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忘于江湖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历数自己一生最佩服的,只有四个人。

让睿智的季羡林老人打心底服气的人,一定有过人之处:这四个人有三个是文化名人陈寅恪、梁漱溟和马寅初,而唯一的武将则是“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这四个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如果归纳四个人共有的品质,那就是个顶个“铮铮铁骨”敢说真话。

陈寅恪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清华百年四大哲人,以认真闻名于世;梁漱溟是教育家,但更著名的则是批评建国后的以农养工政策;马寅初是人口学家,因为“人口控制”理论而备受争议。

季羡林最佩服的唯一武将彭德怀,更是一生没改变自己说真话的脾气和秉性。

在《学问人生》中,季羡林先生如此评价彭总:“一直到今天,开国元勋中,我最崇拜最尊敬的无过于彭大将军。他是一个难得的硬汉子,豁出命去,也不阿谀奉承,代表了浩然正气。”

蒋校长雷霆大怒(彭总怼蒋校长蒙何键关照)(1)

百团大战,彭德怀在关家垴前线的野战炮兵阵地指挥战斗,这里距离敌人只有500米。徐肖冰摄

让季羡林评价如此之高,彭总一生有哪些铮铮铁骨的时刻?

第一次,还是在彭得华的童年时期,耿直的他连吉祥话都不会说。

彭德怀8岁时母死、父病一贫如洗,仅读2年私塾被迫辍学。母亲死后不到一个月,半岁的四弟活活饿死。家里薄田、用具先后典当一空,在少年彭得华眼里,兄弟四人过得和原始人一样衣不蔽体。

正月初一,10岁的彭得华带着二弟彭金华去乞讨,彭金华会说“招财童子”讨得半碗米饭和一片肉,而彭得华回答“叫花子”被人赶出大门。回到家中彭得华饿晕过去,祖母煮了一碗青菜粥给他喝。

蒋校长雷霆大怒(彭总怼蒋校长蒙何键关照)(2)

彭德怀在进军西北的动员大会上

第二次,是12年湘军生涯,正直的彭德怀始终没有随波逐流。

从1916年开始,彭得华当了6年大头兵,并改名彭德怀。虽然从小兵干到了排长,但由于看不惯旧军队的腐败做不到“随波逐流”,个性耿直的彭德怀在湘军处处碰壁,后来索性回家种田。

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让彭德怀认识了黄公略,重回湘军当连长、营长、团长以后,又结识了好友段德昌,让在旧军队异常苦闷的彭德怀军事生涯有了转机,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8年7月,彭德怀和滕代远、黄公略、邓萍发起平江起义,随后上了井冈山。

蒋校长雷霆大怒(彭总怼蒋校长蒙何键关照)(3)

平江起义

第三次,反对成立红三军团,反对不切实际的虚张声势。

1930年6月,李立三路线下的上级指示,红5军、8军、16军合编为红三军团,在一个半月“扩红”到5万人。可是在彭德怀看来,一个“军团”只有7000余人,实际上不过一个师的兵力,短短时间扩红到5万无异天方夜谭。但在上级压力下,红三军团还是成立了。

后来,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成为江西苏区两支“铁拳”,为打破四次“围剿”立下大功。但是经过长征以后,整个红一方面军只剩7000余人。彭德怀高风亮节,取消了红三军团番号并入红一军团。

蒋校长雷霆大怒(彭总怼蒋校长蒙何键关照)(4)

红军时期的彭德怀

第四次,是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怒怼邯郸学步的“洋顾问”李德。

李德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高材生,但是却摒弃了朱毛的“游击战术”,面对敌人的百万大军和步步为营的“滚筒式”堡垒战术,李德机械地“以堡垒对堡垒”和“短促突击”应对。这一脱离实际的瞎指挥为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激烈反对,甚至当面怒怼李德“崽卖爷田不心疼”。

李德对反对自己的红军将领持打压政策,就连伏龙芝的校友、红军总长刘伯承也被他和博古降为红五军团参谋长。面对彭大将军的当面怒骂伍修权故意不全部翻译,“洋顾问”李德也不了了之。

蒋校长雷霆大怒(彭总怼蒋校长蒙何键关照)(5)

抗战时期的朱老总和彭总

第五次,是在洛阳会议上坚持原则,一点不给蒋校长面子。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陕北红军为抗日大局改编为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彭德怀出任副总司令,和朱老总带领3个师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并接连在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七亘村、广阳等地连战连捷,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还给敌交通线以重创。

