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成都草堂简介(杜甫与蜀中草堂)(1)

傅抱石作杜甫像

杜甫的成都草堂简介(杜甫与蜀中草堂)(2)

成都杜甫草堂内的诗碑

杜甫的成都草堂简介(杜甫与蜀中草堂)(3)

成都杜甫草堂内的标志性建筑:少陵草堂

前段时间,唐代大诗人杜甫再一次“爆红海外”,英国BBC的一部关于杜甫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让全世界居家抗“疫”的人们,认识了杜甫伟大的一生。通过纪录片,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胸怀,给饱受疫情焦虑的人们以共鸣。国外还有网友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为治愈我们破碎的世界,团结一致,请读杜甫的诗,这对世界是有好处的。”

翻看杜甫的一生,追寻他走过的足迹,会给人们很多启迪。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人间的风霜和苦难。在他58岁的生命历程中,他把最重要的岁月留在了西南。从759年末来成都,并于760年春在成都建起草堂,到768年受其弟杜观之邀暂住江陵,杜甫在蜀中度过了八年时间。在这八年中,成都草堂里的岁月,又是杜甫生命中安稳宁静的时光。他在成都草堂断断续续住了四年左右,却留下了240余首不朽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就有世人熟知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句)正是写于这段时期。现代诗人、著名学者冯至这样评价草堂:“在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杜甫面对困境的豁达,也让疫情期宅家的人们有很多感慨。

同样,因为杜甫诗歌的魅力,在他去世后,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将他的草堂视作“圣地”,他在成都的草堂,穿越数千年的时光最终得以保留。尽管如今的草堂,已不是杜甫原来住过的那个草堂,但通过他的不朽诗篇,人们仍然能够触摸到诗人当年在草堂的生活细节。

在成都“众筹”置办草堂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系出名门,生长在“奉儒守官”的家庭中,祖父杜审言是当时著名的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司马、奉天县令。可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杜甫从小就有不一样的眼界,也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杜甫还是幼童时,便在河南郾城看过公孙大娘跳剑器舞;十四五岁时,已经有诗名的杜甫来到洛阳,经人引荐,成为岐王李范的座上宾……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杜甫的仕途之路将无比瞩目。可惜的是,杜甫没有继承做官的细胞,也不具备为商的能力,国运的衰落(安史之乱)加上自己的悲天悯人的性格,最终使得他成为一个忧国忧民且穷困潦倒的诗人。

杜甫成年后的经历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至天宝四年的漫游时期(731-745),此时的杜甫意气风发,充满朝气,尽管735年第一次考进士不中,但仍掩盖不住自己的雄心,在到父亲杜闲所在的兖州游玩时,写下了气度雄伟的《望岳》,在这一时期,他与李白、高适结为至交;

二、天宝五年至天宝十四年(746-755),这一时期,杜甫困居长安,只为博得功名,然而,此时的玄宗,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使得大批正直之士无法展现才华,直到安史之乱前的一个月,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的杜甫才获得一个小小的参军之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杜甫的诗风转向现实主义,将目光放在普通人身上;

三、唐肃宗在位期间短暂的仕途时期(756-759),此时的唐王朝经受战争的创伤,满目疮痍,杜甫先是被唐肃宗授予左拾遗之职(谏官,类似监察部门),后因直言进谏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华州为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为掌官员、考课、祭祀等职责的小官),杜甫本人在灰心之余,最终辞去官职,断绝了仕途之念,他开始了从华州到秦州(甘肃天水),从秦州再到同谷(甘肃成县),再从同谷到成都的流浪之路,在这一路奔波中,杜甫携家人老小翻越崇山峻岭,遍尝人间疾苦;

四、肃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的漂泊西南时期(760-770),在西南一带,杜甫迎来了生命中少有的安定,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令诗人文思泉涌,写下了众多经典诗篇。

从以上的经历可以看出,杜甫这一生充满了曲折。在长安居住10年,杜甫因为没有官职,生活比较拮据,居无定所,生活尚且勉强维持,根本没有余钱添置房屋。杜甫辞官之后生活更是困窘,在从同谷到成都的路上,因家中无食,年近50岁的杜甫甚至只得到山里捡橡栗以维持生计(“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同谷七歌》)。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岁末,杜甫来到成都,住在西郊浣花溪一座寺庙里。优美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了诗人。他这样写道,“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在寺里没有住上多久,他就寻思自己盖一间草房,希望得到一个栖身之所。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在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并筹划建草堂。他先是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株大树下建了一间茅屋,有了后来草堂的雏形。尽管是几间茅草房,对于生活贫困的杜甫来说,亦并非易事。那么,杜甫是如何建起草堂的呢?

