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2019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其中,阜阳师范学院、湖南商学院等4所高校通过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公示期内如无不同意见,将成功更名为阜阳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

这两所高校或将更名大学(又一批高校改名)(1)

对于高校更名,其实公众早已习惯。据统计,在过去的20多年里,2000多所公办高校中有近一半改过名字。仅在过去的10年内,就至少有500所学校更名。还有人总结了高校更名的方向:地名从小到大,学院升格大学,关键词日趋华丽。

高校一更名,就引发网友热议。客观冷静地说,一些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设置的调整和办学方向的转型,适当更名并无不可。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这有利于提振学校办学积极性,而且在招生宣传、争取科研资源等方面也能增加一些主动性。

这两所高校或将更名大学(又一批高校改名)(2)

当然,改名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注意保持原来的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防止“泯然众人矣”,尤其是注意保护好时光印记和历史传统,让人明白其来有自。

四川大学就是一个例子。1994年,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成立“四川联合大学”,结果4年之后又再次改回原名“四川大学”。

这两所高校或将更名大学(又一批高校改名)(3)

高校更名不易,但名副其实,更是要付出持久努力的。舆论场上对于高校更名的讨论,核心问题也正在于此。

公众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学校名字是升级了,但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仍旧原地踏步,而懈怠了真正重要的教书育人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水位的提升,人们必然会越来越重视高校的“里子”。

这两所高校或将更名大学(又一批高校改名)(4)

比如,科研环境是否友好,师资力量是否雄厚,人才培养体系是否完善等等。这更是一所高校的活力之源和生命线。

应当明确的是,从世界范围看,高校名字和办学水准未必有直接关系。按我们习惯的称呼,名校中既有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这样听着“给力”的,也有如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伦敦大学学院这种听着“霸气”不足的,但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学。

这两所高校或将更名大学(又一批高校改名)(5)

所以说,名字改了之后,如何提高大学的硬核实力,才是公众的期待所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