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之父,现代心理学和心理疗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与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相信未来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笔记WhatLife?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相信未来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笔记WhatLife

相信未来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笔记WhatLife

《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之父,现代心理学和心理疗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与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该书于1927年出版,原书名为《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01

人生的三大任务

本书一共有12章,提纲挈领的第一章,叫做「生命的意义」,个人认为是本书的灵魂,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理解,而他们所有的观点,态度,行为,表情,习性,志向,习惯和个性特征都与这一意义密切相联。有多少人类,就有多少生命的意义,没人知道生活的绝对意义。因此任何一种有所裨益的解读都不能被判断为正确和错误,所有的意义都在两个极端之间衍生变化。然而作者还是在多种解读中分辨出切实有效的和乏善可陈的,掂量出错的轻微的 与错的离谱的,进而发现较好的解读所共有的要素,以及差强人意的那部分解读中所普遍缺乏的东西。并据此寻找到一个关于“真实”的公共尺度,一个被普遍认可的意义,从而获得揭秘人类现实的能力。

必须牢记,所谓的“真实”,是与人类有关的“真”,是能够为人所用,所追寻的“真”。再也不会有比这个更加真实的“真”了。换言之,即使有另一种“真实”存在,那也与我们无关,我们永远无法知晓它,它毫无意义。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这是三个不容忽视的人生枷锁。第一大约束,是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小小星球,地球的表面,别无他所可居。人类躯体是如此孱弱而生存环境存在潜在各种危险,就需要我们放长眼光并考虑其可持续性发展。第二大约束,是没有谁是人类中唯一的存在,我们与他人息息相关。如果孤零零生活,试图独自解决自己的问题,等待他们只有死亡,不但无法生活,也无法繁衍生息。因此,人们多少总会与他人发生关系,以此来弥补自己的弱点,短处和局限。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人类整体幸福而言,贡献最大的正是伙伴关系。第三大约束,人类由男女两性构成,有关爱与婚姻的问题没有男女能罔顾它而度过一生。

三大约束引出三大问题:第一,如何在星球家园中找到赖以生存的方式或职业?

第二,如何找到我们在群体中的位置,以便与他人达成合作,并享受合作的益处?

第三,我们该如何自我调整,理解两性的存在以及依赖两性关系的人类繁衍问题?

个体心理学发现,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类到三个主题中:职业,社会与性。

每个人都为追寻意义而努力奋斗,个人化的意义其实毫无意义,只有在沟通交流中有效的意义,才是真正的意义,个人的意义完全建立在对他人生命的贡献之上。

贡献和合作正是生命的真义这一论断,还有一个明证就是如今我们继承到的一切都来自祖先的馈赠,他们留下来的全部是造福人类的东西,农田,公路,房屋建筑,历历在目。祖祖辈辈的人生经验,借着传统,哲学,科学,艺术以及一个对各种人类境况的技术传递给了我们。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些对人类福祉有贡献的人留给我们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可能会被赋予大相径庭的含义,由此导出截然不同对生命意义的解读。个体心理学认为,经验本身无法决定成败,决定人生的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为环境所决定,我们通过赋予环境的含义来决定自己的人生。

要破解人们赋予自己和个人的意义,就要去记忆库中找寻,尤其是最初的记忆,每一份记忆,哪怕是被他们认为微不足道的琐事,只要记得,就说明它们值得记忆,就很重要。记忆经常在耳边低语“这是你应该得到的”,“这就是人生”,“这是你一定要避免的”。

早期记忆有特别的地位,原因是首先它储存了个人对于自我及环境的最初基本判断。其次,这么个体自觉的起点。记忆之所以重要,仅仅在于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在于它们所展现出的对于生命的解读,乃至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合作很重要因此应该培养和鼓励儿童学会合作,允许他们自己探索与同龄人融洽相处的方式,可以共同完成任务,也可以通过一起游戏。

