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贵族出逃?有情人同归!

——《诗经·邶风·北风》解析

北郭先生

对诗经里的一首诗进行赏析(诗经北风一首含蓄美好的情诗)(1)

邶风·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邶风·北风》向来被解读为描写卫国贵族逃亡情景: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卫君暴虐,国家纷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一群贵族,相携逃亡。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事情紧急,只嫌车慢。

为此,《毛诗序》认为:“《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去焉。” 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言北风雨雪,以比国家危乱将至,而气象愁惨也。故欲与其相好之人,去而避之,且曰:是尚可以宽徐乎?彼其祸乱之迫已甚,而去不可不速矣!”“(狐乌)皆不详之物,人所恶见者也。所见无非此物,则国将危乱可知,同行同归,犹贱者也。同车,则贵者亦去矣!”

这个解释,非常牵强,充满悖谬。

我认为,《邶风·北风》记述的是,在风雪交加的路途上,一辆马车向我示好,带上了我;我俩相谈甚欢,马车原来风风火火跑得很快,这会儿却慢了下来。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风雪交加的路途。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一辆马车向我示好,带上了我。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马车原来风风火火跑得很快,这会儿却慢了下来。

正确解读《邶风·北风》,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如何理解“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莫的基本意思是“没有一个”。按照字面意思,此句似乎可以解释为:没有一个赤色的不是狐狸,没有一个黑色的不是乌鸦。这么理解,不合逻辑。

有人认为,“莫赤匪狐,莫黑匪乌”应当是“莫狐匪赤,莫乌匪黑”,可以翻译为:没有一个狐狸不是赤色的,没有一个乌鸦不是黑色的。且不说 “没有一个狐狸不是赤色的”是否符合古人的认知,也且不说这一调整是否符合诗作者的本意,调整后的解释想说明什么问题呢?难道想表示“天下乌鸦一般黑”?表示政治黑暗?表示“惠而好我”者不怀好意?都很难说通。

其实,“莫赤匪狐,莫黑匪乌”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处于同样的位置,也是描摹气象。要用变化的、而非静止的思维辨识三章开头的气象描写。雨雪,不是雨和雪,也不是下雨和下雪,而是下雪。雱,读pāng,雪下得很大。霏,雪飘的样子,相比于雱,应有减弱。从北风的表现看,“北风其凉”,表示此时正在下大雪,此时也许有风,但不会很大;“北风其喈”,喈,鸟鸣声,形容风声,北风加强,发出嘶鸣声,此时虽有飘雪,但意味着最恶劣的天气即将过去。顺着这个思路往下看,“莫赤匪狐,莫黑匪乌”应当表示雪霁之后的晚霞:傍晚时分西天的红色犹如飞狐,傍晚时分西天的黑色犹如飞乌——这是多美的景象啊!莫,暮也。匪,通斐,五彩飞扬貌。

第二,如何理解“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从音韵的角度看,“邪”与“且”押韵,上古音系均在鱼部。

邪,通徐。虚邪,虚徐,缓行貌。其,表反问。“其虚其邪”的意思是,怎么走得不紧不慢?

亟,急也。只且,前人认为是叹词——前人解诗,无法解释的字词多归为叹词、语气助词、拟声词。其实,只且,可以读为“踟躇”,意思是犹豫不前。“既亟只且”的意思是,此前马车跑得赶紧赶忙,这会儿却犹豫不前了。

综上,“其虚其邪?既亟只且”的意思是,怎么慢下来来?刚才还风风火火、跑得飞快,这会儿却慢慢腾腾、犹豫不前了。

至此,我们就心领神会了:《邶风·北风》是一首含蓄的情诗。《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与心上人“携手同车归”的意象深得《邶风·北风》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