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有过拒绝他人和被他人拒绝过的经历拒绝是指对人对事明确表示不愿意、不同意、不答应及含有隔断、遏绝之意古之圣哲对拒绝有着深刻的见解和阐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拒绝型邀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拒绝型邀约(漫谈拒绝)

拒绝型邀约

我们都曾有过拒绝他人和被他人拒绝过的经历。拒绝是指对人对事明确表示不愿意、不同意、不答应及含有隔断、遏绝之意。古之圣哲对拒绝有着深刻的见解和阐述:

《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唯在公家而已。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若拒绝其意,则元昊今秋必复大举。”

拒绝是人们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一种主观判断的行为产物。什么样的人和事该拒绝,什么样的人和事不该拒绝,完全取决于拒绝者本身的态度、意愿。

现实中,我们都喜欢给人留以薄面,不喜欢把事情做绝,不太愿意直截了当地拒绝别人,做事总是留有余地,给人留够下台阶的空间。即使有些人和事把自己逼到绝境,也会振振有词地在心里安慰自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特别喜欢抱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中庸思想来规避尴尬拒绝场景的出现。

因此,当别人有求于我们的时候,即使明知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办理此事,也要很委婉地说出诸如:“我一定尽力地帮你”,“我找某某人试试”,“我的同学正好分管此事,看看他能否帮上忙?”等等或真诚或搪塞的话语。

有些人碍于情面,说话时总喜欢习惯性地留些悬念。对于办不了的事情,而不是选择直接拒绝。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则可以显示出自己的人脉资源,俗称“事儿大”;二则对求助者有个人情上的交代。这也体现出了我们所特有的人情社会下的为人处世的高妙之处。

做人做事总该有个始终吧。帮别人办事,如果第一时间没有当面拒绝,在求助者的意识里肯定会对你有期望。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在求助者的心里就是一丝希望之光。

真的到了求你办事之人找上门来,你却根本没有能力办到的时候,那时的尴尬也许只有自己知道个中的滋味了。最大的懊悔可能就是当初真的不应该吹此牛逼而是应当拒绝此事了。

在酒桌上,几两小酒下肚,我们常可以听到有些人的牛逼言论:什么这事儿小菜一碟,没问题,全包在我身上了;什么我有人,办这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小事,等着吧,很快就办好等等。俗话说:“听鼓听声,听话听音。”咋一听,敢说这话的人得有多大的能耐呀。可后来的结果呢?不知拒绝的话语是对自己狂妄和无知的反噬。

拒绝,并不是“不好意思”、“难为情”的借口,而恰恰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真诚的标志。

我们年轻的时候,大概很多人都犯过爱许诺不愿拒绝的臭毛病。无数个事实告诉我们,凭空的许诺是有代价的。最后买单的肯定是自己而不是他人。不学会适当地拒绝,被套牢的无疑是自己的荒唐。其实,对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进行拒绝,往往是对自己的信誉进行的有效保护。

人人皆有虚荣的一面,不深谙拒绝的妙处,大概率的都是虚荣在人性中捣鬼。比如:有人即使身体有多出毛病的情况下,也不好意思拒绝朋友的各种饭局的邀请,打针吃药也要赴约,唯恐影响了所谓的“人脉”。有人明知赌博有害,也不好意思拒绝朋友面临“三缺一”的窘境而熬夜打牌。既输掉了身体,也输掉了金钱。

生活中好多的虚荣和借口为拒绝打开了方便之门,使我们滑向因不知拒绝而引发的种种烦恼中。行使拒绝手段的软弱及拒绝不了有些事物的诱惑,有时让我们疏忽了拒绝的力量。

比如:面对有些莫名其妙古怪的电话,要学会拒绝,以防电诈骗。面对高脂、高糖、高盐的垃圾食品,要学会拒绝,以防肥胖和对健康的损伤。面对手机游戏的诱惑,要学会拒绝,以防影响休息和学业。面对超前消费的各种小额贷、校园贷等的种种蛊惑,要学会拒绝,以防透支未来,寅吃卯粮,深陷债务泥沼。

面对小三的诱惑,要学会拒绝,以免妻离子散,家庭遭到破坏。面对小恩、小惠、小便宜的诱导,要学会拒绝,以免上当受骗。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拒绝不仅仅是一种成熟智慧的标志,也是维护我们切身利益的一种有利武器。

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拒绝时就拒绝。拒绝即是一种对他人尊重的生活态度,也是对自身的有力保护。拒绝不是绝对化的一种社交手段,而是对不良行为和于自己无益处的人和事的一种屏蔽,是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的一种有效的规避,是务实的认识自己和逃避虚荣的开始,是避免信誉流失的自身保护行为。

拒绝并不意味着翻脸,而是为了以后不翻脸。比如借钱。被拒绝时,滋味是一样的,既尴尬又难受。有些事情被拒是一件好事儿,可能会激发你的斗志和拼搏的动力。迫使你用尽浑身本领,去追求你想得到而被他人所拒的东西。被拒是短暂失去尊严和面子的窘境时刻,但醒悟过来,被拒却是一种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拒绝分主动拒绝他人和被动地被他人所拒绝两种情况。前者是个人的主观判断后的主动出击行为,后者则是个人企求遭到被拒绝后的无奈和尴尬。无论遭遇到哪种情况,自身的各种实力乃是拒绝他人和被他人拒绝后绝地反击的最后保证。在弱实力面前,拒绝就失去了应有的底气。拒绝他人及坦然面对被拒都是某种诉求及利益相互抵触后的裁定,是面对复杂人情世故必备的社交手段。

拒绝他人时,要真心、委婉、客气地说出自己的难处和理由。否则,愣头愣脑地拒绝就变成了伤害。你伤害他人的时候,也许你早就忘了,可是被你伤害过的人会记你一辈子。尤其是在他人处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遭到拒绝时,他的记忆更是刻骨铭心。

拒绝,与其说是人情世故的社交手段,倒不如说是人的一种态度、一种认知、一种准则、一种意愿、一种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