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凌 四川在线记者 宁宁罗娟、李茂竹和王淼,三位80后的身份分别是文创设计师、美术老师和策展人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安石村,她们有了个新身份——“兴农人”在这里,她们正在用艺术改变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80后的故事和情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80后的故事和情怀(三个80后的甜野梦)

80后的故事和情怀

李清凌 四川在线记者 宁宁

罗娟、李茂竹和王淼,三位80后的身份分别是文创设计师、美术老师和策展人。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安石村,她们有了个新身份——“兴农人”。在这里,她们正在用艺术改变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三人与安石村奇妙的“羁绊”始于2020年。

彼时,安石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将以艺术化的手法打造现代乡村。拎包入住、两年免租,建设中的安石村拿出诚意寻找“新村民”。对三人而言,她们也正希望打造一个空间,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进行更好的展示与传播,让更多人找到美好的生活方式。

一场双向奔赴就此展开。今年3月底,安石村“酒乡渔美”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正式亮相。在村里,三人主理着名为“造艺创生”的文创艺术空间,兼具文创、艺术体验、展陈等功能。它的存在,与在艺术和美学“加持”下重获新生的安石村落相得益彰。

艺术与乡村的碰撞,对王淼来说并不陌生。“2018年,我们为崇州道明竹艺村策划了一个艺术季活动,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会觉得文化和艺术类的项目,能够给乡村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变化的确在发生。在村庄里生长出的“造艺创生”空间,为乡村吸引了更多游客,成为村里知名的打卡点;她们用画笔记录下村里发生的变化,并制作成明信片;她们将宜宾元素融入创作,制作出文创产品,传播在地文化;她们为当地生产的米、酒设计包装,让朴素的农产品变为一份特别的手办,助推当地产业的发展……

借由文创艺术空间这个平台,三人及团队已开展了一次名为“乡野白日梦”的展览,举行了九次主题活动,为游客们展现了认识乡村的新角度。她们还想把美术课堂搬到田野,为乡村的孩子举办一些美术的公益课堂,让乡村孩子从小也能接受到艺术的熏陶。她们计划设计一些村民可以参与制作的文创产品,增加村民的创收途径。

让更多年轻人走进乡村,爱上乡村,也是她们想要实现的“小目标”。“我们也很希望和宜宾大学城的一些高校形成互动、合作,让这里成为高校的一个实践基地。”罗娟说,她们正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未来的路充满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