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

做评测这几年来,我平时被问到最多的问题,除了耳机选购,大概就是关于各类线材的搭配了。然而我并不太热衷于在线材方面给大家明确的意见,不是因为高冷,而是因为线材搭配这个问题没有其他的器材那么直观和清晰,其中涉及到很复杂的经验、组合和个人喜好,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的。最近刚好收到了来自Effect Audio的新品EVO升级线,手头有点时间,就借介绍EVO的机会,跟大家聊聊我对线材的一点理解吧~


音频发烧友对各类线材的研究和追求,历史可比耳机圈早得多。早在音箱刚刚普及的时候,就有部分资深玩家发现了不同的连接线材质、长度等因素对重放出来的声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后来随着HIFI产业的迅猛发展,线材也成了音频系统里不容忽视的一环,无数机构、厂商和用家为它投入了大量精力,也催生出了无数经典的产品和组合。

作为「小型化」的音箱,耳机圈在发展起来的同时,也顺理成章的把线材调音这一理念继承了下来,直到今天,几乎所有耳机厂商,都对线材有过不同程度的涉猎和尝试,ALO和EffectAudio这些专业线材厂商也凭借丰富的产品选择收获了大量关注。

可以说,线材调音这个理念,真的像一根根连接线一样,把音箱玩家、黑胶玩家、耳机玩家、随身听玩家等等音频发烧界催生出的分支们串联了起来,成为了「发烧精神」的代名词,在圈内外都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然而,线材也是耳机系统的各类概念里,争议最大的一个。不像耳机和前端可以通过频响曲线、失真等指标直观反映声音表现,目前对于线材还没有可靠的测量指标,所以对线材的评价完全依赖人耳的主观感受,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和KOL浑水摸鱼,不得不说为线材蒙上了一层「玄学」的偏见。

这也催生了「线材无用派」和「线材至上派」两类人群,前者对其大肆批判。后者认为线材的作用大过天。这两类人在各类论坛、微博等平台争论,让入门新手对线材的认知更加无所适从了。

所以对于新手来说,需要有人去引导和帮助他们获得对线材的正确认知。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

对于我自己来说,烧龄十来年,积累下来也玩遍了大多数热门器材,包括很多不同价位的线材,做评测这些年也树立了自己比较成熟的听音观和评价体系。

我对线材的立场是很明确的 ——

1.线材对系统的声音表现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组建系统时的关键一环。2.但它并不是最终音质表现的决定性因素,主要用作「锦上添花」和「音色微调」的重要工具,升级优先级低于耳机和前端。3.高一级的线材,相比低级线材,在声音整体素质上是有可闻的提升的。而相同级别不同的线材,在音色取向上也有可闻的改变。4.线材的声音取向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很难定量描述。5.盲目追求高价线材是不可取的,寻找合适的搭配才是关键。6.相比模拟线材,数字线材的影响更加轻微。


对于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新手,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和一些物理常识,我总结了几条影响线材选择的因素,分享给大家:

1.线基材质和线径

这两个是感受最明显的线材性质。他们共同决定了线材的阻抗,而线材阻抗会分掉耳放输出的一部分功率,直接影响耳机的驱动程度,也会作为前端输出阻抗的一部分影响耳机的低频响应。

换上低阻抗的线,直观感受就是响度变大了,声音的清晰度和层次感都会改善,是换线的重点目标。

一般来说,电阻率更低的线基材质,比如纯银、单晶铜、高纯度无氧铜等,都能在线径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阻抗;而材质不变的情况下,提升线径也能降低阻抗,简单来说,纯度越高越好,线芯越粗越好。(PS:AWG前的数字越小,线径越大)

2.镀层:

这个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因素,经常作为线材的卖点宣传。

说到镀层就得先提一下「趋肤效应」——模拟信号在导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更高频率的信号更趋向于富集在导体的表面。所以利用这一特性,一方面可以采用给铜线镀银的方式,以较低成本实现接近银线的传输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镀层内主要传输高频信号,线基内为低频信号,采用不同电导率(比如高电导率的银或低电导率的金)的镀层可以改变信号的高低频分布,实现调音效果。

一般来说镀银铜线会提升整体亮度,镀金铜线会增加声音厚度,多种材质混合搭配就可以实现灵活的的音色微调。

3.编织方式:

