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周刊君大家族 有意思报告(ID:youyisi_cn)

全民健身时代又来了。

大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健身行业的整体收入超过1500亿。其中健身房占到40%,健身器材29%,另包括23%健身服装和8%健身营养品

健身是自律还是孤独(你自律的朋友正在抛弃你)(1)

在健身人群中,20-30岁年龄段超过50%,并在30岁达到了顶峰。健身成为当代年轻人继摄影后第二大爱好。

健身是自律还是孤独(你自律的朋友正在抛弃你)(2)

健身是自律还是孤独(你自律的朋友正在抛弃你)(3)

买课、办卡、吃草成为最受年轻人追捧的三大健身方式。

从阿里体育给出的数据来看,去年双十一期间,仅某一家健身机构,就能达到千万以上的成交额;从美团外卖给出的数据来看,仅外卖沙拉,订单增速高达16倍,是外卖大盘增速的5.3倍。

当年一看见大muscle就恶心,一到体育课就来大姨妈的你,也开始迷健身了。下班后去健身房遛两圈,浑身舒坦。

1

从本质上来说,健身是运动。

曾几何时,健身不叫“健身”,叫“锻炼”。那时候人们的运动方式相当广泛,跑步、游泳、打球,公园里、操场上,到处都有锻炼的身影。

健身是自律还是孤独(你自律的朋友正在抛弃你)(4)

而如今年轻人的“健身”,更倾向于健身房

当你购买健身卡,购买私教课时,你在潜意识里,跟购买椰子鞋,喜茶,鲍师傅一样,不为别的,就为——赶时髦。

于是乎,男生的胸肌腹肌肱二头肌,女生的川字马甲线翘臀,都成为朋友圈点赞的焦点。

健身是自律还是孤独(你自律的朋友正在抛弃你)(5)

图片来源:KEEP

健康性感的身材 = 最精致的生活。

2

有数据显示,在健身的人群中,男生比女生更在乎胸(是自己的胸!),女生更在乎腿,最后关注的才是胸。

健身是自律还是孤独(你自律的朋友正在抛弃你)(6)

从2012-2017“健身”百度搜索指数,我们发现夏天是健身的高峰期,冬天关注度最低。不难理解,夏天是露肉的季节,人们更关注自己的身材,“减肥”“塑形”“增肌”是健身群体的三大诉求。

明星和ins红人向大家展示的俊男美女马甲线画风,成为无数年轻人努力的目标,也无形中产生一种“比较焦虑”。

当你第一次站在健身房的时候,你会受到来自周围人的“打击”

哇,那里有个一米七五的身材还特别好,哇,那里有个一米五五的但是胸好大啊,哇,那里有个一米六五的比高圆圆还有气质…

“我什么时候能练成这样。”你对自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刻苦训练,你发现:

比我胖三圈的昌平王二丫身材都这么好了?忙成狗的大望路伟哥这么晚了还在运动?跟我一起开始上课的小胖子才一个月效果这么好,肩部肌肉维度明显变化…

“练这么久咋还这么胖。”成为你最怕听到的问题。

有调查显示:60%办卡的健身者,在办卡后第二个月就再也没去过。因为看不到“效果”。

在健身房里,你发现同样强度的训练,有的人一个月就有效果,而有的人要半年甚至一年。

“体质不同”,使你体会到人生最大的不公平。

健身是自律还是孤独(你自律的朋友正在抛弃你)(7)

中国6亿5千万男性,能练成肌肉猛男的,不足500。健身的成效要看天生的“胚子”。体质学说(Somatotype)指出:人类分为三种体质,内胚(Ectomorphic),中胚(Mesomorphic),和外胚(Ectomorphic)。内胚型易于囤积脂肪,外胚型较为消瘦,脂肪和肌肉量都比较小,只有中胚型最易于增肌,易于练成完美体型。(数据来源:第五次人口普查)

