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之间最现实的状态(爱人错过当代两性关系的系统性困局)(1)

爱人错过

现在单身的人越来越多了,也不知道是不想找还是找不到,反正我周边单身的优秀年轻人一抓一大把,单身的风潮是愈演愈烈。据数据显示,中国的单身人口已经突破2.4亿。不可否认,单身潮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两性关系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系统性困局。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呢?找对象有这么难吗?我想从根子上把两性关系的来龙去脉好好捋一捋。

一、人类在自然界独一无二的生育模式是两性关系的逻辑起点。

1、生的不容易。按照生物学的标准,我们人类也是一种“哺乳动物”,但是绝大部分的雌性哺乳动物都是构造精巧的生育机器,可以很轻松的独自在野外分娩,极少出现难产,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北方农村看过母羊生小羊羔,很自然很轻松,小羊羔生出来几个小时就可以自己走甚至跑了,基本上不怎么需要母羊的照顾。

但是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却不行,由于直立行走,而且需要经常的奔跑,为了保持平衡,相对于其他灵长类,人类祖先的骨盆就必须变窄。此外,相比其他灵长类,人类点了智力进化的天赋树,智力越来越发达,就导致人的头颅越来越大。这就产生一个矛盾,一方面母亲骨盆越来越窄小,另一方面婴儿头越来越大,这就导致生孩子对女性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很容易难产引发大出血,所以在古代,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走一遭。这种状况在自然界哺乳动物里面应该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状况。

2、养的不容易。为了让变大的脑容量和变小的骨盆的矛盾得到缓解,人类进化出特殊机制,让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胎儿提前出生,此时胎儿脑容量还未完全发育,头骨也比较软,能够通过狭小的产道。本质上人类都是早产儿。由于人类都是早产儿,所以婴儿出生后没有任何生存能力,不像小马小羊一出生就能很快能独立生存,人类小孩要父母抚养到十几岁才能独立,现代社会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的妈宝大有人在。

按照人类学著作《裸猿》的观点,人类抚养孩子的先天条件很差,女性的乳头不利于婴儿吸奶,很费力,甚至都形成了日常名梗“用尽吃奶的力气”,这点完全不如黑猩猩,所以今天奶嘴的形状都是模仿黑猩猩等灵长类哺乳动物的奶头设计的,而不是人类的。另外,女性基本没有体毛,婴儿没有母亲体毛可以抓握,因此非常缺乏安全感,出生后就陷入痛苦的深渊,整天哭个不停,其他灵长类哺乳动物都没这种现象。此外,黑猩猩等灵长类幼崽可以轻松用四肢抓住母亲的体毛,随母亲到处游走而不用担心掉下来,但人类不行,当父母的都知道,带孩子出门那费老了劲!

所以,自然界大多数雌性哺乳动物都是天生的完美“单亲妈妈”,只要能找到足够的食物就可以独自抚养幼崽,唯独人类的母亲完全无法独自养育子女,甚至连独自分娩都做不到。这种区别于任何哺乳动物的独特的生育模式就是两性关系的逻辑起点,我们人类社会的两性关系都是在这个逻辑起点上发展出来的。

二、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两套不同的解决方案。

那问题来了,那怎么办呢?鉴于人类这种独特的生育模式,女性无法独自的分娩,抚养小孩漫长且艰辛,母亲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根本没办法去兼顾其他,为了保证人类种群的延续,在几百万年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两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即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的本质是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氏族承担抚养孩子的主要义务,养娃基本靠娘家;父系氏族社会的本质是以父亲为核心的血缘氏族承担抚养孩子的主要义务,养娃基本靠婆家!咱们逐个分析一下。

