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网

课在哪儿上?分数怎么算?

劳动课程不容有“虚”

记者 张继民 王 雅

社会效益视角下的东方嘉禾劳动教育基地,其实是一个融推动劳动教育、带动区域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意识树立等多重功能的综合体。

劳动教育,是一门“新课”。课在哪里上?分数如何计算?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目前,各地都在探索。其中一个共同的做法是,建设形式各样、针对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这也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举措》规定的一条——要把劳动教育场所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纳入教育发展规划。

前不久,省教育厅组织全省100多名县区教育局局长赴西安市鄠邑区“东方嘉禾”观摩,这个位于秦岭脚下的劳动教育基地,不仅建立起生产劳动、生活劳动等系列课程体系,还组织专家编写了劳动教育指导手册,为各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借鉴和示范。

据了解,这个基地无论在规模、教育形态还是对区域发展的拉动,在全国都为数不多。

打破固有的课堂边界

育苗、整地、播种、锄草、采摘、做凉皮、做鸡舍、维修农具……每次到东方嘉禾劳动教育基地体验的时候,鄠邑区人民路小学学生吕洁都格外开心。

“我和同学们都喜欢小鸡饲养课,先由小组分工各自的任务,再领取工具到鸡舍喂饲料。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小鸡吃的是麸皮、豆饼和棉籽饼,看到小鸡吃饱了,大家别提有多兴奋了!”

占地面积500亩的东方嘉禾劳动教育基地位于鄠邑区石井街道栗峪口村,是离西安市区最近的大型劳动教育基地,以提供校外劳动教育实践课为核心功能,现有一号、二号农耕农事体验区、红色文化熏陶区、自然发现探索区等4大区域。

劳动课程赋能(劳动课程不容有)(1)

△ 学生们在东方嘉禾劳动教育基地学纺线

2021年4月21日,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到基地调研时表示,东方嘉禾劳动教育基地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反应迅速,深度推进、落实劳动教育实践,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具有创新性、实践性,效果明显,值得充分肯定。

我省计划在2025年底,建成600个左右教育理念先进、课程设置科学、机制健全、运行规范的综合型实践基地和特色鲜明的不同类型实践基地,基本满足大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多样化需求,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支撑,并创建一批省级示范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早在2018年,东方嘉禾就开始筹备劳动教育基地。可以说,这个劳动教育基地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西安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吴积军说。

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让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东方嘉禾把目光投向了栗峪口村。

位于秦岭北麓的栗峪口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葡萄为主,风景秀美、生态宜居、交通便利,距离鄠邑区中心只有10公里,因靠近高速口,到西安市城六区也仅需40分钟车程。

在真正敲定合作之前,双方进行了多轮考察。有次,由东方嘉禾子公司牵头,在栗峪口村做了后山定向越野寻宝一日游活动,当天有100多位资深野外玩家参与进来,晚上对当地自然条件等进行反馈,好评如潮。同时,村干部们也到公司所在的西安总部进行了解和沟通。

最终,东方嘉禾公司承租栗峪口村500亩土地发展农耕体验区,后根据实际情况,将村里近两年已开发的景点纳入规划,形成生态文化旅游链条,用以满足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多样化需求。

2021年7月8日,为了进一步促进劳动教育理念全面落实,推动全省各县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由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全省劳动教育基地考察观摩活动,在东方嘉禾劳动教育基地举行,省委教育工委负责人及各区县教育局长参加。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表示,东方嘉禾促进劳动教育理念的全面落实,为我省各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希望全省各区县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陕西省劳动教育相关要求,加快开展本地区实践基地的创建工作。

当天,西安交大附中、西北大学附中等11家单位和学校向基地授牌,把东方嘉禾作为展开劳动教育的校外培训场所。

构建多元的劳动场景

为确保基地最大程度贴合学生需求,在2020年的“五一”和“六一”期间,东方嘉禾举行了两场大规模的测试活动,邀请来自西安市不同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共同体验基地露营和亲子游等项目,再根据反馈改进建设。目前,日接待量在1500人以上。

夏日的秦岭脚下,空气清新、阳光明媚。一群小学生在劳动基地专心制作传统的小吃秦镇米皮;而另一边,传来了七嘴八舌的讨论声,十几个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辨别中草药植物;还有的几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户县农民画……

这群来自西安及周边地方的学生,趁着暑假走出教室,在大自然里上劳动课,他们欢呼雀跃。虽然已是入伏,高温天气让每个人的额头都满是汗水,但是劳动的乐趣展现在大家的脸上。

