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每个中国年轻人,必经的人生大事。

每年那几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

平时嚷嚷吧唧的市场、街道,一下子冷清如狗。

一座城市,能为一群孩子的考试,集体屏声静气两三天。

凭什么?

凭的就是这短短几天的背后,是他们一千多天的喜怒哀乐——

少年派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

说起高考,大家第一反应肯定都是卷山书堆、挑灯自习,或者共同奋战的同学、老师。

这些回忆,百分之九十以上,场景都是学校。

百分之一百,主角都是学生。

但别忘了,高考考的,还有爸妈。

《少年派》,就罕见地把镜头伸向了幕后——

通过四个学生,和四个学生的家庭,试图塑造更立体的高中生活。

想法倒是好的。

可是吧,就目前看来,它略尴尬地……只成功了一半。

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肉叔看评论都乐了,这互相矛盾的评价,真的是说同一部剧吗:

这剧学校好真实,家庭好真实。(154赞)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

我怀疑编剧没上过高中,才编出这么不接地气的高中生活。(153赞)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3)

同一部剧,才开播几天,评价就能分裂得这么两极。

啥情况啊~~~

肉叔先带你看他值得四星的地方在哪——家庭戏

C位家庭:林家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4)

灵魂人物,虎妈王胜男(闫妮 饰)。

能干、剽悍,全身心地做女儿后盾。

女儿林妙妙(赵今麦 饰)入学第一天,才送完孩子。

隔着校门栏杆,她就开始强调:

林妙妙同志,高考倒计时从现在开始,今天是2014年8月31号。

距离2017年高考,仅剩一千零十天。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5)

嘴硬归嘴硬,离开女儿的第一个晚上。

她又开始牵肠挂肚了。

睡前还在感叹自己十六年了,才终于有了个祥和的晚上。

一熄灯,就忍不住琢磨:

应该给她带个浴巾,晚上搭肚子用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6)

够打脸的吧?

就是这种虎得来不失温情的细节,唤起了屏幕前每一个小孩的共鸣。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我妈跟她一模一样/仿佛看到我自己/我妈也是这样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7)

别看她人前跟每一个“我妈”一样,唠叨又不讲道理。

永远热衷于“双标”打脸——

一边让你注意体型,一边看见什么好吃的第一时间问你要不要。

你说他俩奇不奇怪,一边骂我能吃,一边给我带饭桶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8)

人后啊……

下班之后回家,她就会坐在椅子上看斜阳。

等林爸爸回来了,问晚上吃什么。

她才吃了一惊:又到饭点了?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9)

林爸爸没忍住,开始抱怨。

她也全当没听见,继续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大发现里。

你说这孩子一走,垃圾桶都空了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0)

肉叔都不由得心里微酸。

这空的,哪是垃圾桶啊,分明是每一个妈妈在小孩离家后的生活。

而又有哪个离家上学的孩子,没听过老爸抱怨:你不在,你妈都不做饭了。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1)

这种直播父母离开我们之外的生活,够戳心。

可如果只有老妈,这部剧一不小心,就能搞成《林妙妙地狱生活实录》。

幸亏,还有个佛系老爸——林大为(张嘉译 饰)。

既能在林妈妈火力全开的时候,接得住招,三言两语逗得她小气化了。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2)

也能在母女大吵时,优哉游哉地保持镇定:

我看以后咱们家呀,林妙妙从学校回来,每天得上演三出戏码。第一出:喜相逢其乐融融……

这种状态,顶多持续到晚饭后,最多上演到第二天早上,戛然而止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3)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4)

还有剩下的两出,相信不用肉叔说,你们都知道了吧。

哪家的妈不是见面“小宝贝”,久了“小废物”,临出门前再给小废物带上一堆好吃好喝的呢……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5)

如果说《少年派》接地气,那就是接在这一堆堆的小细节和台词上。

可不论闫妮和张嘉译再怎么CP感爆棚,演得多稳多自然,多少观众就冲着他俩看的。

这剧,也真的有一帕,悬浮到,神仙秤砣都坠不动——

以四个小年轻为主的……校园青春戏。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6)

一说起这个精英中学啊,肉叔就想笑。

先不说设定里,理应书卷气较重的“百年老校”,跟所谓的半军事化管理摆一起违不违和。

我就想问,这个学校一边连毛绒玩具都不让人带,一边给学生住这种宜家公主风套房……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7)

是想锻炼学生的人格分裂能力吗?