人类最开始的解决方案就是母系氏族社会,其实这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的原始状态,很大部分群居哺乳动物都是母系氏族社会,雄性在生养幼崽方面基本都是“工具人”。记得以前看动物世界,非洲大草原上威风凛凛的雄狮,我以为他是王者,其实就一流动工具人,狮群是典型的母系社会,所有狩猎及养育后代的任务基本由母狮承担,母狮子是族群的永久性成员,雄狮是临时性的工具人,平均三年狮群中的公狮子就要被替代一次。包括大象、猕猴等我们很熟悉的群居哺乳动物其实都是母系氏族社会。

我们人类早期和很多群居哺乳动物一样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其实现在很多相对比较落后闭塞的地方还保留这种传统,记得有一年去云南旅游,当地导游给我们介绍了云南摩梭族特有“走婚”制,男人和女人看对眼后,男人晚上悄悄去对方家里,然后在鸡叫前离开,白天是不能去的,男人不需要对抚养孩子负责,基本就是个播种工具人,孩子被视为母亲家族的财富而不是负担,生下的孩子是女方家庭的,由舅舅、姨姨等娘家人负责抚养。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模板,和狮群的逻辑没太大区别!

但在距今7000年左右,人类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进入农业社会,农业成为了人类主要的生存方式,剩余食物和私有财产出现了,农业生产特别是种地、耕地对人的持续的体力和力量的要求比渔猎时代要高的多,干过农活的小伙伴都知道,那可都是重体力的劳动,女性是无法长期胜任这样重体力的劳动的,男性逐渐成了食物的主要提供者,男性在农业生产方面相对女性拥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这种情况下男人再当“工具人”就不合适了,蜘蛛侠名梗“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供养后代的责任逐渐转移给了父亲,越是身强力壮越是努力劳作的男人越能收获更多的食物,就能更好更多的供养后代,基因也就能更多的传播,符合生物基因本能,形成了正反馈循环,人类加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文明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父系氏族社会下的两性模式深刻影响了今天的我们。

我们现在两性关系模式充满了父系氏族社会几千年来的文化印记,咱们从男女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在男性方面,从自然界生物的本能来说,雄性天生就是个繁殖工具人,完成繁殖行为就想走人,就像云南摩梭族的“走婚”一样,一走了之。但是父系氏族社会体系下,这是个系统BUG,男性是经济的主要提供者,男性走了谁来供养后代?没人供养后代族群还怎么发展?这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必须把男性劳动力绑定在固定的两性关系上,让他心甘情愿的把所得贡献出来,所以婚姻等相应制度产生了。

婚姻制度是非常奇怪的一种制度,全世界不同的人种、民族发展出来的各种制度文化千差万别,但是进入农业社会后,大家不约而同发展出婚姻制度,而且婚姻制度核心内容都差不多,说明这是一种直指本质的东西,即族群繁衍的一种制度安排。

通过一系列制度、文化安排,逐渐“洗脑”男性,将“传宗接代”的思想钢印植入两性特别是男性的意识里,并逐渐的深化这种意识,确保男性心甘情愿将生产所得投入到抚养后代中来。虽然从生物学意义上,生孩子对父母双方都是传宗接代。

在女性方面,父系氏族社会的建立需要确定父子关系,这是父系氏族社会的根基,但是这也有个BUG,就是母亲可以100%确定自己生的孩子是自己的,在DNA检测技术发明前,父亲不能确定孩子到底是谁的?确定血缘关系是整个父系社会的最重要的法统基础。为此,全世界不管是亚洲还是欧洲都逐渐发展出贞节制度及文化,以贞节来保障确定的血缘关系。我们中国古代贞节就是最重要的制度及文化,随着父系社会的发展,女性被逐渐洗脑成认为贞节是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在中国古代,这种制度文化甚至发展出“缠足”这个畸形的东西,“三寸金莲”这种摧残女性的东西居然大行其道,其本质就是从生理上让女性基本不能外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减少和其他男性接触的机会,从而确保孩子是父亲亲生的。就和我们今天防范新冠病毒的“居家隔离”是一个道理。

