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1、惟陈言之务去。

出自唐·韩愈《答李翊书》。一定要把陈词滥调去掉。意在强调写文章不能因循模仿,应当锐意创新。

2、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出自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独孤虽然已经作古,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在诗人心中长存,历历如在眼前。后代形容一个人文笔生动、善于写人状物,常用此言。

韩愈文集(百代文宗韩愈十大经典名句)(1)

3、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出自唐·韩愈《调张籍》。李白、杜甫的作品将千古流传,魅力永在。后句是比喻与夸张,意在强调李杜文章的魅力不同一般。

4、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

出自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文字繁丰但不多一言,行文简约但不少一词。这句话强调写文章不论是追求“繁丰”风格还是“简约”风格,都要遵循“恰到好处”的原则。

韩愈文集(百代文宗韩愈十大经典名句)(2)

5、师其意不师其辞。

出自唐·韩愈《答刘正夫书》。对于古人的文章,要学习其精神内涵,不要亦步亦趋地模仿其词句等形式上的东西。借鉴学习前人文学创作的经验要着眼于内容精神方面,而不宜重在形式和皮毛方面。

6、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出自唐·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这句话写神话传说的精卫鸟衔石填海之事,在歌颂精卫鸟矢志不渝精神的同时,也寄寓了这样一个道理:力虽有限,但志不可灭。

韩愈文集(百代文宗韩愈十大经典名句)(3)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出自唐·韩愈《答李翊书》。文章的“气”盛,那么它的句式长短、声音节奏的高低无论如何安排,都会显得自然而合宜。文章要想写得好,平时就须加强精神修养,即孟子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气”。文章写得好不好,并不取决于文字技巧如何,而在于思想内容、情感境界的高下。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出自唐·韩愈。径:道路。舟:船。知识的山高耸云霄,但勤奋就是登上峰顶的路;真理的海洋浩瀚无边,但刻苦就是我们到达探索胜利彼岸的轮船。勤奋和刻苦是学习的双翼,让我们展开双翼向成功奋进吧。

韩愈文集(百代文宗韩愈十大经典名句)(4)

9、体不备不可以为成人,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

出自唐·韩愈《答尉迟生书》。以身体完备才是正常人为喻,说明文章不仅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也需要有好的语言表达形式。

10、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出自唐·韩愈《答刘正夫书》。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创见,虽然在当时不会因为与众不同而引起别人的批评,但是作品在后世也不会有流传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