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的养老机构缺点(首家养老服务中心遭遇)(1)

服务大厅。

“咱们赶紧上二楼看演出,这可是社区第一次举办老年晚会。”74岁的闫秀英招呼几位同伴。2015年的最后一天,是朔州市朔城区振华社区老人们快乐的日子。当日16时许,社区居委会与朔州市慈爱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同举办了迎新春联谊会,社区老人们第一次在自己的“家”迎新春。

2014年,36岁的张文玲与同学赵娟娟萌发了办养老中心的念头。经过几个月努力,她俩与朔城区振华社区达成协议,免费占用社区办公楼三年,创办养老服务中心。当年10月,筹资70余万元的朔州市首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慈爱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该中心占地200多平方米,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重点是高龄、空巢、独居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

自服务中心成立后,每天社区的老人们就聚在活动大厅,有的下象棋,有的看书,还有的按摩。在这个“家”里,老人们没有了孤独和寂寞感,而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在服务中心,有老年活动区、阅览区、休闲娱乐区、保健康复区,各区域都有相应设施,棋牌、按摩椅、轮椅、老年助行椅、沙发床、转角沙发、电视、音响等,还有《大众健康报》《老年健康报》《妇女时报》《中国妇女报》《山西妇女报》《中国残疾人报》等各种报刊。最温馨的还是“致青春墙”,老人们将各自不同年龄段的照片贴在墙上,经常看看别有一番滋味。

服务中心老年餐厅的座椅都是实木做的,实木较沉,老人坐上桌椅不容易摔倒。在这里,老人们只需交付用餐费17元,就可以享受美味可口的一日三餐。赵娟娟说:“服务中心有免费休息厅、免费热水、免费健身设备,7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0岁,上岗前都进行过岗前培训。”

75岁的程爱英说:“在这里聊天,环境好,场所都是免费提供的,边看电视边喝着热水感觉很幸福。”80岁的苏金花忙着接话道:“这儿服务好,工作人员从不嫌弃我们这些老年人,有时候我们不小心把水洒地上,他们怕我们滑倒,赶紧就擦干净了,这里就像老人们的小天堂。”“年纪大了不拿眼镜就不能读书,赵娟娟经理就给我们读报纸、读书,给我们带来贴心服务。”83岁的刘桂青高兴地说道。

赵娟娟告诉记者,虽然社区免费为服务中心提供三年场地,但目前餐厅运营不是很好,服务中心资金缺口较大,虽然社区在物业费、水电暖费等方面给予减免,但由于物价高,再加上厨师、养老护理员等人工费用,经费不足限制了服务中心的发展。

记者 马占富 通讯员 陈琛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