通过一系列制度、文化安排,逐渐“洗脑”两性特别是女性,将“贞节”的思想钢印植入女性的意识里,并逐渐的深化这种意识,确保父系社会法统的纯正性。

这种两性关系有点像我们现代的公司制度,男性是股东,股东是要出资的,家庭运营成本是由股东承担的,股东对公司是名义上的所有权;女性是高管,高管负责公司具体的经营,一个家庭基本上都是由母亲来操持的。

四、父系氏族社会女生择偶的标准。

上文我们说了进入农业时代以来,父系氏族社会成为了抚养后代的主流方式,这种模式也深刻塑造了现代女生的择偶标准,这种标准今天我们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择偶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对眼”,那些高大帅气的男性肯定能得到女性青睐,仅此而已。但是父系氏族社会中,女性择偶的标准就很多了,咱们来一个个分析一下。

基因优势标准。就像男性喜欢漂亮、身材好的女性一样,女性也喜欢那些高大、帅气的男性。现在女孩子找男朋友喜欢那些“高富帅”,其中高和帅就占了两个,这都是基因层面的喜好标准,没办法,这个是生物的本能,天生的!

财富优势标准。上面说了,由于人类特有的生育模式,在父系氏族社会女性无法独立分娩及抚养子女,必须要靠男性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进行供养,男性供养的能力也就是经济实力直接决定了女性能否更好的抚养后代,从而形成正反馈的筛选机制。所以几千年来女性天生对于男人的供养能力也就是财富能力特别的看重,甚至成为了择偶最重要的标准,其实本质上讲这也是由基因和文化共同塑造的一种本能。

承诺标准。在父系氏族社会,一个男人有钱是基础,但不代表他必然愿意供养,或者供养在固定的某个女人身上。所以女性天然的对于承诺特别的看重,这构成了现在女生常说的“安全感”的基础,各种甜言蜜语土味情话其本质就是一种承诺。所以相对于男生,女生天生对甜言蜜语没有什么抵抗力,甚至很多高素质女生明明知道对方说的甜言蜜语都不靠谱,但还是抑制不住的感动,本质上讲这也是由基因和文化共同塑造的一种本能。

这也成了女性系统bug,很多“杀猪盘”的诈骗案件,很多骗子利用这个bug,通过各种甜言蜜语的话术欺骗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海王、渣男也都是此类高手。

综上,父系氏族社会以来女生的择偶的标准其实就是这三个,基因优势标准、财富优势标准,承诺标准。我们看各类的恋爱偶像剧、韩剧就会发现,他其实就是把这三个标准进行各种排列组合,制造戏剧冲突、比如男一非常高大帅气,男二是有钱富二代,男三是专一深情,女主各种纠结。

记得以前《流星花园》大火的时候,当时我还在读大学,作为一个直男我当时看了一下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但很多女同学迷得简直不要不要的。现在想起来男主道明寺那是绝对的花美男,又是无敌的有钱少爷,家族富可敌国,对女主又是死心塌地非你不可,任何阻碍都不能妨碍他爱着女主,编剧直接就是把女性择偶三个标准推演到极致!哪还有女生能抵挡的了?

五、父系氏族社会解体,旧的两性关系瓦解而新的还未建立,两性关系进入混沌时代。

父系氏族社会这个系统我们上面分析过了,主要产生及兴盛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早期,其最基本的逻辑就是男性在社会生产和财富创造方面比女性有压倒性的优势,比如农业时代的种地,那绝对是重体力劳动;比如在工业时代的早期,操作机器、炼钢、采矿、航海等工业生产也都是重体力劳动,对体力和力量的要求很高。父系氏族社会的根基就是体力劳动时代。

但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逐渐兴起,社会财富的创造逐渐就不需要体力和力量,而是需要脑力,而在脑力方面,男性和女性在智商方面基本没有区别。除了服务业以外,就算是传统的工业和农业生产,现在智能化、自动化的大趋势下,对于体力的要求也不大。

