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父母卖房供娃留学,6年花200万,结果孩子学成回国求职被开两千元”?
这个应该是真实的情况。提出这个问题的题主,估计是把出国留学看成了是家长的一种投资,需要尽快见到效益。所以,题主隐含的含义似乎这是家长一笔亏血本的投资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对孩子的教育的巨额投入,不能按照投资的理念去分析。这是对孩子人生丰富经历的支持。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那些给孩子报了高额课外辅导班的“焦虑的黄庄”附近的妈妈们,能够保证她们的孩子都能上北大、清华吗?其实,只能说这些“焦虑的黄庄”附近的妈妈们,焦虑的不是孩子的高考,而是对孩子教育的无措。而这些正是被各种培训机构,以各种名义炒作起来的焦虑。
扯得有点远。回到正题上来,卖房供娃留学,回来求职只能挣2000元,反应出的是什么深层次的问题?
------答案是:留学价值的问题。
大众留学潮滚滚而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留外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之一,根据教育部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2010年,出国留学人数约达190.54万人,出国留学人数平均增长25.8%,出国留学规模扩大了313倍。共有63.22万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为什么要出国留学?“推拉作用”的牵引应该看到在出国留学人员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这种分化尤其体现在留学的动机和价值上。经典“推拉”理论认为,迁移行为受到迁出 地“推力”和迁入地“拉力”的共同影响。作为国际教育迁移的一种表现形式,出国留学也会受到国内的“推力”和国外“拉力”的共同作用。国内最为明显的“推力”包括升学竞争压力和相比于发达国家较为落后的教育体制。
与之对应,出国留学的一个“拉力”是免去了应试这一关,代之以国外院校的申请流程,而申请过程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留学服务提供诸多便利;另一个“拉力”在于国外高校在学科发展、教育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更加成熟,可以带来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出于不同的留学动机,留学生群体出现了自然分化,一部分是主要想躲避国内升学竞争压力而在国外就读一般大学的留学生,另一部分则主要是不满足于国内教育现状,想凭借优异学业表现跻身于国际一流高校的留学生。入学群体的分化也导致了不同群体留学价值的分化。
什么是留学价值?
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一张国外大学的文凭。所谓留学价值,指因出国接受教育而在专业知识、思维方式、人际交往、生活体验等方面取得的收获,尤其是相比于在国内接受教育而言,通过出国获得的比较优势。
留学价值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在国外教育方式下对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来自于异文化生活环境带来的益处,如锻炼外语能力、开阔国际视野、增强交往 和适应能力、丰富生活体验等。
与之对应,留学价值可通过两个方面体现:一是海外文凭赋予的在就业薪资和发展前景上的优势;二是异文化环境中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就目前来看,留学生群体内部在两个方面都存在分化。
那么,凡是出国留学的人,一定会获得良好的“留学价值”吗?
不是的。这里有很多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曾经在高中阶段赴新加坡留学过的同学的文章吧:
初中毕业后,我十五岁,那一年是我人生一次非常重大的转折。 新加坡的学校来我所在的城市招收学生,并提供全额奖学金支持。父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十五岁起,我就离开了父母开始了独立生活。 新加坡对我的影响十分深远。当地人尽管以华人为主,但实际的反华,排华情绪极其强烈。 加之我最初英语并不好,每天的生活都十分沉郁。我也失去了好孩子的头衔,变得更加自闭,孤僻。 在很痛苦的学习了三年后,我和父母商议,感觉在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和就业前景十分悲观,就最终决定回国读书了。 但是新加坡和中国的学籍并不能兼容,我必须从高一重新读起,因为我比同年级的同学都大三岁。 18岁那年,我从新加坡回到了中国,回到了高中重读。直到21岁考完大学的这三年,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目前人生最糟糕的三年。 在当时的日子里,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在意关心我的感受,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厌恶反感我,我完全无法感觉到任何程度的理解,和爱意。 那种复杂的感觉非常难以形容,我以全市最优秀的孩子的身份去异国留学三年后,回到这片穷乡僻壤的一所高中,最差的班级,以借读生的身份蜷缩在最后一排很苟且的学习。 在父母眼中,我完全辜负了他们的培养和教育,是家族的败类。老师和同学更是瞧不起我。 那三年的成绩我一直都很差,最差的时候甚至考过班级倒数第五名。 父母也一度放弃了让我考大学的想法,甚至考虑让我辍学去读农校,学习园艺或者修车。
可以看出,这位同学对新加坡的经历并没有良好的印象,尽管是拿全额奖学金赴新加坡留学,但这段经历,不但没有为他增光添彩,反而成为了痛苦的记忆。原因有很多,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是最主要的根源。
出国留学人员的这些留学价值的分化,其实是在出国留学之前,家长和学生们就要注意的问题。因为说起留学,外界的第一印象多是“开启新生活、结交新朋友的振奋之旅”。但在接触新鲜事物之余,在海外学习生活也充满巨大挑战,而在这些挑战的共同作用下,有时可能会发展成不自知的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一般不易察觉,加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果对心理疾病没有概念,认知不清,根本无法掌握病情的严重程度,更别提就医。只有在出国前对自己做一次全面的心理筛查,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以及需要弥补的短板,这样才能在出现心理问题的萌芽阶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产生因为心理原因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有关留学心理方面的知识,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留学心理(liuxuexinli)”那里我们将会有更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出国人员心理健康支持”项目组的信息和活动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平安留学. 最新!教育部发布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9hHT0NsW39pk0XImC-zlQ
[1]李强, 孙亚梅. 对于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四个趋势的认识与思考.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93-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