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女人做保姆9年拒绝3个老伴(65岁住家保姆嫁82岁男雇主)(1)

网络配图,与正文内容无关

导语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老年,夫妻间的相互陪伴就显得更为重要,很多丧偶或者离异的老人,都渴望再找一个伴侣来共度晚年生活,但是老人再婚,往往会引发出家庭矛盾和遗产纠纷的问题。

家住南京的李大爷就是这样,在他去世之后,他的老伴儿和女儿,因为抚恤金和遗产的事展开了争夺,并最终对簿公堂。

女保姆和男雇主日久生情

要说起这个事情,就得从这个家庭的关系说起,李大爷和蒋大妈他们两人结婚的时候,李大爷已经82岁高龄,蒋大妈也已经65岁。李大爷的女儿李小林觉得父亲82岁的人了,根本没有必要再婚,可是,李大爷不但没有听取女儿的意见,还觉得女儿管得太多了,没安什么好心。原来,李小林不是李大爷亲生的,而是从亲戚家过继来的。

那么,李大爷和蒋大妈是怎么相识并走向婚姻的呢?

2004年,63岁的蒋大妈经人介绍,来到李大爷家做住家保姆,负责照顾李大爷的饮食起居。蒋大妈虽然是个没文化的农村妇女,但很能干,爱说爱笑的,性格很开朗,来到李大爷家后,她把李大爷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做,半个月都不带重复的,一闲下来就陪李大爷说话聊天,把他的生活照顾得非常的好,还排遣了他心中的寂寞和冷清,让他容光焕发,精神矍铄了起来。

李小林每次回去看望父亲,都觉得蒋大妈和父亲之间有点苗头不对,就经常提醒父亲要跟保姆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搞得保姆不像保姆,主人不像主人,可父亲却不以为然。

2006年10月,82岁的李大爷与65岁的蒋大妈悄悄地领证结婚了,得知父亲再婚,李小林很生气,认为是蒋大妈唆使老人再婚的。蒋大妈说是老头子爱上了她,爱她能干,爱她会做事会说话,她也爱李大爷有文化,爱他说话办事够通情达理。

婚后一年,蒋大妈得了中风摔伤了腿, 造成了四级残疾,出院后蒋大妈被儿子接回家照顾,不久后,李大爷也住到了蒋大妈的儿子家。从那以后,李大爷就经常在蒋大妈和自己家来回奔跑着,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年,直到2017年春天,93岁的李大爷去世。

为争夺遗产不惜打官司

李大爷去世后,得到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共14万元,这笔钱蒋大妈前后去了三次都没有领到,她认定是李小林在从中作梗,一气之下把李小林给告到了法院。

2017年5月,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在法庭上,李小林拿出一份协议,指责蒋大妈不遵守之前的约定。据李小林说,这份约定是父亲和蒋大妈在婚前共同签署的,协议里清清楚楚的写着李大爷的遗产,由其子女继承,蒋大妈自愿放弃继承权。

对于李小林出具的协议,蒋大妈表示自己从来没见过这份协议,在她看来,这份协议是假的,蒋大妈说自己不识字,结婚前的确在一张纸上按过手印,但那张纸上的字是手写的,不是现在李小林出示的是电脑打印的。

针对这份协议,法院也进行了调查,这份协议涉及到两个证人,一个是代书人叶和,一个是见证人王礼成,但遗憾的是,王礼成已经去世了。证人不在人世了,那么,代书人叶河的证词就成为了判断协议效力的关键。

叶河是当地的一个法律工作者,据他的回忆,是李大爷去找到他帮忙,请他写一份保姆协议,叶河就跟他讲,要写协议,必须双方都要到场,于是李大爷就把蒋大妈带到叶河的办公室,由叶河当着两个人的面手写了一份协议。

叶河说,李小林向法院提供的协议与自己曾经代写的协议内容一致,只不过是前者是打印的,而自己当年代书的是手写的,在这份协议中写着李大爷早年丧偶,现年事已高,子女不在身边,生活起居皆有不便,佣雇蒋珍(化名)为终身保姆,经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协议约定佣雇时间自2004年3月1日起至李大爷寿终正寝的那一天为止。

协议约定保姆工资及支付方式,就是李大爷支付蒋大妈每月工资400元,按月支付,另外李大爷每年给蒋大妈1000元作为养老金。

此外,协议还写了关于婚前财产的约定:如夫妻双方成立后,李大爷仍按协议支付工资,双方经济独立,互不干涉。关于李大爷的遗产,则在最后明确指明,李大爷寿终正寝时,其财产由其子女继承,蒋大妈自愿放弃继承权。

按照这个协议的内容,李大爷完全没有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蒋大妈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蒋大妈得知后,捶胸顿足呼天喊地道“老头子没良心呐,老头子这是将我扫地出门呀!”哭完后她表示,她已经结了婚,那不能一分钱都拿不到。

协议的来历及内容没有假,但这是婚前签的协议,对婚后没有法律效力,把这协议当作一份遗嘱它也没有法律效力,遗嘱需要有两个证人亲笔签名,而李小林提供的那份协议的签名是电脑打印的,是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最后,经过法院的审理判决,蒋大妈分到了十一万五千元的遗产,这个数目与她提出的至少该得到的数目有很大的差距,但她也只能接受了。

结语

老年人再婚哪有什么真爱,只不过是两个人的彼此需求正好吻合罢了。李大爷有房产,有每个月六千多块钱的退休金,他需要一个比他年轻的能很好的照顾他的人陪在身边;蒋大妈没有生活来源,她需要一个有经济能力的人来保障生活,如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