

[1]Jeffrey I. Weitz, James C. Fredenburgh, John W. Eikelboom. A Test in Context: D-Dimer. J Am Coll Cardiol 2017;70: 2411–20.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荆志成. D-二聚体与急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