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看似小小的一粒种子,却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寄托着深深的牵挂,被频频在重要场合提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在有限耕地上多产、优产,种子自然是关键。要打种业翻身仗,繁育创新是关键。

近年来,重庆的种子选育有哪些可喜突破?上游新闻以油菜、榨菜、艳椒三粒种子的“变形记”,来看中国种业创新上的“重庆芯片”。

在重庆南川东城街道,数千亩油菜渐渐变成金黄,菜籽饱满且结籽率高。预计再过半个月,大片油菜田里将再现收割机穿梭忙碌的场景。

在这片土地上,重庆市农科院黄桃翠团队示范种植的数亩新品种“庆康1号”:根肿病发病率由60%降至2%,亩产助农增收超过200元。

这只是黄桃翠团队选育良种油菜的最新成果之一,此外在含油量、品种花色、油酸含量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是籽粒含油量,她选育的品种曾两度刷新全国纪录。

两次刷新油菜含油量全国纪录

重庆市农科院是重庆种子繁育的“策源地”。

在油菜品种繁育上,市农科院出的成果曾两次刷新国内油菜含油量最高纪录。而创造这两次纪录的,正是以黄桃翠为带头人的重庆油菜创新团队。

油菜籽用塑料袋装两年再榨油行吗(重庆种子变形记)(1)

黄桃翠在试验田收集数据

种子繁育周期长,基本上是“十年磨一剑”。黄桃翠经过9年的艰苦摸索,培育出第一个高产油菜品种“庆油1号”。“天没亮就起床,天黑了才回基地。”黄桃翠回忆,那时候很少顾家,经常整日泡在田间和实验室里。“庆油1号”成功之后的5年里,黄桃翠团队就像“开了挂”,几乎以每年一个新品种的速度向前奔。

油菜籽用塑料袋装两年再榨油行吗(重庆种子变形记)(2)

黄桃翠(右)与团队成员朱程下地查看花色

2016年,特高含油品种“庆油3号”诞生,含油量达49.96%。相比传统品种“三碗菜籽榨一碗油”,它以“两碗菜籽就可榨一碗油”创下全国冬油菜区含油量最高纪录。

种子在拿到“身份证”前,要大面积试点种植。当时,怀孕两个多月的黄桃翠赶往贵州的试点地铜仁,因为没了座位只好在车上站了一夜。“那次要是不去,就会耽搁一年,时间浪费不起。”黄桃翠说。

“庆油3号”的含油量纪录保持时间不长。2019年,她主导选育出的“庆油8号”再次刷新纪录,含油量高达51.54%。

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和出口国是加拿大。根据重庆市农科院查到的资料,当年这个数据比加拿大的48.52%要高3个百分点。

她算过一笔账:“庆油8号”每亩产约200公斤,比全国平均产量多20公斤,收益比种其他品种高300多元。

目前,“庆油8号”已在长江流域大范围推广,为全国油料保供作出了重庆贡献。按照现在300万亩的推广面积算,相当于增加了9亿元的经济价值。

五彩花色助力“赏花经济”

油菜除了黄色,还可以有什么颜色?

今年油菜花开时,两江新区、巴南、大渡口、涪陵、潼南等地都有五彩油菜花海,橙色、白色、紫色等品种成为游客镜头下的新宠。

传统油菜新品种选育,重点在出油量和油品上。农旅融合新潮下,“赏花经济”让黄桃翠意识到:要选育出五彩油菜品种,让油菜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

选育“庆油”系列品种时,黄桃翠及团队也在钻研彩色油菜。在导师李加纳的启发下,她选择了以深紫色的诸葛菜与普通油菜杂交。杂交培育出的彩色油菜,因子代结不出正常种子而无法继续试验。技术上调整后,子代开出了紫红色的花。可到再下一代,花的紫色又消失了。“两年的付出还是失败了。”团队成员朱程话音一转说,这是他们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再经过5年多的艰苦培育,团队不断摸索油菜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通过远缘杂交,最终选育出了性状稳定的彩色油菜。

目前,重庆培育的彩色油菜有粉红、淡粉红、橘红、乳白、杏黄、紫红、梨花白、海棠红、樱花红、中国红等10多种花色,且花期比普通品种要长。推广种植上,彩色油菜在重庆乃至西南的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

油菜籽用塑料袋装两年再榨油行吗(重庆种子变形记)(3)

彩色油菜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

“继续攻关,让颜色更多,填补色彩空白。”朱程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现在正在进行黑色、蓝色等色彩的油菜选育,同时分阶段选育延长彩色油菜的花期。

观赏性强了,产量和含油量起来才行。“籽粒含油量在35~37%之间,平 均产量能达到目前推广品种的70~80%左右。”黄桃翠说,产量和油品也要提上去,不能仅停留在赏花上。“要继续挖掘油菜的多元化利用空间。”

攻关新品种缩短成长周期

有了这些成就,黄桃翠及其团队的脚步并未停歇。

“有个品种将根肿病发病率降到了2%。”黄桃翠告诉记者,新选育的“庆康1号”已通过样品和资料审查,目前正在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大面积示范种植。

根肿病被称为油菜“癌症”。就重庆而言,根肿病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发病面积占1/3左右。在油菜上来看,发病面积占总面积25%左右,且有扩大趋势。一般油菜品种根肿病发病率在60%以上,高的甚至达到70%。团队成员胡承伟告诉记者,经实验测算,根肿病发病率降到2%后,每亩可增产约60斤菜籽,助农增收超过200元。

油菜籽用塑料袋装两年再榨油行吗(重庆种子变形记)(4)

患根肿病的油菜植株

今年,“庆康1号”已在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大面积示范种植。

重庆在良种油菜选育上还有一项突破:籽粒油酸含量达到80.5%,属于高油酸品种。

富含油酸的菜籽油具有饱和脂肪酸低、必需脂肪酸含量适当的特点,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优质食用油。目前市场上,高油酸食用油价格比一般食用油要高出一大截。“目前这个品种也在进行多点试验种植,接下来将开展审定、登记等工作。”团队成员韩梅说。

选育“不一样的油菜”,黄桃翠又有了新方向:由于油菜生长期周期长,无法与水稻种植错开茬口,导致稻油轮作推广难。

冬油菜生长周期在210天左右,在重庆是5月上旬收割,可此时播种水稻已有些晚。换句话说,需要种子选育来缩短生长周期。

目前,黄桃翠及其团队已成功筛选出一批生长期在180天左右的早熟材料,将其与高含油材料杂交选育后,有望可将油菜收获期提早到4月中旬,就可错开水稻播种的农时,腾出更多油菜种植田地。

“争取育成高产、高油、早熟,又适宜机收的品种。”黄桃翠说,要不断通过选育良种油菜来提高“金籽籽”的“含金量”,让“油罐子”里多装中国油。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