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是填补产业短板、优化经济结构的主动力,更是转型发展的主路径徐州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定不移抓产业、上项目、促发展,在政策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通梗阻,畅发展,真心实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建设产业强市注入澎湃动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徐州经开区主导产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徐州经开区主导产业(徐州经开区创新模式)

徐州经开区主导产业

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是填补产业短板、优化经济结构的主动力,更是转型发展的主路径。徐州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定不移抓产业、上项目、促发展,在政策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通梗阻,畅发展,真心实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建设产业强市注入澎湃动力。

记者来到徐工履带吊项目建设工地,只见一栋栋厂房已经拔地而起。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亿元,将成为履带式起重机、伸缩臂式起重机等工程机械的智能化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将达2500台以上,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目前一期厂区的建设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计划今年二季度全面投入生产。

徐工集团徐工建机技术中心副主任 周波:目前我们的调试已经有一半完成浇筑,年后可以投产使用了,我们精饰单元目前整体厂房已经建得差不多了,目前正在做一些基础,年后春节一上班就开始设备的安装,我们的发运也在装行车,还有部分地面的混凝土浇筑。

除了徐工履带吊项目,徐州经开区一季度计划或已开工项目达到30个。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今年徐州经开区共编排重大产业项目115个,总投资949.79亿元,年度投资43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6个、占比69.1%。为了跑出重大产业项目推进的加速度,徐州经开区创新服务模式,针对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对症下药,实现靶向突破,全力破除梗阻点。

徐州经开区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 王冉:今年我们将以争第一、创唯一为目标,围绕土地供给稀缺、图纸设计缓慢、审批程序繁复、施工周期拉长等突出的共性问题,重置拿地工业项目的预审查流程,推行"建七条"、双赢对赌、红黑榜等举措,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创新实施突破性进展。

围着产业转,盯着项目干。徐州经开区始终聚焦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集成电路及ICT等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对项目从签约至竣工投产全过程、全周期"定量、定时、定人"管理,帮助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江苏中科智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凤凰湾电子信息产业园的一家高科技企业,致力于集成电路先进封装、芯片集成技术,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实现生产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目前二期也将在今年年中实现3万片的产能。

江苏中科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姚大平:我们现在是一部分在验证阶段,有的就要批量生产了,今年我们肯定要增加批量生产的量,客户的量也会增加。

为推进项目顺利投产达效,徐州经开区严格执行24小时内制定任务清单、8小时内召开专题推进会工作机制,实施一项目一方案、一项目一专班,为企业提供"贴身保姆"式服务,确保企业没有后顾之忧。

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招商投资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 夏亮: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在建设中存在的各个问题,也确保了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在对接建成的企业中,我们协助做好生产设备的到场调试,保障项目早日建成早日投产,也全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今年,徐州经开区将进一步完善"拿地即开工"为核心的全链条审批服务模式,推行"集中会商、一次告知""专业代办、一办到底""评估评价、一次过审",让土地合同签订2个工作日内"五证"齐发成为常态;同时集中精力加速省、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严格执行"五位一体"责任包挂机制,强化责任分工,实行清单管理、挂账销号,确保新开工项目上半年全部完成手续办理、实现实质性开工。

徐州经开区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 王冉:在建设内容提前预判、政企双方权责界定、手续办理及图纸设计关口前移、审批服务灵活化管理、考核奖惩举措结果运用等方面打破固有模式,推进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化、项目对接即时化、任务清单交办化,切实做到拿地即开工、入册即考核,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早开工、快建设、速达产。

徐视融媒记者:王振兴 赵峰 闫实(通讯员)

编辑:徐浩

编审:张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