这个就是大家熟知的线束结构了。常见的有内外双层的两股同轴式和多股绞合式,其中绞合式又可以分为圆编、方编、十字编、各类Litz编织等。编织方式一方面会改变线材的容抗、感抗等电气性质,改变频率分布;另一方面决定了线身的应力,比如在总线径不变的前提下,八股细线Litz编织会比四股粗线十字编织更加柔软,听诊器效应也更轻。

4.屏蔽与接地:

屏蔽很好理解——每股线芯一般由一根凯芙拉纤维作为核心,外面包裹铜丝导体,最外面由金属网屏蔽层包裹组成。屏蔽层的有无和好坏能直接决定线身抵御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在电磁波复杂的环境下减少噪声,增加SNR,让声音更纯净。

而接地主要分为地线共用和地线分离两种,共用地线会增加左右声道串扰,影响分离度和声场;地线分离或平衡连接就能大幅改善串扰现象。

5.接插件与外观:

接插件的选择和质量其实是线材整体水准里非常重要的一环。采用纽崔克、Pentaconn、古河以及厂商定制的优质接插件,避免导体薄、焊接虚、公差大的劣质插头,可以有效增加导电性和寿命。另外,选择合适材质和大小的接插件,保持与线身外观的协调性,是决定线材格调和售价的核心因素(笑


以上几点看似简单,但在设计线材的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合理完整并非易事。

某些DIY线可能用了非常唬人的线基材质,但在你看不到的插头内部虚焊甚至接反线序都是很常见的翻车景象,花了大价钱最终音质开倒车可太离谱了。

因此,在你自己把握不准的情况下,最好的防翻车方式就是选择可靠的大品牌产品,质量和售后都有保障,高一点价位的产品还有自己的调音思路,比买DIY抽奖靠谱的多。

比如低价位的Nicehck,中等价位的飞傲,高价位的本文主角——Effect Audio。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3)

据我所知,EVO是Effect Audio目前进阶档的主力线材系列,相比于Horus等万元级型号来说,3000档左右的定价显得相当「亲民」。

EVO采用了铜银金三种混合材质按照不同的搭配比例分为EVO 1和EVO 10两个型号,两者均采用了可换面板配色的透明分线器 ,显然是一款主打全新设计理念,被寄予Effect Audio寄予突破性厚望的「年轻接地气」新系列。


设计: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4)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5)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6)

EVO的包装很特别,衬套采用了百叶窗式开口,内盒将三种不同颜色的示意图叠加印制,拉动时就能看到三种颜色面板交替出现,颇有新意。跟小时候小虎队干脆面送的动感卡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7)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8)

打开内盒,就能看到EVO最为特色的可视化分线器和可换面板Feature被放在了小窗口里着重展示,直入主题,独特性不言而喻。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9)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0)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1)

考究的装盒方式和精美的保修卡无不彰显着EVO系列高达3000档的身价,仪式感十足。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2)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3)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4)

拆开之前再欣赏一下EVO别出心裁的包装细节。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5)

EVO 1和EVO 10采用了相同的四股26AWG十字编织线身,长度、粗细都是比较相似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EVO 10的线皮为哑光质感,EVO 1为高亮质感。

它们的手感相当舒服,软硬适中,既不容易缠绕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听诊器效应,重量也控制得比较好,下坠感不强。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6)

接插件选用了Effect Audio特别定制精美方形插头,牢固而易于插拔,磨砂金属的外壳质感强烈,镀金和镀铑层非常厚实,它有丰富的插针和插头类型可供选择。

耳挂的形状贴合度也很强,非常适合搭配腔体偏大的多单元旗舰塞,保证佩戴的稳固。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7)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8)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19)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0)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1)

外观方面最为特别的必然是这个透明分线器和可换面板设计了。

透过水晶般的PCTG材质分线器,可以清晰的看到四股真材实料的线材内核:其中EVO 1的线芯为铜、铜镀金绞合,包裹着铜镀银三种材质。而EVO 10则采用了铜镀金和铜镀银对半绞合的材质,两者看起来都非常漂亮,用料扎实。