所以在这个脑力劳动时代,男女在财富创造方面的差距被缩小了,甚至在很多行业女性已经成为主力军。其实观察一下我们周边就会发现这个现象,比如学校中学习最好的学生中,女生越来越多,读研、读博甚至出国留学的高学历的女性的比例也在提高;在工作中,在很多的行业中特别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中,比如金融行业、零售行业、保险行业、法律行业、教育培训行业、娱乐行业甚至是互联网行业,女性的从业者甚至女性的高管、老板也越来越多。

上文我们说了,父系氏族社会的逻辑基础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方式为体力劳动,而现代社会却是脑力劳动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父系氏族社会的基础正在瓦解,而建立在传统父系氏族社会上的传统两性关系也正在崩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越是大城市,剩男剩女就越多,结婚率越低,单身率越高。比如北京,据统计北京的剩女数量已经突破了80万,不仅居国内第一,更是创了世界之最。

其实不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有这个现象,越是发达的大城市剩男剩女就越多,结婚率就越低。比如在美国,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的单身率就比美国中南部的那些农业州要高的多。如果从全世界的角度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结婚率和出生率低,而非洲、印度、中东等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地区结婚率和出生率高。

那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本质上讲是由大城市的经济结构来决定的,越是大城市越是以服务业为主,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越来越式微,原有的父系氏族社会的生产力基础被瓦解,建立在之上的传统两性关系也随之崩解。

所以服务业等脑力产业越发达的地区,剩男剩女就会越多,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还有点道理。

六、后父系氏族时代,对男生的影响其实比女生大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几年我身边经常有女生或者女生家人让我帮忙给介绍一下合适的男生认识,但却很少有男生主动拜托我介绍对象的。他们好像一点都不着急,现在身边认识的那些单身的男生感觉好像在找女朋友方面都很佛系,越来越被动,有也好没有也行,宁愿打游戏也不追女生的年轻人大有人在。

男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父系氏族社会的传统印记还深深根植在他们意识里,认为赚钱养家、买房买车是男人必须要做到的,大家也知道现在大城市里独立买房,供养一个家庭的的成本是多高,一个年轻人在大城市靠自己又有几个能做得到?婚姻对于普通男生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在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或者对未来经济有明确预期之前,很多男生觉得根本没资格去进入婚姻,勉强没有幸福,就算去找也会被女生嫌弃,这样的情况还不如不找,所以现在男生择偶或者进入婚姻的时间越来越晚,很难匹配到同龄的女生。

男性越来越不愿意进入婚姻了,在欧美以及和我们同属儒家文化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实实在在发生了,特别是日本,日本女士结婚后不工作了,养家的责任全部男生承担,压力太大,成本太高,很多男生都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找个二次元的老婆,根本不想恋爱结婚。

女生对男生的认知方面也出了问题,上文我们也分析过了,由于人类这种独特的生育模式,导致了女性产生“慕强”情结,从进化的角度讲,自然界雌性动物慕强是进化中的一种正反馈的筛选机制,是一种生物本能,所以说女性天生就是慕强的。

这套“慕强”的系统在传统父系氏族社会一直运转良好,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套系统出BUG了。因为在传统父系氏族社会年代,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主要财富创造形式是体力劳动,男人天生在体力方面比女人要强,从体力和力量这个维度看,绝大部分男人天生都比女人强,所以女生的慕强系统在这个环境下适用没问题,选择范围很广。

但现在是第三产业为主的脑力劳动时代,不靠体力吃饭了,在智力水平方面两性没有区别,这种情况下比女生强的男生会相对少很多,越是优秀的女生比她强的男生就越少,在慕强系统的影响下,选择面就越小,越难找到合适的男生。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大城市剩女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高学历的女生越来越多,十几年学业的辛苦与积累就是为了工作事业上有所成就,但同时刚毕业婚恋的压力来了,社会甚至家庭马上要你恋爱、结婚、生子,这种传统婚恋赋予的角色与现代社会所受的教育和事业上蒸蒸日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种撕裂感很容易让女性对婚姻产生恐惧。

