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武器射击实用手册(步兵轻武器射击问答12)(1)

《红海行动》狙击手

Q34:怎样正确使用火箭筒瞄准镜内的各种分划?A12:火箭筒的瞄准装置除了有表尺、准星外,还配有瞄准镜。镜内有各种分划和数字,可以帮助测量目标的距离和运动速度,修正运动目标的提前量和风偏,以及矫正射效等。使用瞄准镜瞄准时,从上向下看,在上方的中间有一个十字线,当其与检查靶上的十字线对正,可以矫正火箭筒与瞄准镜的位置。在十字线的下方有分划网,它由六条水平线、十七条竖直线组成。分划网中间的0,表示中心点,。在其左右各标有数字4、8、12、16,用以修正相应的风偏数量。两侧的数字1至5,代表100米到500米的距离。根据目标的远近,使用相应的距离分划线,瞄准与零位线垂直相交之点射击,即可命中目标。分划网下边左、右两侧的斜曲线,主要用来测量目标距离。左侧的上曲线可测3米高的目标,下曲线能测1.5米高的目标,右侧曲线可测2.3米高的目标,测距范围是200至800 米。测量时,按目标的高度,使用左侧或右侧的曲线,并先以曲线下边的水平线与目标下沿平齐,再对正目标上沿,目标中心在曲线上的相应数字,就是目标的距离,通常以百米整数计算。在测距曲线下边,有一条2至5的水平分划线,它是用来测量500米以内目标运动速度的。方法是,当已知目标的距离,使用测速尺上左边的相应数字,以一秒钟时间计算,目标移动的刻线,就是其运动的速度。瞄准镜的网状分划,有六条水平线,为什么只表示数字1至5呢?因为在300米距离水平线下的一条横线并不表示射击距离,是为了辅助测量目标距离的(300米的水平线到该线的间隔为一个密位)。因此,不要使用这条线进行瞄准射击。

Q35:实弹射击时枪身为什么会出现上跳和后座?这种现象会不会影响命中?A35:实弹射击时枪身为什么会出现上跳和后座,这是物理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结果。因为在密封的情况下,火药气体以同样的力量向各方面挤压,当它将某一方的阻挡冲破后,气体压力就对冲开的相反方向产生一种力,即反作用力,造成最后的冲撞。比如在节日放的“二踢脚”,就是利用第一次爆炸的反作用力,使爆竹上升到空中进行第二次爆炸。步、机枪在发射时,当弹头脱离枪口以后,膛内的火药气体也随着从枪管里喷出,同时对枪膛实施后续压力(反冲作用),这便加快了后座的速度,增大了后座的距离,其后座的动能就会比弹头脱离枪口前要大。通过计算可知,步枪的最大后座动能并不大,只有0.81公斤·米,加之枪身向后运动时,被射手肩部挡住,向下运动受到依托和支撑的力量,所以只好向没有阻挡的上方运动,从而产生枪身上跳现象(图35)。后座和枪身的上跳现象,对单发射击命中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弹头在膛内运动时,后座是正直的,后座最大时,弹头已离开枪管。但是对连发武器来说,枪身的上跳会改变原来的射击位置,影响命中的精度。为了提高连发命中精度,有些自动(连发)枪支,在枪口部分安装了制退、减震和缓冲器等,这样能使武器后座动能减少30%~40%。

轻武器射击实用手册(步兵轻武器射击问答12)(2)

Q36:实弹射击为什么要正确抵肩?A36:步、机枪的后座,是沿枪管正直向后的,如果瞄准正确,不进行抵肩射击,从理论上讲也可以命中目标,对自动武器的连发射击,影响也不大。那么,为什么还要抵肩射击呢?因为在战斗中,瞄准的对象一般都是时隐时现的活动目标,目前步兵轻武器多数没有枪架,而且使用机械瞄准具,由射手据枪发射,如果不抵肩,操作比较困难,为了在战斗中迅速而有效地杀伤敌人,所以要求抵肩射击。射击时,弹头在脱离枪口前,已经开始有了后座,由于后座距离小,一般感觉不到。但是,当弹头飞出枪口的瞬间,火药气体迅速膨胀,并与空气发生猛烈撞击,会使枪身猛烈后座和跳动,如果射手抵肩不正确,枪身后座的轴线与抵肩着力点,会出现力偶臂过大或过小的现象(图36),使武器的瞄准线和发射角度产生变化,这对命中就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连发武器,不仅第一发有影响,由于它改变了武器的瞄准线,产生了角度的移动,对第二发及以后射弹的命中影响更大。只有正确抵肩,把枪托紧紧地抵在肩窝内,构成人枪一体,枪托就会把后座力均匀地传递给肩窝,从而减少了对肩膀的冲击,使肩部不易疲劳,这样可以提高命中精度。

轻武器射击实用手册(步兵轻武器射击问答12)(3)

上期链接:步兵轻武器射击问答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