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5 14:21 | 掌上温州客户端
凤鲚:俗名凤尾鱼、烤子鱼。常见体长113~198mm 据《瓯江流域温州段鱼类图谱》
温州瓯江凤尾鱼旺发于暮春初夏,尤其是端午节前后,每当此时,来自浅海的凤尾鱼,摇头摆尾,雌雄结伴,溯瓯江而上,在温州江心孤屿一带瓯江中产卵,形成一年一度的凤尾鱼汛。此时,凤尾鱼最为肥美,人们纷纷在此时一饱口福。凤尾鱼,体银白色,狭长侧扁,腹有棱鳞。它红腮白鳞,尾部分叉,形如凤尾,而得名“凤尾鱼”。
千年孤屿江心屿近年来深受“南冲北淤”困扰,为此我市将对附近瓯江航道开展治理,提升景观效果,保障航行和防汛安全。瓯江凤尾鱼是温州市民喜爱的鱼类,也是很有经济价值的鱼类,但现在却越来越少了,有渔民期盼江心屿南北汊整治应多考虑生态保护,别破坏鱼类家园。
近日,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人士建议,江心屿航道整治需考虑上世纪90年代瓯江口的地质地貌,这样有利于恢复凤尾鱼传统产卵场,促进资源恢复。
市民:温州人钟爱的凤尾鱼,如今越来越少了
温州江心孤屿不仅景色美,其附近江中所产的凤尾鱼味道也很鲜美,正如当地歌谣所唱:茶山杨梅雁荡酒,江心寺后凤尾鱼(注:江心孤屿上有一古寺,名为江心寺)。
温州人对凤尾鱼更是情有独钟,在婚宴或招待贵客的宴席上,凤尾鱼往往是首选,常作冷盘让人尝鲜。
“我最喜欢油炸凤尾鱼,飘香四溢,吃上几口,满嘴生香,独具风味。”市民潘先生说,小时候一家人聚餐或去酒店吃酒,餐桌上必备的一道菜便是凤尾鱼。20多年前可以经常吃的凤尾鱼,如今越来越少,很多酒店都吃不到了。
周师傅瓯菜馆负责人周雄介绍,如今凤尾鱼在老百姓的餐桌上确实越来越少见,一个跟它的产量减少有关,另一个和成本有关,“现在凤尾鱼市场价大概20元一公斤,但黄鱼鲞价格10元一公斤,而且都是人工养殖的,产量更大。”
渔民:以前产量大他们争着捕捞,现在很少去捕
渔民老金来自永嘉瓯北,常年以捕鱼为生。回忆起当年在瓯江口捕捞凤尾鱼的情况,仍然记忆犹新。
“每年端午节前后是瓯江凤尾鱼最多的时候,一网下去就有好几百斤,收益颇丰。”老金说,当年的凤尾鱼因产量大,收益好,是渔民们最喜欢的经济鱼类。加上温州市民喜欢吃凤尾鱼,因此每年端午节前后,瓯海口上都会掀起一场捕鱼盛况,渔民还常常为抢生意而打架。
凤尾鱼的产卵场位于市区七都岛与东瓯大桥之间的水域,而江心屿北面正好位于该水域中间位置。每年4月下旬,成熟的凤尾鱼游向该水域产卵,5月初,渔民们会在它们洄游的路上布上渔网。6~7月上旬的产卵盛期,市民从东瓯大桥往下看,就能看到一场捕鱼盛况,一直随着8月凤尾鱼产卵期结束而结束。
“这些年凤尾鱼产量少了,加上瓯江口河砂开采,渔民很少自发去捕捞凤尾鱼。”老金说,如今市场上卖的凤尾鱼很多都是福建一带运过来的。
调查: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五六百吨锐减为2015年不到百吨
针对瓯江凤尾鱼日渐减少的事实,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下属单位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早在2015年就联合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做过一次详细调查。
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坚介绍,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对海洋资源需求的增加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瓯江口的凤尾鱼资源呈骤减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五六百吨的产量锐减为年产量不到100吨。
“现在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陈坚说,接下来他们会再做一次调查,不过想恢复到昔日产量是不大可能的。造成凤尾鱼资源匮乏,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凤尾鱼繁殖环境遭到破坏。瓯江口航道内的河砂开采改变了部分河床原貌,直接破坏了凤尾鱼的产卵场、索饵场及洄游通道,对凤尾鱼的生存、繁衍等生命活动造成直接和间接影响。
二、凤尾鱼产卵亲体数量锐减。凤尾鱼产卵期与捕捞期重叠,瓯江口水域的电脉冲拖网有害渔具捕捞强度极大,无限制的捕捞对瓯江口凤尾鱼资源破坏起到叠加作用。
三、仔鱼资源遭破坏性捕捞。长期以来许多渔民常年在瓯江口、北支门地区和洞头列岛一带水域设置深水张网等,大量捕捞凤尾鱼等幼鱼。
建议:江心屿航道整治需考虑上世纪90年代瓯江口的地质地貌
如今随着我市对江心屿南北汊整治工作的开展,对瓯江凤尾鱼的生存环境是否会造成新的影响?
“这个目前情况不明朗,还不好说。"陈坚说,江心屿航道整治是必须要做的,建议相关部门在拿出整治方案时充分考虑上世纪90年代瓯江口的地质、地貌,尽量恢复和保留到当初的样子,这样才有利于恢复凤尾鱼传统产卵场,促进资源恢复,避免出现之前因为河砂开采造成的产量锐减的遗憾。
(原标题《江心寺后凤尾鱼越来越稀罕了 水产专家呼吁保护传统产卵场》,原作者 郑荣,编辑 谢甜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