除了体质,你的效果不如人,还可能来自装备的差异。

在健身房里,有着复杂且庞大的鄙视链。单从着装上看,穿紧身衣的看不起穿小背心的,穿Acics的看不起穿耐克的,穿安德玛的看不起穿阿迪的,用蓝牙耳机的看不起用头戴式或有线耳机的,还有讲究人有氧和力量训练时各换一套装备。

你第一次去健身房时,洗了头、化了妆,深V小背心,乔6篮球鞋站在跑步机前,边上的妹子大素颜,绑着高高的马尾,穿着一身紧身衣,蜜桃臀、A4腰。

你心想:输了输了。

健身精英可以不露胸,但一定要露额头。梳大光明,哪怕发际线到头顶,也要梳大光明。马尾随着节奏一摇一摆,连你自己都觉得带劲。

深V小背心必须换掉。黑白灰的紧身运动衫才是健身精英的不二选择。很知性,也很性冷淡。独立的酷girl,不需要性生活。

健身是自律还是孤独(你自律的朋友正在抛弃你)(8)

用运动手环记录数据。打开复杂的计时器、秒表、心率表,仔细记录身体的反应,如果可以的话,把手放在脖子上测,这才叫专业。

现在,你每次出健身房,都单肩背着巨大的、满满当当的健身包;脖子上挂着半湿的毛巾;无线耳机;半瓶水(一定是半瓶)。在你看来,带有专业范儿的翘臀肌肉腿才符合国际审美,筷子腿们去死!

你对身体开始有了更高要求。过去放心大胆吃的美食,现在都不敢吃了。

鸡胸肉,西兰花,水煮蛋、燕麦片是你食谱里的“四大件”。荤素搭配,五彩斑斓。

健身是自律还是孤独(你自律的朋友正在抛弃你)(9)

在你眼里,一个人吃什么就是什么“水平”。

一靠近就能闻到一股鸡蛋屁臭味的,多半是刚开始增肌的;

总是去买三五根香蕉的,多半是练了两三个月的;

吃串串喜欢拿牛肉西兰花的,多半是练了半年至一年小有成效的;

吃火锅会在旁边放一碗白开水的,多半是练了三年左右的;

什么颜色鲜艳吃什么,橄榄、薄荷、肉桂、迷迭香、青草酱一个不能少的,多半是只拍照不吃的Low货。

总体来说,健身餐就没有好吃的。但不得不吃,对健身人来说,沙拉约等于香港阔太的冰糖燕窝。

3

健身APP里,告诉我们要天天健身;饮食APP里,天天提醒我们食物的卡路里;新闻APP里,时时刻刻能看到诸如“33岁的C罗,23岁的肉体:自律的人究竟有多可怕?”“你的不自律,正在慢慢毁掉你”之类的爆款标题。

自律成为一种信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自律全能教”,他们信仰自律的人可以handle一切。

前凸后翘的大妞的因为自律,胸比姑娘都大的壮汉是因为自律,于是你一口气办三年健身卡,买一百个钟头私教课…

成不成功,不重要,全当信仰充值了。

毕竟数十年如一日健身的彭于晏、凌晨四点就起床发邮件的库克、每天坚持跑步一英里的扎克伯格、每周读两本书的张瑞敏,早已凑成“自律成功学四大师”

健身是自律还是孤独(你自律的朋友正在抛弃你)(10)

就像“仁波切”之于娱乐明星和富商,信“自律全能教”越来越成为成功者的标签。曾经,仁波切们告诉我们,要学会“岁月静好”。现在,仁波切们指点我们,要学会“自律”。

信仰就是这么通透,就是这么随性灵活。

自律成功学宝典——《特朗普成功创业101》一书中,曾谈到特朗普的创业经历:“记者在采访特朗普时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特朗普斩钉截铁的回答:自律。”随后这本书卖疯了,一度成为创业者的信仰。

而后来,在一次特朗普在回忆自己的创业历程时,他最感谢的,竟然是自己最初创业时父亲给了他10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