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集解」藏器曰∶生池畔,方茎,叶有丫,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南 人谓之鬼钗。

鬼针草

鬼针草作菜吃有效吗(鬼针草可以做菜)(1)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蜘蛛、蛇咬,杵汁服,并敷(藏器)。涂蝎虿伤(时珍)。

「附方」新一。   割甲伤肉不愈∶鬼针草苗、鼠粘子根捣汁,和腊猪脂涂。(《千金》)

中药概述

中文名鬼针草(本草拾遗,图考)

鬼针草

鬼针草作菜吃有效吗(鬼针草可以做菜)(2)

学名 Linn.

别名三叶鬼针草、四方枝、虾钳草、蟹钳草(广东、广西),对叉草、粘人草、粘连子(云南),一包针、引线包(江苏、浙江),豆渣草、豆渣菜(四川、陕西),盲肠草(福建、广东、广西),王八叉、小狗叉(山东、河南等地)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鬼骨针(《江苏植药志》),盲肠草、眺虱草(《福建中医杂志》⑶:9,1959),豆渣菜、叉婆子(《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浙江民间草药》),刺儿鬼、鬼蒺藜(《中国药植图鉴》),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泉州本草》),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闽东本草》),脱力草、小鬼针(《江苏药材志》),索人衣、一包针(《江西草药》),家脱力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生境分布:产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中药药性

鬼针草

鬼针草作菜吃有效吗(鬼针草可以做菜)(3)

【性味】味苦;性微寒。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②《泉州本草》:“性温,味苦,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

【用药禁忌】《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炮制】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成1~2cm小断,干燥。

【归经】归肝、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阑尾炎,肾炎,胆囊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闭经,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感染,小儿惊风、疳积等症。

【贮藏】置干燥处。

药典标准

鬼针草

鬼针草 Guizhencao HERBA BIDENTIS PILOSAE 该品为菊科植物鬼针草 Bidens pilosa Linnaeus 的干燥全草。夏秋间釆收全草,除去泥土,晒干。

【性状】该品长30~100cm。根呈倒圆锥形。茎略呈方形或近圆柱状,基部略带紫色,上部分支,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具细纵棱;幼枝被毛,老枝毛较少;质坚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髓部白色或中空。叶纸质,多皱缩或已破碎、脱落,展开后完整叶3深裂,有的5深裂,呈绿褐色或暗棕色,边缘锯齿状,叶片上下表面被毛,以下表面较少。在茎顶或叶腋处可见淡棕色头状花序或果实脱落后残存的盘状花托。瘦果扁平,线形,具4棱,稍有硬毛,冠毛芒状。气微,味微苦。

【鉴别】

⑴该品茎的横切面:呈近方形或长圆形,有四个棱角,其中三个较明显。表皮由1列长圆形细胞组成,外侧有时可见多细胞或单细胞的非腺毛。皮层较窄,有的薄壁细胞含有黄棕色色素。中柱鞘纤维束多呈弧形,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髓部中空。叶的主脉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可见多细胞非腺毛,以上表皮为多见。栅栏组织一列。主脉向下表面明显突起,主脉维管束外韧型,2~3个并列或相连成半月状。叶的表面观:上表皮非腺毛圆锥形,由 3~5个细胞或更多细胞组成,长170~450μm,基部直径约70μm,先端急尖。沿着叶脉一侧可见长条状或椭圆形红棕色色素块。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 个。

⑵取该品粉末10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0 分钟,冷却,滤过。滤液供下列试验:

①取滤液1ml,加5%氢氧化钠溶液0.5ml,呈红棕色。

②取滤液滴在滤纸上,干燥后,喷0.5%醋酸镁的甲醇溶液,并于90℃加热,斑点呈现由黄绿色、橙红色至红色的颜色变化。

【检查】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 附录Ⅸ H 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4.0%。

药材鉴别

“鬼针草”和“大狼把草”比较:

一、共同点:两药都生长在路边,荒地,水沟边等处,果实皆会粘在人们的衣服上。因其具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所以,猪,牛,羊等动物皆不生吃这两种草药。但是,煮熟以后,仍可以喂猪,做猪饲料。花黄色。6——11月采收全草。都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都可以泡在保温杯里,代茶饮服。皆能够治疗感冒,喉咙痛,痢疾等疾病。

二、不同点:

其实,两药之间,只要认真观察,仔细对照,比较,还是可以准确地分辨清楚的。

⑴茎不同:大狼把草的茎,一般是近圆型的;鬼针草的茎,通常是带四棱形。

⑵叶不同:大狼把草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5片,披针形;鬼针草枝梢叶对生或互生,三裂或不裂;

