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孔子的父亲姓什么,一定有人会说:废话,当然姓孔了。这个回答其实不对。什么?难道这里头还有隔壁老王的事儿?

我们当然不是要讨论隔壁老王的问题,但是翻阅资料你会发现,孔子的父子名叫叔梁纥。这是什么梗?难道不是应该是孔纥或孔叔梁纥吗?

孔子为什么和他父亲不是一个姓(孔子的父亲姓什么)(1)

这就涉及到秦朝之前的姓氏问题了。

在夏商周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一般一个大姓下会包含很多氏,而春秋战国时男子称氏,女子才称姓。那究竟什么是“氏”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家族繁衍多了,散居在各处的子孙后代就会起一个代号,用来区分血统支脉。氏可不是随便起的,拥有封邑或者官职才能起氏。

比如商鞅,他本是卫国人(姓姬),如果以国为氏就叫卫鞅,如果以身份(公侯的后代)为氏,那就叫公孙鞅。

孔子为什么和他父亲不是一个姓(孔子的父亲姓什么)(2)

也就在这个时候,孔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全名叫子嘉,子是姓,嘉是名,字孔父(又叫孔父嘉),就以孔为氏了。

但是前面讲过,氏是随时变化的,并没有继承性。所以孔子的父亲本来应该叫子纥,字叔梁,因为没有继承“子”姓,也没有继承“孔”氏,所以就按照春秋时的习惯,把字放前边,叫叔梁纥。

按照父亲的做法,孔子名丘,字仲尼,应该叫仲尼丘才对,为什么叫孔丘了呢?因为孔子是非常讲究礼法的,也就是从他这一代开始,孔家后人全部继承了“孔”氏。

孔子为什么和他父亲不是一个姓(孔子的父亲姓什么)(3)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姓氏合一的问题。

据《通志》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秦统一后,没有了分封,那些原本隔几代就换一个氏的做法也就没法再用了,就干脆固定了一个氏作为姓,姓氏也就从秦汉开始,合二为一了。

所以,孔子的后代也就全都姓孔了。但孔子他爹就尴尬了,因为严格上来说,他是没有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