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苏先生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一般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一说251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

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

洱海,属澜沧江流域,系其支流漾濞江支流西洱河上源。

湖水由西洱河流经大理市区下关,向西汇入漾濞江。

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优美。洱海,在古代有“叶榆水”、“叶榆河”、“叶榆泽”、“西洱河”、“洱河”、“昆弥川”等名称。

洱海之所以最终以“洱”为名,要么说它“形若人耳”,要么说它“如月抱珥”,因而得名。而“海”的叫法,则源于云南的习俗。

在云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为“湖泊称作海”。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

洱海湖体主要在大理市,北岸连接洱源县东南隅,苍山东麓、玉案山西麓。洱海北部水域原属洱源县。

洱海,湖面积为251平方公里(水位为1974米),总容量为25.3亿立方米,汇水面积为2565平方公里,湖长42.5公里,平均湖宽6.3公里,最大湖深22米,平均湖深10.2米,湖周长117公里。

全年湖面水温为12℃—21℃。

由于大理岩夹层有利于地下水储存和渗透,多由横向断裂及物理地质作用而形成十八溪,并成为集中汇流苍山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带。

苍山山腰南北向大理岩夹层中,岩溶发育,在东西向横切部位,有大股泉水涌出,如茫涌溪沿山脚一带;有的在岩层接触带或断裂带裸露部位,冲积层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泉水出露,如蝴蝶泉。

洱海东岸为石灰岩及砂岩,透水性强,不利于储水,因此比较缺水。洱海水量除由地表水补给外,接受地下水条件良好,四周山地排泄的地下水均归入洱海。

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茈碧湖、东湖、西湖,分别经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流入洱海,是洱海的主要水源;西有苍山十八溪汇集苍山东坡集水区;南有波罗江、金星河;东岸有凤尾箐、玉龙河等数十条大小集水沟渠,总径流面积2565平方公里,入湖河道沟渠117条,入湖水量年均值8.17亿立方米,西洱河是洱海唯一的自然出水河道,长22公里,洱海水从西洱河流出,流合漾濞江,汇入澜沧江,注入太平洋。

苍山十八溪,因源自苍山山峦沟壑相间得名。在苍山十九峰的峰与峰之间自然形成了著名的苍山十八溪。

明朝李元阳据当时存世的《元一统志》记录了十八溪,它们自南而北分别为阳南溪、葶溟溪、莫残溪、青碧溪、龙溪、绿玉溪、中溪、桃溪、梅溪、隐仙溪、双鸳溪、白石溪、灵泉溪、锦溪、茫涌溪、阳溪、万花溪、霞移溪。

在古代,十八溪的溪水或流泉飞瀑,似骏马奔腾而下,“水激石跳,铿訇如雷”;或溪水潺潺,一涧三叠,静静流淌,最终都注入东面的洱海。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2)

霞移溪,位于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境内,发源于沧浪峰与云弄峰之间,海拔2200米至1966米,长度3646米。苍山十八溪由北向南之第一溪,上游至源头处常年有水流,水质清澈。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3)

万花溪,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二溪。位于大理市喜洲镇,建有万花溪水电站。源头在花甸垻,发掘于苍山五台峰,流经江渡村、新登村、凤阳村、文阁村等村落,海拔2200米至1966米,全长6168米。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4)

阳溪,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三溪。在喜洲镇南部及湾桥镇境内,发源于莲花峰与五台峰之间。溪源有二,谷深箐远,水量丰富。因溪水流经上阳溪背后,故称阳溪。系常年性河流,全长13公里,宽约5米,流域面积41平方公里,2月流量为1.56立方米/秒,流经北阳溪、庆洞、北庄、作邑、古生村注人洱海。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5)

茫涌溪,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四溪。位于大理市湾桥镇境内,建有茫涌溪电站、三文鱼养殖厂、水厂。发掘于苍山莲花峰与白云峰之间,据资料记载,茫涌溪是苍山最大的溪流,海拔2200米至1966米,长6558米。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6)

锦溪,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五溪,位于大理市银桥镇北部,发源于苍山白云峰与鹤云峰之间,因溪流两岸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花团锦簇而得名。锦溪海拔2200米至1966米,长度为4889米,宽约8米,流域面积23平方公里。流经鹤阳村、江心村、南、北磻溪等村,注入洱海。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7)

灵泉溪,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六溪,位于银桥镇中部,发源于三阳峰与鹤云峰之间,因该溪源头从一岩石孔中喷涌而出,殊为灵异,故名。三阳峰之巅著名的高山冰渍湖黄龙潭为其水源地之一,系常年性河。全长11公里,从苍山脚至入湖口长约4.5公里,宽约10米,流域面积22平方公里。流经鹤阳、磻曲、头铺、大邑、西城尾等村,注入洱海。据传唐代南诏国时期,灵泉溪畔,三阳峰下,曾建有三阳古城,为南诏国都之卫城。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8)

白石溪,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七溪,位于大理市银桥镇中部,发源于三阳峰与兰峰之间,该溪由于峰间白石被溪水冲击而下,布满河底,故名。系季节性河,但雨季常有洪水发生。全长8公里(从山脚到入海口长4.3公里),宽约10米,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流经双阳、保和、富美邑等村。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9)

双鸳溪,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八溪,位于大理市银桥镇中部,发源于兰峰与雪人峰之间,该溪上游有两股水源流到箐口后,合二为一,出平坝。当地村民将箐内两股水比作一对鸳鸯,故名。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0)