⑶花不同:大狼把草无舌状花,但是,花序下有发达的叶状苞片;鬼针草有白色或是黄色的舌状花。

⑷果不同:大狼把草瘦果扁平,顶端有2个短刺;鬼针草瘦果细棒状,顶端有3-----4个短刺;

⑸功能和主治不同:

鬼针草

大狼把草有强壮,养阴之效,故民间中医经常把它单用或是配伍使用,治疗 体虚乏力,消化不良,肺结核盗汗,泌尿系感染,肝炎等疾病;

鬼针草有活血散淤之效,故民间中医经常用它单用或是配伍使用,治疗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阑尾炎,痔疮,慢性溃疡,冻疮,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喝“鬼针草茶”以后,体力精力会大增,可是,高血压,高血脂却没有降下来的主要原因:原来是有的人误把“大狼把草”当作“鬼针草”来使用了。

经实践,鬼针草可以降血压且无副作用。

干品的鉴别:

可以从各自的果实特征着手。瘦果扁平,顶端有两个刺者,就是大狼把草。瘦果细棒状,顶端有3----4个刺的,就是鬼针草或是功效,主治和鬼针草一样的婆婆针。当然,也有极少数鬼针草的顶端只有两个刺者。

形态特征

鬼针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100厘米,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疏的柔毛,基部直径可达6毫米。

茎下部 叶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开花前枯萎,中部叶具长1.5-5厘米无翅的柄,三出,小叶3枚,很少为具5 (-7) 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有时偏斜,不对称,具短柄,边缘有锯齿、顶生小叶较大,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长1-2厘米的柄,边缘有锯齿,无毛或被极稀疏的短柔毛,上部叶小,3裂或不分裂,条状披针形。

鬼针草

头状花序,直径8-9毫米,有长1-6(果时长3-10) 厘米的花序梗。总苞基部被短柔毛,苞片7-8枚,条状匙形,上部稍宽,开花时长3-4毫米,果时长至5毫米,草质,边缘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外层托片披针形,果时长5-6毫米,干膜质,背面褐色,具黄色边缘,内层较狭,条状披针形。无舌状花,盘花筒状,长约4.5毫米,冠檐5齿裂。花果期8-10月份。

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长7-13毫米,宽约1毫米,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芒刺3-4枚,长1.5-2.5毫米,具倒刺毛。

主要变种

鬼针草

白花鬼针草与鬼针草的区别主要在于头状花序边缘具舌状花5-7枚,舌片椭圆状倒卵形,白色,长5-8毫米,宽3.5-5毫米,先端钝或有缺刻。产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产地生境

产中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鬼针草喜长于温暖湿润气候区,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 砂质壤土及粘壤土栽培为宜。

繁殖栽培

鬼针草

种子繁殖。11月果实成熟,割回全草,晒干、脱粒、扬将、备用。3-4月穴播,按行距33厘米、株距24厘米开穴,穴深3~4厘米,播后覆土。温度18~21℃左右,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约经10-15天出苗。苗高6~8厘米时,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苗3~4株;并进行松土除草、追施粪肥。生长旺盛时再施1次人畜粪肥。

虫害防治

防虫除草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鬼针草(花)

鬼针草作菜吃有效吗(鬼针草可以做菜)(4)

农艺措施

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化学除草

可采用一次性封杀。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

鬼针草

①稗草、千金子

防治方法: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

② 莎草、阔叶杂草

防治方法: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

③田间各种杂草共生

防治方法: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斑驳病毒

症状:花草叶斑驳  

防治方法:可通过种子或蚜虫传播,可通过灭虫等方法防治。

药用价值

鬼针草

将等量鬼针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或酒精浸剂,予 大鼠口服,剂量为10克(生药)/公斤/天,共五天,对 甲醛性及蛋清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消炎作用。豨莶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同且口服,同样有效,说明鬼针草可代替稀英草作消炎药应用。单味鬼针草或海州常山、豨莶草均无明显作用;说明它们之间有相互加强的作用。作好制剂后临时合并应用,同样有效,说明它们混合后作用增强,并非生成新的成分。从复方中分离出的总 生物碱及类甾醇虽均有消炎作用,但作用较弱,似非主要成分。其中含大量胆碱,非消炎成分,却可引起副作用如 唾液分泌、流泪等。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入侵中国

鬼针草

1857年在香港被报道。一般性杂草。危害果、桑及茶园,也能危害其他旱田作物,但发生量小,危害轻,是常见杂草。由于瘦果冠毛芒状具倒刺,可能附着于人畜和货物带入我国。常见旱田、果园、桑园和茶园杂草,影响作物的产量,此外还是棉蚜等病虫的中间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