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家讲坛第二讲现场
日前,学习家讲坛第二讲在上海交通大学完美收官。
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在讲坛上的“七问七破”,让在场学生和家长陷入沉思。
你审视过自己的科学素养吗?
大学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针对这些学生发展切身相关的问题,蔡基刚教授发出了哪“七问”?事不宜迟,黑板君这就带你重温现场。
蔡基刚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上海市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会副所长、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一问:自招英语考什么?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自招中的文科考试,已经不再只是单纯地考考英语语法,考考语文知识就能过关斩将。
和以往的考题不同,现在的高考自招英语考试,往往通过给出多段主题相近的英语材料,以让考生归纳主旨的形式,达到考察学生信息汲取能力的目的。
没有信息汲取的能力,难以在信息时代生存。
仅仅会从大量的信息中综述信息,归纳主题思想还远远不够,能够在材料中找到正规的引用和出处,将之作为论据去论述观点,在自主招生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高吗?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状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曾在2010年11月对外发布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结果称,近97%的中国公民不具基本科学素养。
在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至69岁公民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调查中发现,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只有3.27%。
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如美国公民在2000年就已达到17%。
五年后中国科协进行了同样的调查发现,2015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但和西方相比仍有很大距离。
只有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8.71%、17.56%和12.00%,位居全国前三位,分别达到美国和欧洲世纪之交的水平。
今年9月6日公布的第10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表明,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接近8.5%,比2015年第九次调查又上升了2.3个百分点(当时是6.20%)。
上海市以21.88%的比例名列全国第一。
9月25日,上海市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宣布上海将力争在2020年实现上海公民科学素质25%的目标。
三问:你具备科学素养吗?每每有人问到,上海哪家店的小笼汤包最好吃?很多人要么选择跟风作答,要么基于经验泛泛而谈……
相比之下,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圣卡维西(昵称Chris)的老外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Chris认为,小笼包成败的四大标准中有三个——皮薄、汁多、馅大,这些都能很容易地用便宜的工具测出来。
于是Chris花了16个月去了52家小笼包馆子,用一台精确到0.01克的电子秤,一把精确到0.01毫米的双脚规形夹,和一把理发剪刀作为测量工具,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小笼包,做出了“对通俗标准中构建良好的小笼包的定量解读”,写成了一本《上海小笼包索引》。
老外用测量工具为上海小笼包打分的做法,也因此被网友们赞为"科学吃货"。
不论是老生常谈的创新思维,还是思辨能力,都绕不开科学素养这个话题。
科学素养需要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但是真正一以贯之的又有多少?
据《2015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近3年有1657名中国留美学生遭学校开除,其中大多数涉及剽窃(如引用不规范)。
2015—2016年期间,《现代生物》、《斯普林格》、《爱思唯尔》和《自然》等国际一流期刊查处并撤销中国作者论文117篇,涉及医生、高校教师、研究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其主要原因是数据不可靠和方法无法复制等。
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对待问题讲根据,不会轻易地相信,也不会轻易地发表观点。
以下面两个英语句子为例:
1.Obviously cheating and plagiarism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among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2.It seems that cheating and plagiarism gained growing popularity among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port(Hyland……).
第1个句子表达了“作弊和剽窃现象在中国留学生中非常普遍”的观点,由于缺乏科学的论据作为支撑,不足为信。
第2个句子在前文的基础上补充了“It seems”(有可能),表达留有余地。加上引用了相关的期刊报告加以说明,相比之下,更具备严谨科学的态度。
四问:你能分清事实和观点吗?
比如,上图中前两个英语例句,“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是美国最好的总统”,哪个是事实,哪个是观点需要加以区分。
现在有些媒体的报道泛滥成灾,事实、观点、论据和预设含混不清,很容易误导受众。
如果学生们能够有意识地加以甄别(如图中例句3红色标注),则具备了基本的思辨能力。
五问:什么是语篇批判性思辨能力?
语篇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质疑或挑战知识和感知智慧的方法。它包括分析、综合、评估收集和观察的信息,或由其产生的信息。
原文:
Critical thinking is essentially a questioning, or challenging approach to knowledge and perceived wisdom.
It involves analyzing,synthesizing,and evaluating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or generated by, obersevation.
对于语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同学们可以主要从语篇的标题(Title)、目标(Objective)、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和方法(Method)这些方面着手把握。
六问:未来高校着重考察学生什么?
- 给出一个问题,能否设计一个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证实或证伪的方法?
- 是否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前人的研究或观点,哪些文献最可靠:报纸、微信、大众刊物还是同行匿名评审的专业期刊?如何鉴别各种文献的真假?
- 如何搜集数据,哪种方法最合适:实验、观察、问卷或访谈?如何科学地设计调查方法 步骤?如何控制变量?这些方法是否可复制?
- 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围绕提出的问题来报告你的发现结果:是图表、照片还是文字?
- 如何分析结果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如数据为什么能证实或证伪了当时的结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结论?
现在的中学生亟待培养这些能力:
- 搜索和汲取相关资料和文献的能力
- 分析、综合和评价各种信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提出问题或假设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 开展以数据或调查为驱动的研究能力
文 叶子 | 编辑 lem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