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对于古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战国时期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见得是战友情,用衣服来代指这种生死的交情,可见其对袍子的重视,所以用“袍”来代替“义”,“义”也不会掉价。

“割袍断义”这个成语等同于“管宁割席”。

割袍断义令人心疼(为啥割袍即)(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话说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名士,名叫管宁,不幸的是十六岁那年,他就死了父亲。亲朋好友见他们孤儿寡母日子过得艰难,就时常周济他们,捐钱送粮让他们渡过难关。但管宁却发誓要凭自己的智慧干出一番事业,因此他婉言谢绝亲友的资助,自己发愤读书学习知识和本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一段要是就这样放在古书中,大家肯定也不会熟知,但是小人书将这幅画面刻画了出来,古龙也将这一段写到了小说中,一句“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更是让我们记忆犹新,这还不算,在电视剧《隋唐演义》更是将这一段演了出来,这之后大家都用割袍断义表示朋友绝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