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何念,1980年1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现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

2004年,何念凭借原创肢体剧《人模狗样》获得埃及开罗戏剧节“评委会最杰出社会成就大奖”;2007年至2009年,何念的代表作“爱情三部曲”(《武林外传》《罗密欧与祝英台》《21克拉》)在全国25个城市巡演,收获了1.6亿的票房,有上海话剧界“票房蜜糖”之称。

何念的戏剧作品有故事性、话题性,更有思想性和正能量,在国内话剧市场具有超群的影响力与口碑,传递着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市场的时代脉搏,吸引着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感受话剧魅力。

话剧蠢货时代背景(生逢1978我的故事28)(1)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何念

20年前读高中时的我,一定不会想到20年后,自己会成为一名导演。

我自幼贪玩,高中时酷爱篮球,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篮球运动员。虽然父母都从事文艺工作,但是我对导演并没有什么概念。

话剧蠢货时代背景(生逢1978我的故事28)(2)

高中时期的何念酷爱篮球

直到高考,在中传制片、南大新闻系和上戏导演专业之间,我选择离家来到上海这座我喜欢的城市。

大学时从一次汇报演出开始,看着自己编导的小品给观众带来笑声、泪水和感动,我找到了成就感。从1999年到2003年,在上戏的四年,我都在疯狂实践自己的导演兴趣爱好。

有人说,何念是一个很勤奋的人;其实,我只是努力把喜欢的事干好。

毕业后我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把热爱的事情变成工作,对我而言是一件既幸运又幸福的事;更幸运的是,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这里对人才的评定非常国际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给了年轻创作者许多机会,让大家靠作品说话。

2004年,我凭借肢体剧《人模狗样》获得了埃及开罗戏剧节的“评委会最杰出社会成就大奖”。之后连续做的几部戏,票房和口碑都不错,尤其是2007年至2009年,“爱情三部曲”系列话剧全国25个城市巡演,票房做到1.6亿。最多时我一年排5部戏,每天除了6、7个小时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工作。2008年4月,我创立了“何念工作室”,不断涉足舞台剧和影视领域。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它适合的表达形式。比起影视剧,舞台剧更能挖掘人性,对于导演而言更适合剖析、整理自己的创作情绪。而电影更像一场梦,通过想象力去营造一个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梦。

在我的不同身份中,我更愿意跟大家认同我是一个创作人——在实践中不停地创作、积累经验,再创作、再积累,如此反复,痛并快乐着。

今年上半年,我执导的电影《21克拉》成功上映,也算是圆了一个戏剧导演的电影梦。目前,我正在筹备新的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新的电影剧本也在创作阶段。从熟悉的舞台剧领域转战电影,我在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学习挑战新内容。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载岁月变迁,观众对故事的需求每年都不同。随着市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观众越来越成熟,视野也越来越宽阔。一方面,导演可以通过舞台剧启发观众;另一方面,导演也在不断地被观众回馈。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如今的文艺市场,得益于网络的传播,渠道已经不再是问题。只要是真正的好故事,导演不用害怕没有观众。也正是得益于此,这两年的舞台剧越发回归经典,回归于探讨艺术。更单纯和纯粹的舞台剧,变得更受欢迎。

现在回过头看,30岁前的所谓成功,都是我导演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只不过比别人多了一些运气;接下来要往前走,需要不断地清零和学习。

导演是一个享受创作过程的职业,而并非只看重结果。在文艺市场空前繁盛的今天,看戏的人越来越多,导演能够影响的人越多,身上的责任也就越大。作为一名导演,我把价值观和思想传递给演员,演员再通过表演呈现给观众,因此,导演不仅仅是演员的镜子,更是社会的镜子。

创作是一辈子的事,在不同的年龄段,希望我的创作能够映照不同的社会现实,紧跟这个伟大时代的脉搏。

话剧蠢货时代背景(生逢1978我的故事28)(3)

何念与年轻观众在一起

采访整理:新闻晨报记者陆志蕊

编辑:叶松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