“在基地中实施劳动教育,可以使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和劳动成果的更直观显著,让劳动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抓得准。”吴积军认为,基地承载的是劳动项目,但指向的是人的教育。

对于学生们而言,知识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抽象的文字和公式,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具体的作用。对劳动的“小坚持”变成了孩子的“大成长”,他们逐渐增强了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心。

“我女儿像个大孩子一样,全程不需要我帮忙,在基地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秦镇米皮,看见我吃完后,自信地说以后咱家的凉皮她包了,我真是太激动了。”来自西安市浐灞小学的赵梓露妈妈说,劳动让孩子的改变很大,以前总会说“我帮妈妈干家务”,现在改口成“我给大家露一手”了。

多数家长表示,劳动教育不仅是给孩子上了一课,更是让自己也对劳动有了更深地了解,未来要以身作则,积极劳动。

近两年,东方嘉禾劳动教育基地在稳步前进的同时,也给栗峪口村带来了发展机会。

从山顶往下看,村子是个斜坡式的存在,坡上有林,坡下是地,两者连接处是砂石地。十年前,村里将这片100多亩的砂石地承包了出去,但由于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极低,不适宜发展农业,这片土地只好一直被荒废着。

东方嘉禾接手了这片砂石地,本着保护生态的理念,因地制宜发展了劳动教育基地。公司与村集体签订了流转协议,每年给集体分红,吸纳村上剩余劳动力就业。锄草、保洁、浇水……基地平均每天的用工量在20人左右。

红军过境纪念馆和民宿群等栗峪口村已有的景点,也被东方嘉禾因地制宜打造成基地的观光路线,既增强村子的名气、吸引游客,同时盘活村上的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如今,劳动教育基地既是扶贫项目的亮点工程和绿色生态项目,也是发展当地经济和保护大秦岭有机结合的乡村振兴项目。近两年,村上明显的变化是农家乐和个人餐饮发展迅速,农闲人不闲了。

塑造清新的教育形态

2021年6月,《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出台,其中提到实践基地要将实践项目按照课程标准进行设计,并体现不同要求,实施“精准滴灌”。

劳动课程赋能(劳动课程不容有)(2)

△ 学生们给蔬菜搭藤架

东方嘉禾正是对应了“精准滴灌”这一要求,将课程分为生活型劳动、生产型劳动和服务型劳动,并配备专业授课老师,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在这里,基本能满足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龄段的所有劳动教育课程。”陕西东方嘉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琳说。

配齐教师是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的前提。劳动教育看似简单,但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胜任。省教育厅的《指导意见》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东方嘉禾进行自有教研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了一支致力于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师训和测评体系研发的专业教研教学队伍,其中有专兼职老师40余名。

基地设计过程中,先后征求了5所高校、13个教育局、33所中小幼学校以及16家国有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对基地工作做了全方位的加强和完善。

此外,为了响应陕西省鼓励各地、各校深入挖掘陕西特色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生态文明、高新科技、现代农业、文化深度融合,开发具有陕西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同时,让不同年龄的学生循序渐进地体验劳动、敬畏劳动,东方嘉禾公司组织多名国家级劳动教育专家,联合西安市新华书店,以《大中小学劳动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各学段学生适合的劳动项目,编撰了劳动教育指导手册,精细化指导基地的劳动教育工作。

“指导手册的制定给劳动教育发展带来了启迪作用。”接受采访的不少老师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是让孩子出出汗、动动手就够了,而是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材去引导和教育孩子,让他们在劳动中建立职业规划。

劳动教育课的评价是否科学,结果运用是否恰当,决定着劳动教育是形式化、应试化,还是常态化、规范化。

目前,东方嘉禾正在研究建立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侧重加强劳动教育的过程评价,并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做功课。

“我们希望能把参与劳动教育的学校、基地等联合起来,由东方嘉禾做平台,形成共同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不以结果为导向,更关注孩子们在关键环节的行动和做法。”陕西东方嘉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琳表示。

除此之外,东方嘉禾已与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开设航天科普研学课程,并计划三年内在全省逐步建设并运营五个以上,每个不低于2000亩的劳动教育基地,年接待量突破百万,五年内成为行业内领军示范企业。

陕西东方嘉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琳说:“我们基地想做好学校和家庭的补位,致力于打造好‘第三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们喜欢上劳动,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幸福感。最终,为我省青少年劳动教育打造实践样板。”

(当代陕西)

本文来自【陕西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