按照杜甫当时的情况,想盖房,如同梦想。但是好在杜甫有众多热情襄助的朋友,比如,高适、严武都在朝中做官,杜甫才能实现盖草堂的梦想。

除了这些旧友,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修建草堂时,他表弟王十五出成都城看望他,送来盖房资金,杜甫写诗记载了当时的情景:“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赀》)。

作为当时颇有声望的大诗人,杜甫的名声还是换来了不少帮助。杜甫一方面通过友人筹集资金,营建草堂,一方面写诗向各处朋友觅求树苗。他这一时期的诗文,就如实地记载了建草堂的过程。比如,他向萧实请求春天前把100根桃树苗送到浣花村,“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绵竹产于汉州绵竹县的紫岩山,杜甫向曾做过绵竹令的韦续索取绵竹县的绵竹,“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他向何邕要过蜀中的桤树苗,他还走过石笋街,到果园坊向园主徐卿索求果木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诣徐卿觅果栽》);他向韦班要松树苗,“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经过两三个月的建设,760年的暮春时节,草堂落成。“背郭堂成荫白茅,缘将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堂成》)。根据杜甫众多诗作的描述,人们可以大概知道草堂四周的景物:草堂背向成都城,位于百花潭北面(“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在万里桥及浣花溪西面(“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临近锦江(“结庐锦水边”),西北可以望见山巅终年积雪的西岭(“窗含西岭千秋雪”)。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酬高使君相赠》)。就这样,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杜甫的草堂生活开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草堂建成一年后,即上元二年(761)12月,严武被任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率军抵御吐蕃对唐室的进攻。严武的到来,为杜甫提供了更多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762年7月,严武被召回京,但此时,杜甫的另一位好友高适代成都尹,这也给草堂带来了些许欢闹。

“著名邻居”黄四娘

草堂在当时成都的郊区,人烟稀少,附近只住着八九户人家,生活虽有不便,却符合杜甫不入世俗,不媚潮流的心境。有趣的是,为了营生,杜甫还在草堂前开辟了一片药圃,他美其名曰“药国”。他在田地里种植有丁香、栀子、决明等草药,有时他也翻山越岭上山采草药。比如,他就有“编蓬石成东,采药山北谷”,“移船先主庙,洗药浣花溪”等诗句。

杜甫忙得不亦乐乎,在他辛勤的劳作下,草堂向四周扩展,茅屋旁有向外眺望的水栏,堂前栽种四棵心爱的小松,堂内还置有乌皮几(杜甫用“乌羔皮”裹饰的小案几)。

成都草堂的面积开始并不大,只有一亩地。杜甫在《寄题江外草堂》诗中说得很明白:“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随着草堂不断地修建,占地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桃树后,草堂由一亩增至五亩;桃林建成后,又营建了竹林、桤林,杜甫在《凭何邕觅桤林栽》诗中说:“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也就是桤木林占地有十亩之大。那么竹林又占地多大?有一顷。杜甫在《杜鹃》诗中说:“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

两年的工夫,在清澈的溪边建筑起错落有致的亭台,虽然简朴,却已初具规模。这让杜甫感到欣慰,颠沛流离若干年,终于在成都有了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屋,一个生活的空间,一家人可以欢聚一堂,虽然生活艰苦,但也其乐融融。

草堂周围是田园风光,景色优美,生态环境非常好,杜甫非常喜欢这里的时光。“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田舍》);清澈的浣花溪水曲折蜿蜒地绕着草堂流过,夏日里的江村非常幽静,“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江村》);鱼儿游弋,燕子翩翩,“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之一);梁上的燕子、水中的沙鸥都自由自在,“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进水中鸥”(《江村》)。

不仅景色优美,这里的生活也充满意趣。草堂门前有浣花溪,这条溪流成为杜甫的乐趣所在。杜甫会带着全家人从水槛上船出游,泛舟江上,一边观赏两岸风光,一边喝茶饮酒,他在七律《进艇》中描绘了全家泛舟江上的景象。

杜甫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草堂修好后,他与四周的邻居关系非常密切。有时,热情的农夫还会把杜甫拉进门强留喝酒,“步屧(xiè)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有时,有农夫会送来一大筐樱桃:“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送朱樱》)。

草堂南面和北面的两位近邻,他在《南邻》中将南边的近邻称为“锦里先生”,他这样写道:“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这位邻居也非等闲之辈,“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北面的邻居则是一位退休县令,也是一位风雅之士,“明府岂辞满,藏身方告劳。青钱买野竹,白帻岸江皋。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北邻》)。看来,这位北邻和杜甫一样,爱喝酒,会作诗。

