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伟人的一句话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初构想。将长江之水引流至北京,看似不可能的计划已经在7年前实现。从1958年丹江口项目启动了南水北调计划的准备工作算起,这个工程历经了多年的筹备才在21世纪初正式开始建设,并通过十余年不断的改造升级愈发完善。

算上之前规划成本以及建设资金,南水北调工程投入资金超过3000亿,而且这个数字还没有将后期维修等费用包含在内。50年的规划终于落实,为什么政府要耗费如此财力去构建南水北调工程,它对黄淮海流域的城市到底有多大影响?

新来的朋友们可以点点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文章和视频,又能及时接收最新信息。

南水北调工程具体规划(让老百姓喝上一口水)(1)

一、 南水北调项目工期长,投资巨大

1952年,伟人视察黄河流域时创新性提出南水北调的初期构想,在确认了可行性后,多年间我国一直努力在建造相关水利工程。1958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首次正式提及南水北调项目,2002年,以江苏段三潼宝工程和山东段济平干渠工程的开工为标志,南水北调工程提上运营日程。根据最初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分设东、中、西三条线路,想要在境内构成“四横三纵”的整体布局,完整建设时间可能长至50年。目前东、中两线已经完成基本的供水任务,西线还在策划中。

南水北调工程具体规划(让老百姓喝上一口水)(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为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将长江干流的水沿京杭大运河以平行河道向北输送,途中历经多个调蓄水库,最终引至天津地区。在一期项目中,东线泵站群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泵站群工程,并具有扬程低、流量大等重要优势。这一方面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使其更符合当地现状,另一方面在黄淮河平原有相应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预防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中线工程计划是从河南省境内的丹江口水库中调水,经过长江、淮河流域分界线,并沿华北平原中西部的渠道贯穿黄河向上,最终抵达北京团城湖。在经过14个大、中城市后,长江水源有效地缓解了当地供水问题。与东线三期工程情况不相同,中线分为两期,首个要务是打通此条线路。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水利项目团队在进行水源地保护的基础上,构造了数以百计的公路桥,同时并通过圆形断面隧道保证流经黄河输水。

南水北调工程具体规划(让老百姓喝上一口水)(3)

像南阳、十堰等地都是作为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移民搬迁及安置区,在工程途径的地方,民众全力配合国家建设计划,并支持相关项目的开发。从开始到落成,施工项目超过150个,审批资金达2500亿,这还没有算上最初计划和实验成本,仅是工程建设投资,到了2014年,中、东两线实际使用资金比率已经超总投资的95%,也就是说工程正待完成。如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在极力开展相关后续工作,并希望能够继续实行西线计划,将国家水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 工程构建合理,满足当地需求

水资源量受人均水资源和天然年径流两个指标影响,前者反应水资源与人口的匹配关系,后者受自然降水、蒸发量等因素影响。整体来看,我国境内河流多,水资源量达2.8万亿立方米,但是较大的人口基数拉低了人均占有量数值,同时我们也面临水资源短缺程度差异大的问题,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比率只有40%不到,但水资源储蓄占比却已超过80%,且各地旱涝灾害频繁,常年连续枯水或丰水。而将视角转去水资源紧缺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等地,秦岭——淮河一线往北通常情况是紧缺程度逐渐加重,个别特殊地方除外。

南水北调工程具体规划(让老百姓喝上一口水)(4)

北京、天津所在的华北平原属于北方半湿润地区,降水量不比南方地区多,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同时因为工农业发达再加上人口密集,水资源需求量大,这样一来容易形成短缺现象。同时重工业加重了当地废水处理压力,为了保障基本生态环境,亟需提高湖泊自我调节能力,且周围淡水来源不足。南水北调工程重点也是在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将南方较为充足的水量调度至北方缺水的地域,它目的是满足地方民众生活需求,同时也会使东西水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化。

南水北调工程具体规划(让老百姓喝上一口水)(5)

通过水渠及现在河道等方式引水,南水北调工程绝大部分还是依靠地理优势使水往北方流,当然也存在某些必须运用抽水机和液压工具的地方。比如途径山谷时,设计专家可以构造倒虹吸工程进行排水。这个建筑项目借助于上下游水位差,使得低处水源可以流往高处,是一种国内流传多年的物理输水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北京大宁调压池等技术可以克服一些类似于冰冻的恶劣条件。南水北调工程的难度在于巨大的项目量和复杂的地形地势,如果一旦某处发生意外,自然环境受损程度将会很高。

南水北调工程具体规划(让老百姓喝上一口水)(6)

三、 水资源合理分配,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

长江作为主要的输水来源,所受影响不可估计,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质,还有可能影响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给。在南方洪涝灾害频发时,南水北调工程中修建的水库可以暂时性起到排水的作用,并将其合理消化。对北方而言,华北平原水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得以缓解,为重要工农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并提高当地城市化水平。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状况因此改善不少,也有利于回补地下水,从而完善并加速水资源循环,提高环境承受和调节能力。

南水北调工程具体规划(让老百姓喝上一口水)(7)

目前正在筹备的西线工程将方案对准西北水资源缺乏地区。干线穿过巴颜喀拉山引水至黄河中上游,重要是想解决呼和浩特、西安等地严重的缺水问题。近些年来,黄河流域年降雨量呈下降趋势,又因人口增加、工业集聚等现状,国家不得不考虑西线工程的建设可能性。黄河的渭河、汾河等支流已经在早年出现了断流情况,如果国家不采取相应措施,西北地区在经济遭受打击的同时,也将面临草场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等严重自然灾害。

南水北调工程具体规划(让老百姓喝上一口水)(8)

当地政府希望工程尽快开工,但同时也有些顾虑。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千亿投资能省则省,毕竟现在为了解决其它问题也是耗费了不少财力。与中、东线路不同,西线工程的自然情况更为复杂,当然必须做好非常严密的勘测项目。一些来自调水地区的民众意愿也要去考虑,尽量在不过多破坏当地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工程开发,同时也要顾及到沿线地方的现实状况。

纵观南水北调整体工程,西北、东北等地更需要节约利用水资源。一方面北京、天津这样较为发达的高度工业化城市,势必会对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华北平原可以考虑在农业方面发展滴灌技术,尽可能减少浪费,这样就可以同时加快发展水资源重复使用率,将废水转换为可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在短期内解决了当地供水问题,并有利于当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国优秀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具体规划(让老百姓喝上一口水)(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