而且这宿舍都修得这么漂亮了,空调阳台都有,却厕所都不给配一个……

每天早上让孩子们走过半个走廊挤厕所,还得15分钟内搞定洗漱,到底图的什么?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8)

更别提四个主演所在的实验班……

让人只觉得——

这学校,可能真的在拿学生做社会实验。

先说晨练,别班的学生都有运动服可穿,实验班的呢?

就非得穿着小短裙和衬衫、打着领带跑步。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19)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0)

再说早读,照第一天上课,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都是结交朋友,领书逛学校的时候吧?

这群实验班的“国之栋梁”呢?

集体不带书包笔袋,老师出现之前,就能和第一次见面的同学疯得一见如故……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1)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2)

如果你要说肉叔都毕业多少年了,早就不懂行情和青春了,这就是老妖怪在吹毛求疵。

那行,我们来看带这个实验班的——

班主任,资质到底有多感人。

要重点保护他们班的中考状元钱三一,他的方式是:

当众点名,特殊对待,生怕其它同学没有意见。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3)

上数学课举例呢。

他非要指名点姓地提到某同学的体重,让大家一起来研究……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4)

这种过于“亲切”的师生关系,放过去,也许叫平易近人。

放现在叫什么,弹幕都知道:

好不尊重人啊。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5)

除了班主任,这学校还有很多不走寻常路的老师。

像他们实验班的英文老师,就巾帼不让须眉。

第一天上课点人回答问题,不仅能认脸,还脱口就来:

来,Miaomiao LIN。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6)

神特么喵喵林

还有他们广播站的社团老师,也很了不得。

明明色盲色弱,依旧坚守在一线教学。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7)

全部青春戏,要么就离地八丈,要么就用力过猛。

简直像一群爷爷奶奶,认真研究了《一起来看流星雨》里面的贵族学校,再结合着新闻报章里透露出的衡水中学细节,臆造出来的。

就凭这种“不求甚解”的乱造,给你两星,也不冤。↓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8)

只是,话又说回来。

看剧,其实也有点短板效应。

到底能不能追下去,不仅在于它最出色的地方有多吸引你,更在于——

它最不堪的地方,你能不能忍。

而《少年派》青春戏的浮夸程度,显然影响了小演员们的发挥。

继而,放大了他们演技中不成熟的地方……

还拿林家的女儿来做个例子吧。

为了跟这个悬得跟九州天空城一样的中学搭上线,赵今麦也不得不把林妙妙演得跳脱起来。

像下图这么大动静的肢体动作和神态表情,在片中比比皆是。↓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29)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30)

虽然她也能做得娇憨调皮,不惹人厌吧,但总归给人一种强烈的二次元感。

再配上演员本身层次感没那么丰富的演技——

整个角色就平成了一片纸。剧情一吹,就得上天。

那怎样的演技,才有抓地力呢?

在弹幕里被提名多次的张子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她在《小别离》中演的方朵朵,就有一段非常相似的课堂捣乱戏,很适合拿来对比。

朵朵跟两个小同学在教室里藏的小狗,上课的时候“汪汪”叫了起来。为了能瞒住老师,她朋友又是装狗叫,又撒谎这狗是老爸最后遗物的,才顺利把这事糊弄过去。

你看在这个过程中,张子枫给出了多少种有区别的反应:

看向小狗的担忧 → 小狗即将被发现的懊悔 → 对小伙伴试图隐瞒的质疑 → 看着小伙伴最终成功的震惊。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31)

(其实这段不够3分钟的戏,截出来了11种变化,但4张应该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而《少年派》呢,就不细评了。

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32)

所以啊,肉叔才会更为它可惜。

题材有热度,演员扛得住,明明可以做一个好故事,却先自毁一半。

分裂得一边四星,一边两星的。

接下来的三十多集,只能继续辛苦我们“为难”CP了……

闫妮与张嘉译对视(没有闫妮和张嘉译这剧就废了)(33)

编辑:邓布利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