特别是对于经济独立的女性而言,婚姻的经济效益显得更低,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考虑的是如何减少婚姻和生育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影响。

当代女性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多样,有值得追求的事业、忠诚的朋友、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及独立的经济权利。

综上,父系氏族社会那一套两性关系的系统已经逐渐不适宜现代社会,这也导致了现在结婚率低,离婚率高,生育率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找对象的现象愈演愈烈。

七、为什么一定要男生主动?

既然问题已经产生了,那我们要想想,应该要怎么解决单身率高这个问题呢?解决的关键点在哪里?

建立亲密的两性关系要有一个“启动点”,这是两性关系升温的一个逻辑起点,没有这个起点后面的一切都无法展开。我觉得这个逻辑起点就是一方要向另一方持续表达好感。

如果没有这么一个开始,男生女生就只能是普通的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很难发展出亲密关系。就像一家超市,那个启动点就是顾客进入超市,如果顾客不进来,你超市货品再好、价格再实惠、营销再吸引人也没啥用,只有顾客进入超市,后面一系列的逻辑才可以展开。

传统的两性关系一般是男生主动追求女生,女生来决定是否接受的模式,但我觉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启动程序不给力,男生越来越不主动了,像以前我们那个年代,一个男生苦苦的追求一个女生几年太正常不过,不过现在的男生好像对追女生越来越没有耐心了,稍微遇到点挫折就退了,很多年轻男生都是躺平心态,这一点就很麻烦了,两性关系的开始是要靠一方主动的,如果双方都不主动,那两性关系就不能启动,亲密关系也无法建立。

那肯定很多小伙伴问了,那为什么一定要男生主动,女生就不能主动吗?

这个主要是成本的问题,绝大部分的哺乳动物都是这样的,雌性的生殖细胞比雄性的金贵的多,自然界的大部分雄性都是播种工具人,繁殖基本没什么成本,雌性在生育方面比雄性要付出的成本要高的多的多,人类尤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哈里.科斯提出的著名的“科斯定律”,在一个双方关系之中,哪一方在关系中付出的成本越低,哪一方就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整个关系的效益最高。

那么根据“科斯定律”,两性关系在长期不停的博弈中,最终会形成成本低的一方作为主动方的格局,而且成本越低就越主动。

所以必须是由男生主动,两性关系中男生在生理方面的成本比女性低太多,女性要进入亲密关系生理上要承担的成本实在太大,所以人类300万年的历史中都是由男性主动。女生主动是违背经济学和生物学的规律的。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男生都变得佛系了,不愿意主动,根据“科斯定律”我们也能隐约的想到一些原因,就是在两性关系中,男生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即成本越高越不主动

现在普通男生追女朋友真的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随随便便约个会吃个饭看个电影没有个四五百块搞不定,现在消费主义年代,各种节日情人节、圣诞节、520、过生日,都要送礼物,而且这都是基本操作。如果要结婚,彩礼钱、婚礼钱、买房、买车这些都是必不可少,而男生或者男生家庭都是这些成本的主要承担者。所以很多年轻男生觉得,挣的钱自己没有花到,有钱那自己消费他不香吗?为什么要去追女生?

男生不主动追女生,导致亲密两性关系不能启动,这样的环境下单身率能不高吗?

