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侯凤超 于悦

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济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

踏上新的征程,济南将锚定“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目标不动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从量的积累

迈向质的跃升

近期,当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公布后,济钢入选的消息令不少人感到惊讶。在名单发布的当天,一名济钢员工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济钢再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正走向二次辉煌之路。”这个64岁济南国企的发展历程,从巅峰走向低谷,又从低谷攀上新的高峰,正是济南在全国动能转换大潮中的一个生动案例。

“这是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的十年。”在9月27日召开的“山东这十年·济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表示,“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奋力推动济南发展由‘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转变。”

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济南拿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2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432.2亿元,是2012年的2.15倍,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跨越5个千亿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是2012年的2.65倍。这是十年来,济南综合实力的亮眼答卷。

济南的创新实力也显著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十年增长近3倍,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达16.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397家,比2012年增长了10倍多。电磁驱动超高速测试装置、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55万,比“十二五”末增长105万。

当前,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全面推进数字济南建设,是推进济南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目前,济南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5%;按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软件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104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803亿元,济南在中科院发布的2022年数字经济城市排行中居全国第6位。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总规模达到1.3万亿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通地域,牵手城乡,实实在在便利着人民群众的出行,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年来,济南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轨道交通从无到有、联网运行,“米字型”高速铁路进一步加密。济南国际机场航线数由2012年的68条增加到2021年的186条,二期改扩建工程已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拥有3条4F级跑道,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济南市2022发展思路(济南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1)

今年7月,国内首个超算互联网工程在济南上线。

定位更高看得更远

济南走向世界舞台

今年以来,济南因为多个“世界第一”“全国首创”频频登上热搜:7月22日,国内首个超算互联网工程在济南上线;7月27日,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发射升空;9月6日,命名为“泉城一号”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济南成为国内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3个重要领域全面布局的城市。

如今的济南,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走向全国的舞台、世界的舞台。6月30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在上海发布2022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作为山东省会,济南此次以63.65总分上榜准一线城市,排名全国第14、山东第一。近年来,济南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国字号”名片也增添不少。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建设,享受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四区合一”的政策红利,进一步拉开了济南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也为济南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战略支点。

外贸外资蓬勃发展,随着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的加速壮大,开放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十年来全市进出口总额保持了年均11.5%的增速,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7.1%,8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济南。

济南的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改革,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0%、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地建设。济南在国资国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率先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年均净增户籍人口约10万人,实有人口突破1000万。

济南市2022发展思路(济南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2)

济南成为国内首个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全布局城市。

持续推进工业强市

高质量发展支撑更硬核

济南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拥有辉煌的工业发展史,曾经诞生过黄河汽车、康巴丝时钟、小鸭洗衣机、轻骑摩托车等众多知名品牌。近年来,济南持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今年4月召开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又鲜明提出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济南的工业经济可圈可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南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提升规划引领水平、政策支持力度和服务企业质效,加快构筑集聚集群集约、高端高质高效、专业专注专长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双双迈入国家一线城市前列。

一组数据可以看到济南在工业上的成就——十年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由1417家增长到2548家,工业大类产品由142种增加到近300种,工业营业收入由5032亿元增长到8336亿元,正向万亿目标坚定迈进。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规模总量突破1.3万亿元,成为省会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

近年来,济南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圆满完成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济钢钢铁生产线关停等重大调整,“十三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3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39.6%提高到2021年的54.7%,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突破60%。事实证明,济南不仅经受住了转型阵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而且发展质量越来越高。

深入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济南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一批“参天大树”茁壮成长。11家企业入围“2021中国企业500强”,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八,其中工业企业达到8家。中国重汽和浪潮集团实现济南千亿级企业零的突破,百亿级企业达到13家。设立全国省会城市首个市级企业服务中心,打造企业版“12345”、累计服务企业140万家次。聚力招大引强,吉利智慧整车工厂、比亚迪新能源整车及动力电池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华为、百度、阿里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支撑工业强市的新动能不断壮大。

济南市2022发展思路(济南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3)

创新驱动发展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久久为功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创新正日益成为济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近年来,济南突出原始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集聚。聚焦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推动代表量子领域国家战略创新最高水平的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获批建设,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省实验室作用更加凸显,碳化硅材料、高功率芯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电磁驱动、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设,实现大科学装置“从0到1”的突破。

济南还组建山东高研院、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等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58家,打造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近1000家,海外企业孵化器、海外研发机构从无到有、总数达到54家。下大力气引进建设一批重大科创载体平台,齐鲁科学城加快规划建设,山东产研院、超算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大学四大创新圈联动创新格局加速形成,累计建成院士工作站118家、专家工作站124家。

“我们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全面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努力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为科技强省、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济南力量。”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表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