随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的广为流传,黄四娘也成为杜甫最著名的邻居:“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草堂不远,有一位叫黄四娘的女子,春天来临,她的家里繁花似锦,莺歌蝶舞,好一幅美丽画卷。

草堂茅屋为秋风所破

作为当时知名的诗人,草堂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的到访。每次朋友来访,令杜甫非常开心。

当杜甫在成都建草堂的消息传出后,蜀中文人也慕名而来。其中有一位名叫韦偃的画家,善画马,他来到草堂后,在新砌的白墙上画出两匹马。杜甫写下《题壁上韦偃画马歌》记之:“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麒麟出东壁。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不过最为尴尬的还是客人来了无钱款待,只能到家中的自留地里摘上一些菜蔬,吃一顿简陋的饭菜,仅此而已。“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田,小摘为情亲”(《有客》)。

严武做成都尹时,常常带着小队人马,走到郊外,来到浣花溪边,拜访杜甫,有时还带着美酒佳菜肴,与杜甫欢聚;762年高适代成都尹后,高适常常带酒到草堂拜访杜甫,杜甫自愧没有鲜菜招待,只好劝高适多多饮酒。

杜甫在成都草堂,结束了流离迁徙的生活,离开了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出现一片田园美景,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但是,未卑未敢忘忧国的杜甫骨子里流淌着对国家的无尽忧思,他也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家的人们。

761年的八月,杜甫的草堂遭到风雨的侵袭,先是草堂屋顶的茅草被风吹落,大雨接踵而至,室内凌乱不堪。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感人至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缠绕)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写的虽是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之情感。颠沛流离之后,好不容易盖起了茅屋,却被秋风所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如果没有穷困生活的体验,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是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这个冷,并不完全是自然状况的“冷”,而是杜甫对社会现实的离乱感到“心灰意冷”。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望着残破不堪的家园,回首“长夜沾湿”的现实,又怎能入眠?正是由于忧念天下事,杜甫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与宽广胸襟。

病逝于湘江船上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杜甫为他送行,一直送到几百里外的绵州(今四川绵阳)。严武刚离开四川,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便在成都叛变,杜甫被迫滞留在绵州,他只好寄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妻子还留在成都草堂。杜甫时刻惦记着浣花溪畔的草堂。后来,叛变被扑灭,杜甫为了把家人接到梓州,他回到成都,惊喜地发现草堂在大乱中没有遭到破坏。宝应二年(763)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远在梓州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百感交集的他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再次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严武举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工部”之称也由此而来。杜甫在成都节度使幕府中住了几个月,因为不惯于幕府生活,一再要求回到草堂,最后严武允许了他的请求。杜甫再次回到草堂,因为长时间无人居住,草堂已是一片荒凉。不畏艰难困苦的杜甫振作精神,开始收拾残局。他凿井开渠,把草堂重新打理一番,晚春初夏时节,草堂又恢复了生机。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在成都草堂的生活是他相对稳定的时期,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高适在长安去世;四月,严武突然死去。高适之死,让杜甫伤悲;而严武的逝世,却让杜甫失去了靠山,他不得不在五月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结束了杜甫“漂泊西南”的前半个阶段。

765年九月,杜甫一家抵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至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杜甫一家住在山坡上用木板搭建的简陋房屋中,用竹筒引山泉饮用,生活更为艰难。在夔州居住未满两年,杜甫创作十分丰富,成诗400余篇,占杜诗全部的七分之二。而此时,杜甫的身体越来越差,疟疾、肺病、糖尿病等不断缠绕他。

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唐代宗的另一年号,永泰二年即766年改为大历元年)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数月。在此后的岁月里,杜甫居无定所,全家居住在一叶扁舟上,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度过。大历五年(770年)冬天,杜甫病逝在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船中,终年58岁。临终前,他的绝笔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仍以国家为念。

杜甫去世后,因为家贫,家人无力把他的灵柩运回祖墓安葬,只好将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的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他的孙子杜嗣业才将杜甫的遗体由岳阳移到偃师,葬于河南首阳山下杜甫祖父杜审言的墓旁,并且请诗人元稹做了一篇墓志铭。

纵观杜甫的一生,杜甫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他的大半生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但正因为他饱经风霜,饱尝“国破”之痛苦,他的诗歌才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的社会全貌,这也使得他的诗篇影响了很多人,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杜甫去世后,他的草堂历经变迁得以保留。前蜀时期,词人韦庄寻得草堂故址,此结茅为舍。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成都知府吕大防在草堂故址重建茅屋,立祠宇,并刻杜诗于碑上。此后草堂经过多次修缮,最终形成今日规模。杜甫一次无奈的“置业”,给他带来了短暂的美好时光,而保留下来的草堂,也成为后人瞻仰、缅怀杜甫的绝妙去处。(黄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