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家家户户都在为新年做准备。和很多人一样,周老师的支付宝的也依然没有敬业福。今天有朋友说今年的大年三十是绝日不能贴春联和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那么为什么“福”要倒着贴呢?


" 福"字现今的解释是" 幸福",而在过去则指" 福气"、" 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今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汉族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为啥要倒贴(为什么家里的福)(1)

福字的历史渊源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

福字为啥要倒贴(为什么家里的福)(2)

现今的福字,由示、一、口组成:

示,指神祗;田,指耕地、打猎;一,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指食物;

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把福字贴在门前,根据文字记载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福字为啥要倒贴(为什么家里的福)(3)

倒贴福字的传说

汉族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 寿星、 寿桃、 鲤鱼跳龙门、 五谷丰登、 龙凤呈祥等。过去汉族民间有" 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今市场、商店 中均中出售。

01

恭王府说

福字为啥要倒贴(为什么家里的福)(4)

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 清代 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 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为此,恭亲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

恭亲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 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 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 家丁。

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02

马皇后说

福字为啥要倒贴(为什么家里的福)(5)

“福”字倒贴在汉族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 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 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我是语文周老师,谢谢您的阅读。如本文章对您有用,建议转发分享给他人。如您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关注我。如您有更好建议,请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