被宠坏的孩子只学会关心自己,到了学校对他人漠不关心,功课的吸引力只是借此赢得老师的偏爱,他们只听得进去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一切有关生命的问题还得依靠合作的能力来解决。

生命意味着奉献,个人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充满勇气地直面自己的难题,并保有胜利的可能。

02

自卑与超越

接下来看看个体心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的人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感到无法过一种有用的生活,会为自己的努力和行为设定种种限制。而自卑的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的自卑,甚至会觉得“恰恰相反,我觉得自己比身边的人都强”。

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感,因为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我们能保持勇气,就能通过唯一直接,现实和令人满意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感觉,那就是改善现状。

而改善自卑感的一定要有信心去克服,而不是逃避,逃避只会让自卑感加重,问题的根源还在,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不过是让他们更深地陷入自我欺骗之中,所有问题堆积起来,越来越紧迫,压力越来越大。

自卑情结的定义:当问题出现的时,如果个体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且坚信他们一定没有办法解决,这就是自卑情结的表现。愤怒,哭泣和逃避责任的辩解一样,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之一。自卑感总会带来压力,所以个人会选择优越感的补偿性举动,比如将自己限定活动范围,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掩盖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将自己安置在感觉能够掌控的情形下,甚至关上房门,与世隔绝的过日子。用这种方式谋求来的优越感恰是生活中无意义的一面,真正的问题被搁置起来,置之不顾。

每个人的优越目标都是属于个人的,独一无二源自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描绘。只要一个人确定了他的优越目标,他的生活方式就不会再有偏差,一切行动都将切合这一目标。每一个问题儿童,神经官能症患者,每一个酗酒的,罪犯或者性变态者,他们的生活方式都以恰当的行为得以体现,以此来取得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优越地位。这些行为本身无可指摘,因为要达到他们的目标,就应该匹配这样的行为。我们唯一能改善的,就是他们的既定目标,随着目标的改变,他们的心理习惯和态度也将随之改变。

对于那些在寻找优越感道路上走了岔路的人,怎样才能帮到呢?当我们知道追求优越感是人所共有的,就能理解他们的努力,而他们犯下的唯一错误就是将力气用在了毫无意义的目标上。正是对优越感的追求激励着每一个人前进,只有那些在自己的努力中展现出造福他人的意图,愿意为众人的利益而锐意进取的人,才能真正应对并掌控生活的问题。

本书一共12章,分别是01生命的意义,02灵与肉,03自卑感与优越感,04早期记忆,05梦境,06家庭的影响,07学校的影响,08青春期,09犯罪及其预防,10工作,11个体与社会,12爱情和婚姻。每个章节都有详细讲述,也有大量案例,大可以当工具书来检索。阿德勒开创的个体心理学,是对个体全面的剖析,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基于整体认知。本书的核心观点即是合作,合作,每天每时每刻都需要合作。包括对罪犯问题的解决,对神经官能症患者,都需要获得合作,然后必须教会他们合作,看到这些被他“治愈”后回归社会,开始合作和奉献的人,深深为之感动。

03

后记

大约半个月前,朋友发给我李录的新书《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中的一段话,在李录心目中,芒格更像是中国的士大夫,而士大夫文明体现的是一个人如何提高自我修养,自我超越的过程。正是看了这段话,才激发了我去看《自卑与超越》,而也是在看了之后才更深刻的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就是奉献与合作,与上千年文明的士大夫精神也是相契合,有传承的。

在整个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我自己愈发地觉得,中国文明的灵魂其实就是士大夫文明,士大夫的价值观所体现的就是一个如何提高自我修养,自我超越的过程。《大学》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套价值系统在之后的儒家各派中都得到了广泛的阐述。这应该说是中国文明最核心的灵魂价值所在。士大夫文明的载体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不仅帮助儒家的追随者塑造自身的人格,而且还提供了他们发挥才能的平台,使得他们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到政府为官,乃至社会的最上层,从而学有所用,实现自我价值。

本书分享完毕,感谢你耐心看到这里,欢迎点赞,转发给你在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