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美国的新闻报道中,最精练简明的导语出现在1906年4月的旧金山大地震之时,这个导语是:

1 San Francisco Was

这里除了地名San Francisco外,就只有唯一的一个关键词was,通过was表明了这次地震对旧金山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已将其夷为平地,该城市不复存在了。因此,这个导语不妨译成:

旧金山已成为过去

由此可见,这里的was用得之精妙!

30个常用英语过去式(英语一般过去式)(1)

无独有偶。有位摄影记者罗兰德·麦查德(Roland Michaud)历时14年时间写了一本书,名为:

2 Afghanistan: The Land that Was

妙语点睛 这个书名中的Was堪称点睛之笔,一个was便表明了本书的主题:作者以生动的图片揭示出连绵不断的战争给阿富汗这个美丽的国家和她的人民带来的创伤和苦难,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热切盼望。

精品译文 《阿富汗:逝去的圣土》

30个常用英语过去式(英语一般过去式)(2)

讲到这里,笔者又想起有关was的另外一个例子。在国外的商场打折时,比如Christmas Sale(圣诞节大减价)或者是Summer Sale(放暑“价”),在打折商品的价签上都会同时标明原价和现价。这时,价签上就会用英文写着比如Was $57,Now $38这样的字样,意思是说该商品的原价是57美元,而现价是38美元。这里就是用was来表示“过去的”价格。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到,英文与中文的一个重大差异,就是英文通过动词的变形来潜含各种言外之意。比如英文里只要对be动词做不同的变形(如was或is等变形),就能轻而易举地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意义,但是对应的中文翻译却完全不同了。这就是相对于中文来说英文语言的一大特色——话语标记(language mark),这是中文里所没有的语言现象。我们中文绝不可能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因为汉语没有任何词形的变化。英文里的时态就是一种最为重要的英文话语标记。所以,我们要想习得英语思维,精通英语表达,还是要从时态开始。

另一方面,这里的was就是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态。一般过去时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简单,实际上,对于我们这些有着根深蒂固汉语思维的中国人来说,一般过去时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