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雪飞,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河东古建探访之旅,来到了盐湖区上王乡郭村。郭村地处稷麓山腹地,稷麓抗日烽火曾在这里燃起。向南走是夏县,朝东看是闻喜,抬头北眺是万荣,“鸡鸣闻四县”是其特殊地理位置的形象描述。而郭村现存古建筑为全国文保单位郭村泰山庙大殿,还有未纳入文保的何家祠堂!

太原泰山庙介绍(运城上王乡有一泰山庙)(1)

溯源东岳大帝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说:“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帝之孙,神灵之府也!”秦汉之前,古人认为泰山为“峻极之地”,是人与天相通的神圣之地。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故对之特别崇拜畏敬,谓泰山之神即东岳大帝。

郭村东岳泰山庙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关于其身世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为黄飞虎说。《封神演义》中东岳大帝及其子炳灵公,为泰山之神,神位来源很早。炳灵公封号,亦在宋代。但后来一般信奉的人,却认为东岳大帝是黄飞虎,炳灵公是黄天化。

二为太昊说。道经《洞渊集》云:“太昊为青帝,治东岱,主万物发生。”《枕中记》亦云:“太昊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为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为白帝,治华阴山。”

三为金虹氏说。《神异经》称:“昔盘古氏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赫天氏子曰胥勃氏,胥勃氏子曰玄英氏,玄英氏子曰金轮王。金轮王弟曰少海氏,少海氏妻曰弥轮仙女也。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蝉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者,即东岳帝也。”

四为盘古说。《述异记》言:“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五运历年记》也称:“首生盘古,垂死化身……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

笔者认为,虽然对于泰山神的身世并无确定说法,但泰山神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和原始山林崇拜有关。先民们面对巍峨屹立的名山大川,顿感自身的渺小,所以产生崇拜之情,并希望得到巨大力量的保护!所以上面关于东岳大帝身世来源的几种说法,不管是开天辟地的盘古,还是《封神演义》中的英雄黄飞虎,皆是顶天立地、极具阳刚之气的英雄形象。当人们在祭祀神灵时,更喜欢让他们形象跟自身更为接近,所以凡人武将出身、七世忠良的黄飞虎,是最被普通百姓所敬仰的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本来只是在泰山受祭拜,由于历代帝王推崇封禅,全国各地礼敬东岳大帝亦蔚然成风。东岳大帝在全国各地都有庙宇,其中山东、江苏、以及南方沿海地带较多,在晋南地区比较少见,郭村泰山庙是晋南地区泰山神信仰的特例!

太原泰山庙介绍(运城上王乡有一泰山庙)(2)

太原泰山庙介绍(运城上王乡有一泰山庙)(3)

郭村泰山庙概览

泰山庙建在郭村东南方向。最初建庙时,庙后有一条大路,不利于风水,所以建泰山庙,取泰山石敢当之意。泰山庙大殿前的一角,规整地放置着一组石碑,这组古老的石碑记载该庙在元、明、清均有修葺。佐证其建造时间可能早于元代。庙内建筑大多已毁,现仅存大殿。据村民说以前不仅有大殿,还有一圈黄土围墙和东西厢房,厢房里还有各种精美的壁画,内容大多与泰山神有关。大殿正对面放石碑处是戏台,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八日,会在庙内办庙会并在戏台唱戏。东岳大帝的神诞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在其它地方人们一般都会在这天办东岳庙会,可是郭村的泰山庙会却是十月十八,据说这一天是郭村泰山庙建成的日子。