带有镂空LOGO金属面板,不仅有装饰价值,更起到了保护分线器的作用,可以根据心情和衣着来搭配不同的色彩。其中EVO 10在标配黑紫两色面板之外,还随机搭配一个神秘色彩面板,一共五种不同样式,有了几分「盲盒」的意思,很有趣。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2)

总而言之,两根EVO线材包装精美、用料扎实、做工精致、佩戴舒适,整体水准相当高,完全支撑得起3000元左右的身价。其中透明分线器和可换面板的设计非常独特,既丰富了外观,也提升了可玩性。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3)

声音方面,两款线材基本素质接近,对于绝大多数更低价位的线材来说,都有可闻的提升。素质上EVO 10有小幅优势,调音上由于材质的差异,两者有比较明显的不同:

镀金、镀银和纯铜三种材质混编的EVO 1,整体的声音走向突出中频表现,它会增加人声和部分乐器的厚度和密度,也会降低刺激感,使得人声更加细腻贴耳,感染力和质感都有提升。非常适合舒缓的人声流行、爵士现场、小编制器乐、不插电音乐和ACG等音乐风格。

镀金、镀银混编的EVO 10,更兼突出素质感和规模感,通过将一部分中频能量转移至两端的方式,提升了低频下潜和高频延伸,使声音更「劲」更「爽」。同时,中频的收敛也提升了空间感和声场的表现,整个场面都会变的更加开阔。它更加适合流行、摇滚、电音、大编制交响等音乐风格。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4)

最后,我就拿手头几个耳机做个搭配的实例吧~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5)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6)

首先,是作为万元级旗舰代表的黑太阳神。它的声底素质高,声音表现非常全面、均衡而不偏科,因此在搭配上就有更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搭配EVO 1和EVO 10都有不错的效果:

在EVO 10下,它更偏向于一款两头翘的爽塞,澎湃的低频和丰富的高频细节扑面而来,听流行非常过瘾。

在EVO 1下,它就更像一款味道塞,中频更加扎实顺滑,声音有很强的包围感,人声质感强烈。

两款相比原线都是很明显的提升,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来选。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7)

其次,是作为5000元级中端代表T9ie。他从榭兰图进化来的调音是非常经典的V型代表,高低频都有明显的强调,声音澎湃而刺激,是一种很高明的「动词打次」。

显然,EVO 1是更合适的搭配,它可以弥补T9ie略凹的人声,也可以对高低两端的刺激感进行一定程度的柔化,使得声音整体更加均衡杂食。搭配EVO 10的话就有点过于刺激了,耐听度有降低。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8)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29)

然后我选了飞傲的新品FH5s作为千元级主流的代表。FH5s是一款相当均衡而素质较高的塞子,声音通透柔和,非常松弛大气。我个人比较喜欢EVO 10与FH5s的搭配,它会让FH5s直白偏淡的声底变得更加厚实,通过对低频的增强提升声音力量感,也会让FH5s本来就相当优秀的声场表现更上一层楼。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30)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31)

最后尝试搭配下我手头两款mmcx口的中高端大耳,歌德爱丽丝MPro和丰达TH900mk2,让我意外的是,EVO作为塞线,强行用在旗舰级大耳身上却完全不觉得素质上有不足,跟同价位的大耳线也能打个有来有回。

Grado Alessandro MPRO是著名的人声毒物,有近乎无敌的中频质感。搭配EVO 10后可以在不明显影响中频厚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高低频延伸,让声音表现更加全面。

而FOSTEX TH900mk2是典型的V型调音,有大耳里最顶级的低频气势和高频细节,但是一直有人声凹的遗憾。搭配EVO 1可以一定程度下缓解TH900mk2中频的不足,把它的人声拉到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高频的刺激感也会有所缓解。


nexx头盔拆解(科普x评测)(32)

总结一下,Effect Audio EVO系列的两款线材,不仅通过透明分线器和可换面板做出了个性,更通过扎实的材质和调音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各自精彩的声音特质。不仅有精致的外观、舒适的佩戴体验,更有出色的声音素质和明确取向,实在是3000档升级线里令人眼前一亮的出色新品。

Effect Audio EVO 1&10 耳机升级线:

整体评分:4.5星

优势:外观精美,用料扎实,佩戴舒适,素质提升明显,两种调音个性鲜明,易于搭配

不足:价格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