八、降低单身率,要从男生入手。

其实男生能不能找到对象,我觉得倒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如果从生物繁衍的角度讲,雌性是本源性别,雄性是工具性别,雄性天生的职能就是被选择、被淘汰、被牺牲,接受雌性的筛选从而用自然选择的力量保证繁衍的质量,从而推动物种的繁衍与进化。

从这个角度偏激的说,剩男是筛选后的失败者,这个正常,不足为奇,在自然界中很多种类动物都有很多“剩男”,比如我们最熟悉的猕猴,最强壮的猴王占有最多的配偶,很多弱小的公猴根本就没有繁殖的机会,也算是猴群中的“剩男”了。

但是剩女却是一种“浪费”,特别在这个世界陷入低生育率陷阱的时代。在古代国家和社会是要竭力避免出现剩女现象,比如中国宋代就规定女子15岁了还没有嫁人,那么做父母的就要问罪。哪怕到了18世纪,美国还有一个规定,女子到了什么年纪不嫁就没收她全部的储蓄。

所以说女生能不能找到满意的男友从而进入婚姻,对于个人、社会甚至民族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咱们直接上点干货,结合我自己多年的一些观察和思考,站在女生的角度,给女生们支招,看看如何脱单。

1、找对象一定要趁早。

女生要脱单,一定要趁早,说个扎心的事,在学校期间很多非常优秀的男生就已经被预定了,找一个优质男友的概率比出社会要大得多。年轻的男生才更容易喜欢女孩子,更容易陷入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更积极主动,年纪越大越不容易动心。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男生的雄性激素水平一般在20岁左右开始达到巅峰,30岁以后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随着激素水平的衰落,男生也越来越不容易动心。

说点题外话,“鲜肉”和“大叔”一直是爱情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永恒的主题,年轻男生遇到心仪的女生会脸红、心跳加速、小鹿乱撞、语无伦次,其实这本质是一种肾上腺、多巴胺、睾酮等综合激素反应,代表着初恋与激情,但这种激素反应另一方面对女生来讲是一种天然的“危险”。而“大叔”呢很有绅士风度,温柔体贴,得体到位,相处起来非常有“安全感”,因为大叔年龄大了,激素水平下降很多,那种“威胁感”也降低很多,“安全感”也就提高了。

2、增强吸引力。

就像商业世界的第一原动力是需求,两性关系的第一原动力是吸引。上文我们说过,两性关系的启动是要靠男生主动的,要他们主动女生就必须提高吸引力。

男生对于女生的外貌还是很看重的,所以女生要增加吸引力这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改善自己的身材,该健身的健身,该减肥的减肥,保持一个好的身材是很重要的。

一方面要好好地学习化妆,网上有很多的化妆教程和博主,大家用点心,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妆容体系。

一方面好好地学习穿搭,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时尚穿搭体系。

在颜值方面,其实也不必特别的抗拒医美,现在医美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一个产业了,一些微整形和医美项目,不用纠结,大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该做就做起了。

通过上面在身材、妆容、穿搭、颜值方面努力地提升自己,从而提升对男生的吸引力。

3、降低成本。

上面我们说了两性建立亲密关系要男生主动,要男生主动就要“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增加吸引力,“节流”就是要降低成本,这一点很重要,但被很多女生忽视了。

如果女生觉得某男生不错,想和他深入发展进入婚姻,女生一定要在交往过程中树立为男生降低成本的观念,对于两性关系的升温效果非常的好。

比如在交往中,男生请女生吃大餐,那女生就要想着请男生看电影,男生给女生买礼物,最好女生也能给男生回个礼物,其实这本质都是降低男生成本的一些措施,能让关系迅速升温。

这里说几个小技巧,比如在交往中男生请女生吃人均500的圣诞大餐,如果这时候女生能表示圣诞大餐太贵了,不值得,我知道一个小店味道不错,我们去那里吃吧。这招一出,那男生绝对会非常感动,对女生的好感度直线飙升,不信大家去试试,谁用谁知道!