郭村泰山庙在高垣之上,土夯院墙。远远望去,像是一座雄浑褐黄的土堡。山门不大,拾级而上,来到院里,是苍老的土黄色大殿。

大殿浑然天成,苍劲舒阔。面阔五间。前檐出檐较远,但没有廊柱。明间、次间柱头施大额枋,伸入梢间约三分之一。大额枋上施七攒斗栱,单昂四铺作,柱头和补间交替相间。梢间柱间施阑额、普柏枋,与一般前檐无异,不施补间铺作。这种夸张的大额枋让人想起《营造法式》上所说的檐额。《营造法式》卷五·大木作制度二“阑额”条下提到檐额:“凡檐额,两头并出柱口;檐额下绰幕方,广减檐额三分之一,出柱长至补间,相对作踏头或三瓣头。”此描述与郭村泰山庙大殿的前檐大额枋略有差异。檐额应是施于柱间,郭村泰山庙大殿的大额枋显然不是如此。

泰山庙梁架为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后乳袱通檐用三柱。前檐栱眼壁墨画:秋风吹散篱边菊。大额枋与阑额、普柏枋相列。大殿明间门楣上部横披上墨书:高明配天。出自《礼记·中庸》:“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前檐西侧山墙过人券洞门楣刻字:西观。 前檐东侧山墙过人券洞门楣刻字:东观。

太原泰山庙介绍(运城上王乡有一泰山庙)(4)

太原泰山庙介绍(运城上王乡有一泰山庙)(5)

太原泰山庙介绍(运城上王乡有一泰山庙)(6)

郭村泰山庙传奇

泰山庙的门楣旁两根石柱上浮雕着蟠龙,张牙舞爪,气势贲烈刚猛。蟠龙为五爪龙,元代以前,封建王朝对龙纹的使用还没什么限制,元朝以后,龙纹就不能随便使用了。五爪龙成了皇家的专利,民间仅限于使用三爪或四爪龙。那么东岳泰山庙这里为何为五爪龙?东岳泰山庙建造时间不详,五爪龙可能是其建于元早期或更早年代的一个佐证!

传说这两根石柱颇有灵性,之前屡有不法之徒前来盗取,却从来没有成功过,原因是石柱下半部分在门外、上半部分在屋内,龙柱与房梁通体相连,所以不法之徒才没能得逞。

令人惊奇的是,两柱五爪龙爪下都有一颗人头,看起来十分恐怖。这是为何?原来这与先民们认为泰山是管辖鬼魂的传说有关。《三国志·管铬传》:“但恐至泰山治鬼, 不得治生人。”《后汉书·乌桓传》》说:“其俗谓人死,则神游赤山, 如中国人死者魂归岱山。”《三教搜神大全》则说:“汉明帝时,封泰山神为泰山元帅,掌人间居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既然泰山是管理魂魄的地方,那五爪龙下的人头应该是恶鬼。

郭村地处的上王乡,曾经的是稷麓抗日烽火燃起之地,这里的人民与日寇顽伪进行了长达数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当年郭村有几位抗日志士,在泰山庙里隔着围墙向至此经过的日军扔手榴弹,造成数名日军伤亡。日军为了报复,集结大队人马。在泰山庙逮捕了这几名抗日志士,并将他们绑在柱子上严刑拷打,逼迫他们投降。抗日志士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对着日军大骂不止。他们是郭村人民的骄傲,更是名垂史册的抗日英雄。

太原泰山庙介绍(运城上王乡有一泰山庙)(7)

百年何家祠堂

郭村泰山庙的西侧石柱上有刻字:夏县上王里比郭村东头,男善人系山西按察司使何瑾,妻黄氏,设心布施刻本庄东岳岱山庙内正殿盘龙石柱二根,伏愿保护合家大小平安吉祥。

在以前的郭村有大姓氏,王姓和何姓。他们都有自己的祠堂,王姓祠堂已不存在,现仅存的祠堂为何家祠堂。何家祠堂门前有一棵老槐树,合抱粗,树干已空,但枝繁叶茂。祠堂以前门前有戏台,进入大门两边有厢房,中间是正房,正房上挂着何家先人画像。现在仅存大门和残垣断壁的正房。正房大梁上写着乾隆二十三年重修,证明何家祠堂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是中华民族壮美形象的化身。巍峨耸立在黄土高坡上的郭村泰山庙,是稷麓山下百姓心目中的守护神居住地,也是泰山神文化在黄土高原扎根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