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也要选帅哥,趣说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项规则

能不能当状元,文章出众还不够,一定要长得帅。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存在了1300多年,无数才子文士通过这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渠道改变出身和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中间,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悲欢离合的人间活剧。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能被选做状元的一定是那些文采出众、见识超群的人。殊不知,在现实操作里,仅仅靠文章优秀还是不够的,一个士子能否“御笔钦点头一个”,独占鳌头、状元及第,影响因素很多,例如颜值就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在人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里,视觉信息占了70%以上的比例,人们常说男人是视觉动物,实质上按照这个信息比例来说,说整个人类都是视觉动物也毫不为过。尽管中国的老祖宗谆谆教导我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莫要以貌取人,等等。但在人际交往里,一个人的外貌、衣着、举止、气质等“外挂”信息对于形成“第一印象”,进而干扰互动情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状元的人(文章出众还不够)(1)

历史上因为“以貌取人”错失人才的事例非常多,例如《三国演义》里那个和诸葛孔明齐名,“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的凤雏庞统,尽管才华出众、智谋过人,就因为相貌丑陋,先是被孙权厌恶,接着被曹操轻视,到了“信义著于天下”的刘备这里,也被等闲视之,以微末岗位安置天下奇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降魔天师钟馗,也是因为相貌问题被剥夺功名,乃至羞愤而死。可见,很多道理人人都懂,但若要真心实意落实到行动上,却是一个难事。

到了现实生活里,以貌取人就表现为:男人找老婆总想找个漂亮的,女人找老公也总喜欢倾向长得帅的;一些机构招考员工,也要把长相放在考评之列,在招聘启事上说得含蓄的就是“五官端正”,露骨一点就是“相貌甜美”。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外貌就是门面,就是一个人的包装,一个机构的体面和形象。

不仅仅普通人、普通事上人们会这么想,也不仅仅是现代人这么想,在过去的封建时代,在为国选材的科举考试问题上,在选拔进士里最顶点的人才问题上,这种外貌影响力依然存在,而且很深刻地影响了一些人的命运乃至历史进程。而且在科举考试里,“以貌取人”居然不是以“潜规则”存在的,而是形成了有明文规定和操作规范的“貌选”制度。

当状元的人(文章出众还不够)(2)

科举考试之所以特别重视士子的外貌,一方面是选拔者视觉审美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因为,科考是毕竟是有别于择偶,也不同于普通的员工招聘,是一种特殊需求的人员选拔。考中进士以后,就有机会立于庙堂之上,成为国家的栋梁柱石,在古代社会这些人都是人们心目中的“贵人”,要受到膜拜的,一副好看的皮囊更加有利于观瞻和崇拜。特别是中了状元、榜眼、探花等考试成绩优秀的,在很多朝代都有插花游街的习俗,有才华倘若再加上颜值过硬,万众瞩目,形成明星效应,有利于鼓励民心士气。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古代人认为科考中“状元及第”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不但是上天对于朝廷的人才支援,而且这些下凡来辅佐帝王的人还会影响一个时代的文运。所以,选择一个高颜值的帅哥来当状元,既对得起文曲星的神仙身份,也似乎预示着这个朝代的文运也必然强劲而美丽。

貌选制度几乎是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创设和完善同步诞生的。唐代的时候,朝廷选人用人就有“身、言、书、判”四条标准。其中的“身”就是指外貌和身材,最好的情况是“体貌丰伟”,也就是相貌堂堂、高大健壮,最起码也要四肢健全、身高达标。但唐代却没有正式见于文史资料的“貌选”案例。

当状元的人(文章出众还不够)(3)

最早见于文史记载的“貌选”案例出现在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一书中。书中说,真宗皇帝喜欢读文章,虽说选人用人更加侧重于文采和辞赋水平,但对于士子的样貌、气质和见识还是非常重视的。每次到了殿试的时候,必定会召集考试成绩靠前的三四个人,并列站在面前,看到其中某个人相貌堂堂、举止大方,才会给他赐予第一名(状元及第)。

宋真宗作为“以貌取人”有个很典型的事例,记载在范镇的《东斋记》里。北宋有个叫蔡齐的人,在殿试中中了状元。蔡齐这个人形貌秀伟,举止安重,深得真宗皇帝的赏识。而且,真宗皇帝还指着蔡齐,对当时的朝廷重臣寇准说:“得人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了彰显对蔡齐的荣宠和恩遇,真宗皇帝还派出自己的皇家卫队(执金吾)护送状元退朝回家。这名叫蔡齐的人虽然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建树,但这次却是耍足了派头。

宋朝虽然说开了科举考试特别选状元“以貌取人”的先河,但也并非是单纯“以貌取人”,从而选拔出一大批“银样镴枪头”的花瓶。例如同是北宋时期状元及第的士子苏轼,满脸的络腮胡子,形貌粗狂,一点点都不文静秀雅。而且苏轼还被人讽刺“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可见其下巴也是近乎夸张地长。如果按照帅哥的评选标准说,苏轼近乎是一个丑人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在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美食等众多领域出类拔萃,成为文坛领袖,进而跻身“唐宋八大家”。

当状元的人(文章出众还不够)(4)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继任皇帝朱允炆也是两个颜值控。洪武四年,明王朝第一次开科取士,本来成绩第一的郭翀因为长得不好看,就莫名其妙被朱元璋取消了状元头衔,而以帅哥吴伯宗替代。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也继承了这个选人爱好,《明史》记载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科考,有一个叫王艮的人策论写得相当出色,出类拔萃,本来应该是状元人选,但因为长得不帅,建文皇帝就选了一个长得好看的胡靖做了状元。

后来明成祖朱棣起兵造反,要夺取侄子的江山,大军进攻到南京的时候,被朱允炆非常看好的状元胡靖立即见风使舵,投降了朱棣;而那个相貌丑类,失去了状元头衔的王艮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殉难尽职,用死证明了对皇帝的忠诚。王艮和胡靖在危机时刻的不同表现,也算是对科举时代“貌选”规则的又一例典型的讽刺。

当状元的人(文章出众还不够)(5)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