比如说送礼物,女生送男生礼物不用太贵,也不用送那些什么球鞋、显卡、机械键盘之类女生不是太懂的东西,如果能送一些居家产品效果会出其不意的好,比如说女生去了男生宿舍参观,大家也知道男生一般比较邋遢,你能送他一个比如说是枕头或者被子,价格也不贵,但效果非常的好,亲测有效。如果能收拾一下男生的房间,那效果就更好了。

上面这些操作的背后逻辑就是要降低男生的成本,根据“科斯定律”,成本越低越主动。

其实从国家层面已经认识到了男生在两性关系中成本太高,对两性关系的破坏。比如对高价彩礼的打击,江西某银行为博眼球推出30万的彩礼贷,后来被立即叫停 并被点名批评。其实早在2019年国家就出台了关于整治农村彩礼习俗的相关规定,比如山西长治的彩礼限额在5万元,河南省有364个村子达成彩礼统一意见,彩礼的最高限额在3万以内。民政部还特别印发了《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一批婚俗改革的实验,其中核心内容就是降低婚恋成本。

4、主动主动再主动。

上面我们说了男生主动是比较理想的模型,但考虑到现在男生都不愿主动,女生也耽误不起,就必须要主动起来,被动的等待不可取,要主动将幸福把握在自己手里。

要主动的扩展交际圈,不要做宅女,不要不好意思,主动要求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帮忙介绍,尽可能的多认识男生。

多参加各类不论是线上或者线下的社交活动,少在家刷剧刷手机。

一些婚恋网站或者APP以及一些的婚恋机构,该参加的也要参加,不要不好意思。

对于心仪的男生,也要积极的制造契机接触,比如经常麻烦他一些小事啊或主动和他一起参加活动之类的。

在交往中也要主动一点,不能太被动,对男生的行动要积极的互动,很多男生对于那些有好感的女生,试着主动几次,如果女生不积极,他们也都渐渐放弃了。对于那些慢热的不主动的女生就很容易就错过了。除此之外,两性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有很多成熟的技巧,要多加学习,灵活掌握运用。

5、像男生那样思考问题。

如果一个女生学会像男生那样思考问题或者善于站在男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那她想找到一个如意郎君不要太容易。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涉及两性中性化的趋势问题,我觉得未来的两性关系会越来越趋向于“中性化”,男女传统的角色定位与认知心理模式都要调整。

比如男生传统是要以事业为主,赚钱养家是必须的,现在女生也要以事业为主,赚钱养家也是必须的。

比如女生传统是要相夫教子,做家务,现在男生也要把教育子女,做家务的责任承担起来,不能做甩手掌柜。

男女在两性关系中的定位逐渐趋同,思考模式也要趋同,现在的两性关系之所以那么多问题,很关键就是制度、经济、权利等方面已经趋同,但是思维模式还没有趋同,还是传统思维,男女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误会和不理解太多,软件不能匹配硬件,系统容易出BUG。

九、我们会回到“母系氏族社会”吗?

上面我们说到父系氏族社会解体,旧的两性关系瓦解而新的还未建立,那未来人类两性关系何去何从呢?

其实父系氏族社会和母系氏族社会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谁承担抚养孩子的成本,如果主要是父亲承担就是父系氏族社会,如果不是由父亲承担就是母系氏族社会。

其实现在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呈现出母系氏族社会回归的特点,比如说结婚率极其的低下,欧洲某些国家非婚生子的比例已经达到60%,孩子认母不认父,走婚制,这些母系氏族社会典型的现象已经大量出现了。

从本质上来讲,欧美国家有非常完善的福利抚育制度,通过国家税收财政补贴的方式来承担非婚生子女的抚育成本问题,女生独自抚育子女经济上完全没有问题,其逻辑是父亲不再是抚养孩子成本的主要承担者,而是由全社会承担,经济模式符合母系氏族社会的内在逻辑。

比如我们熟悉的今年北京冬奥大放异彩的谷爱凌就是妈妈完全一手抚养长大,也跟着妈妈姓,叫外婆是奶奶。在欧美像谷爱凌一样妈妈单独抚养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这也算母系氏族社会回归的一个缩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