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特别节目:

你了解清明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节气呢?朗读温州《二十四节气》特别节目今天带大家探访清明。

清明节适合踏青的游玩(清明气清景明鸟语花香)(1)

一般来说阳历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节气,气清景明之意,正是鸟语花香的胜春时节。“言万物去故而从新,莫不鲜明之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清明之名,便表征了这一时节的天气是清新、明媚、和暖的。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同时,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据传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臣子介子推(音读溪)而定的。因介子推在晋文公政治避难时,直忠心耿耿地跟随着,同过流亡生活。但因晋文公回国后忘记了他的功绩,于是介子推就隐山度生不再出仕,最后当晋文公派人进山寻他时,只见他已抱着大树焚烧而死。为此晋文公深感沉痛,就将这棵树砍倒,做成木头鞋给自己穿,以表对介子推的怀念。同时命令民间百姓,在清明前三日时间里要备饼充饥,息炊三天,在这三天任何人家不能打着火种,禁止烟火,只吃冷食,对此名为“寒食节”。

清明节适合踏青的游玩(清明气清景明鸟语花香)(2)

有人说,季风气候掌控之地,诗歌在冬与夏的过渡季是最高产的。其实不只诗歌,气象谚语也如此,清明就是气象谚语最丰盛的时节。例如: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吃了清明饭,晴雨出田畈。

清明草,羊吃饱。

清明前后麦怀胎,谷雨前后麦见芒。

清明秧,立夏苗,小暑穗,大暑谷。

清明睁眼,一棵高梁打一碗。

有的是描述气候特征,判断旱涝、冷暖的年景,以及与其他节气的对应关系,例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这些谚语代代相传,靠天吃饭的人通过他们得到了极大的安全感。 除了这些,清明时节最盛行的活动就是踏青,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春游。宋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春天天气开始和暖,阳光明媚,听着朗读温州的声音,是时候走出门拥抱大自然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