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是人们熟知的典故讲的是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齐国应赵国的求救,出兵救赵但齐军没有直接去赵国参战,而是出兵魏国的国都大梁,且在桂陵地区伏击庞涓率领的魏国回师之兵,魏军大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围魏救赵是怎么来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围魏救赵是怎么来的(围魏救赵只是青铜)

围魏救赵是怎么来的

围魏救赵是人们熟知的典故。讲的是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齐国应赵国的求救,出兵救赵。但齐军没有直接去赵国参战,而是出兵魏国的国都大梁,且在桂陵地区伏击庞涓率领的魏国回师之兵,魏军大败。

如果大家以同情弱势一方的思维来看待这次战争,认为赵国是得到及时解救,齐军是仁义之师那就大错特错了。《资治通鉴》记载很清楚:“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所以,对赵国来说,围魏救赵其实是失败的,邯郸之围并没有解,邯郸都已被魏国打下来了,魏国军队是在胜利归师的途中,被齐国军队打败了。但从齐国角度来看,已达到出兵的最佳效果,让魏国、赵国最大限度消耗实力,这样齐国就可以称霸一方了。

这场战争的两个主人公庞涓和孙膑是同门师兄弟,且结怨很深,彼此都非常了解对方。如果说围魏救赵只是预演,那围魏救韩就绝对是精彩的正本。

十二年之后,即公元前341年,魏军攻韩国,韩国请求齐国出兵。孙膑又使出了“围魏救韩”的计策。

齐国先把出兵救韩的计划暗中通报给韩国方面,以坚定其抗魏的决心,防止韩国因为抵抗不住而投降。目的要韩国拼死抵抗魏国,有效地削弱魏国军力。在魏军陷入与韩军的恶战之后,齐军快速出击,进攻魏国的首都大梁,迫使魏国举国来救。战争进展果然如孙膑所料,太子申亲自上阵,庞涓也从韩国前线迅速撤军前来救助。这一切,看起来与上次救赵的动作如出一辙,但难度要大得多。

这里面就有了著名的“增兵减灶”故事,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但不减兵。”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膑事先在魏军必经之处马陵设伏,他估计魏军的行程当晚将到达此地,就约定在夜里以火光为号,万箭齐发,并把路旁其中一棵大树的树皮剥掉,在树干上刻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字样。

庞涓果然率军追到了这个地方,见树皮上有字,暮夜看不清字迹,命人举火照看。一行字还没有读完,突然万弩俱发,魏军一片大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便自刎,说: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大破魏师,歼敌十万,俘虏了太子申。魏国从此元气大伤。退出了大国竞争的行列。

虽然围魏救赵含义已超出事件的本身,成了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代名词,并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但围魏救韩是围魏救赵的升级版,过程更为精彩。

同样的计策得逞了两次,一方面体现了孙膑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体现了庞涓贪功、自傲、嫉恨的性格导致了他最后的失败。

我们总说“人不能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可是从历史的长河,还有现实的事件来看,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我们自身不断克服人性的弱点,做到吃一堑长一智,避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