隐仙溪,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九溪,在银桥镇南部,位于雪人峰与应乐蜂之间。据传,因该溪上游山涧岩洞中,有一块形状像人的巨石,人称“隐居仙人”,故名隐仙溪。隐仙溪系季节性河,全长9公里(山脚至入海口长4.85公里),宽约8米,流域面积17平方公里。流经绿桃、北五里桥、松鹤里、马久邑等村,注入洱海。属季节性溪流,上流常年有水,溪水干净冰冷,水质很好。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1)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2)

梅溪,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十溪,在大理镇北部,发源于应乐蜂与小岑峰之间。因该溪旁梅树较多,故名梅溪。全长10公里(从山脚至入海口长5.518公里,宽约8米,流域面积15平方公里)。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3)

桃溪、以山涧溪流两旁长满桃树而得名。大理苍山十八溪中从南往北数的第八条溪水,位于大理古城北部。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4)

中和溪(中溪),苍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十二溪,在大理镇中部,发源于中和峰,因中和峰得名。全长11公里(从山脚至入海口长6.682公里),宽约6米,流域面积经大理古城西门、东门、才村等村,注入洱海。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5)

绿玉溪,是苍山十八溪之一的著名溪流,又称白鹤溪,位于龙泉峰、玉局峰之间,上游坡陡密林,水量甚大,流经四僧塔、羊苴咩城城池遗址,从大理古城南门流过,于龙龛码头附近注入洱海。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6)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7)

青碧溪,也叫“青龙潭”。位于苍山圣应峰和马龙峰之间,是苍山18溪中风光最美的一溪。在苍山马龙峰与圣应峰之间,溪水在山腰汇为上、中、下三潭,然后流下成溪,辗转至大理镇注入洱海。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8)

莫残溪,位于下关镇,由西向东流经感通寺,经大庄村委会流入洱海。总长10公里。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19)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20)

阳南溪,在大理市下关镇,流经阳平村北侧的佛图寺、太和城,下游经常断流。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21)

湖水的出口在西南端,即西洱河。西洱河,流经大理市区下关,向西汇入澜沧江水系的漾濞江。 西洱河是洱海的出口河,东起团山脚下,西至天生桥峡口,全长约三公里许,是下关风城极为靓丽的一道自然风景。

苍山、洱海地处我国最强大的一条径向构造带,即康藏歹字形构造褶皱带的东部边沿上,这是一条地壳西升东降的巨型深大断裂,洱海断裂是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区在本区的分界,地层在强烈的抬升过程中错断陷落,隆起地块形成苍山断块山地,陷落地块成为断陷盆地并积水成为洱海,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断陷盆地,主构造线为北北西向,南北长,东西窄。

洱海南、西、北三面受河流冲积形成洪积平原,十八条溪溪口横向连接成洪积裙。洱海湖盆为典型的地堑式湖盆,岸坡陡峭,深度较大,岸线平直,湖形狭长。湖东岸石灰岩出露,湖岸比较曲折多弯,湖中有三岛,在湖泊成因上又具有溶蚀构造湖的特点。洱海东岸主要为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奥陶系地层,岩石组成主要有石灰岩、玄武岩、砂页岩等,湖南岸丘陵为白垩纪地层,岩石以紫砂岩为主。

三岛: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22)

金梭岛,是洱海里最大的岛屿,南诏时称它为中流岛,白族话则叫它“串诺”,意思就是海岛。金梭岛位于洱海的东南部,南距下关水路12公里,西距大理古城6公里,岛长约2公里,平均宽370米,总面积约74万平方米,是大理洱海三岛中的第一大岛。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23)

玉几岛,是洱海三岛之一,位于洱海西面,古时候也叫工几岛、天生营,有“苍洱第一村”的美誉,因岛上有玉几庵而得名。

洱海沿岸还有四洲:青莎鼻洲、大鹳淜洲、鸳鸯洲、马濂洲;五湖:太湖、莲花湖、星湖、神湖、渚湖;九曲:莲花曲、大鹳曲、潘矶曲、凤翼曲、罗莳曲、牛角曲、波曲,高莒曲,鹤翥曲。

苍山,又名点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南部最高耸雄伟的山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南北绵长48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苍山十九峰(斜阳峰、马耳峰、佛顶峰、圣应峰、马龙峰、玉局峰、龙泉峰、中和峰、观音峰(又名小岑峰)、应乐峰、雪人峰、兰峰、三阳峰、鹤云峰、白云峰、莲花峰、五台峰、苍浪峰、云弄峰 ,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

玉案山,在大理市海东乡,山势到这里忽向洱海伸去,三面临水,悬崖壁立,地势险要,有山环吞海、澄海如镜之势。建有"天镜阁"。

大理古城,历史文化名城,是云南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它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屋舍俨然。如今保留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南诏、大理国的都城羊苴咩城东部的旧址上修建,提督偏图,将南城门移至双鹤桥前,周长扩大为12里。城为棋盘式的建筑,部分城墙保存完整,外墙为砖砌,上列雉堞,下环城沟,南、北城楼上修建巍峨的城楼。城内从南至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弹石与引马石镶砌的路面,青瓦坡顶的屋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市容古朴。在古城内还有不少的寺庙、书院、教堂等古建筑点缀其间,显得古意盎然。

洱海是云南的第几个淡水湖(洱海形成于冰河时期)(24)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