1938年1月,第二战区师长以上高级将领会议在洛阳举行。

会议期间,蒋校长“关心地”告知彭总,家中有困难可找湖南主席张治中,不料彭总毫不领情:“蒙何键主席关照过,老家连三代祖坟都挖了,家弟二人至今流落他乡。”怼得蒋校长无言以对。

会后,蒋校长私下给彭总一张5万元的支票,不料再次碰了钉子。

蒋校长雷霆大怒(彭总怼蒋校长蒙何键关照)(6)

彭总在指挥作战

第六次,是在陕北期间,接连拒绝了两位“美女”的主动示爱。

陕甘宁边区,是彭总指挥的直罗镇战役、东征和西征打出来的。主席那首著名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就是写于初到陕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但是,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彭德怀,在感情上却一波三折:

初恋表妹周瑞莲被恶霸逼得跳崖,原配刘坤模因生活所迫改嫁他人,彭总年届40仍孑然一身。期间,有美女作家和外国女记者倒追都被彭总以“不合适”婉拒,这在男女比例悬殊的陕北实属罕见。

蒋校长雷霆大怒(彭总怼蒋校长蒙何键关照)(7)

青年时的史沫特莱

第七、八、九次,是战争时期,彭总多次放言“杀头”。

在战场上,彭总的脾气全军闻名,就连“军神”刘伯承也曾被怒斥。1940年10月,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关家垴攻坚战,彭总直言拿不下阵地就要撤销129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解放战争爆发以后,西北战场敌我兵力相差最为悬殊。黄埔一期的胡宗南有25万大军,而彭总西野只有2.5万人。以一敌十,从不叫苦的彭总也禁不住向主席要弹药,可是主席给他的却是“草船借箭”,彭总明白,要改善武器装备只能靠“运输大队长”。

1948年5月日,彭总在洛川的西野前委会议上,对在西府战役表现不佳、没有挡住敌军裴昌会的四纵司令员王世泰大发脾气:“你给革命造成的损失,按律应该砍你的脑壳!”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因误信“黑人团”而错失战机,导致美军陆战1师和韩3师逃出了包围圈。战后,彭总怒骂梁兴初是“鼠辈”,要“挥泪斩马谡”。

当然,彭总的激将之道是为38军雄起,也因此催生了一个“万岁军”。

蒋校长雷霆大怒(彭总怼蒋校长蒙何键关照)(8)

三八线

第十次,是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彭总怒怼苏联顾问。

1951年1月4日,志愿军继收复平壤以后不久又收复了汉城。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国内,全民一片沸腾,就连国内电台、报纸的头条,也全被“光复汉城”的伟大胜利所占据。

在此情况下,苏联顾问和人民军领袖都认为,只要乘胜追击很快就能统一半岛、

只有“将在外”的彭总了解志愿军打到三七线的困难,当地老百姓逃走房屋全部烧光,我军脆弱的后勤补给线延长100多公里,别说棉衣和弹药就连炒面都无法满足。为防止“仁川登陆”一幕重演,彭总果断下令停止前进。苏联顾问向斯大林告状,彭总也不为所动。

蒋校长雷霆大怒(彭总怼蒋校长蒙何键关照)(9)

第十一次,是彭总在第三次战役后,回国为志愿军催要后勤保障。

由于朝战爆发突然,志愿军准备仓促。第一批6个军使用的武器还是“万国造”,更严重的问题还是异国他乡“客场作战”缺少后勤补给,在美军空中优势下甚至连一顿热乎饭也吃不成。

但是,志愿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作风,硬是接连打了三次战役。

彭总也看到志愿军的艰苦不亚于长征,1952年2月亲自回国面见主席,并在总理召开的相关部门会议上慷慨陈词,一点也不给各部门留面子。在总理和聂代总长协调下,后勤终于得到改善。

蒋校长雷霆大怒(彭总怼蒋校长蒙何键关照)(10)

彭总在军演现场

第十二次,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彭总在庐山“为民鼓与呼”。

1958年,身为防长的彭总对当时的困难形势非常担忧,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8000字建议,史称“万言书”。但是,这一次“敢说真话”的彭总没有像战争年代那样笑到最后,从此远离了军队和领导岗位。

纵观彭总的一生,从来都不计较个人得失,所以也成为“铮铮铁骨”的天花板!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