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晚年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呢,或许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都曾有过好奇。若您同样有好奇心,不妨听听溥雪斋(溥伒,贝子)是如何说的。

溥雪斋说:那年是光绪甲辰年,也就是1904年,老佛爷办七十正寿时,我被召入宫中“会亲”,可以留在宫中住上一个月。老佛爷让我们这些“会亲”的每天陪着,因此我亲眼见到老佛爷在颐和园每天的生活。

慈禧临终前最后的一个坏事(借晚清贝子之口)(1)

老佛爷有早起的习惯,绝不懒床,到点儿管保起床,宫里叫做“请驾”。这时候各处的供差太监皆鹄候着为老佛爷梳洗。坊间都说专门为老佛爷梳洗的是大总管李莲英,其实这是不对的,李莲英很少伺候老佛爷梳洗,他的差事忙不过来,这种小差事不用他上手。

梳洗完毕后,有太监喊“打帘子”,有专门的“殿上太监”应声把帘子打开,这时候鹄立等候的大大小小的太监和宫女等跪在殿内或庭外,齐声高呼“老祖宗吉祥”。宫里面除了几个有身份的太监之外,其余人不敢称呼太后为老佛爷,只敢称呼老祖宗。

老佛爷接着会让太监把各处的奏折拿来,如此大的岁数还批阅奏折,也够辛苦的,倒不是老佛爷揽权,是皇帝太不提气,让老佛爷不省心。奏折看完,便摆驾仁寿殿传见各位臣工,宫里叫做“见起”,也叫“见军机”。

慈禧临终前最后的一个坏事(借晚清贝子之口)(2)

老佛爷问他们近来发生的事儿,就跟唠家常差不多,没想象中的严肃,老佛爷偶尔还跟他们逗逗闷子什么的。见过这些臣工之后,便摆驾乐寿堂“传膳”,也就是咱们大白话说的吃饭。尽管桌子上摆的各色碗碟,各色吃食,老佛爷吃得很是简简单单,并且吃的也不多,那些“摆设”都赏了我们这些人。

吃完饭后,照例要“进果盒”,宫里面规矩大,多会儿也少不了这些反锁的环节。“进果盒”即上一些干鲜水果、小点心之类,老佛爷偶尔吃一点儿,剩下的照样全都赏赐了。那些侍奉老佛爷的姑姑和太监都挺胖,八成天天有“赏”。

“进果盒”之后,老佛爷照例遛弯儿,多数时候在长廊漫步,后面跟着一大帮宫眷、太监、宫女,端着各类随时应用之物。还有太监抬着小轿子跟随,以备老佛爷随时乘坐。老佛爷从不乘轿,全靠腿溜,心情好就多溜会儿,心情差就早早收场。

慈禧临终前最后的一个坏事(借晚清贝子之口)(3)

这就到了中午了,老佛爷要回寝宫歇午觉,睡得时间也不长,有太监和宫女在一边儿跪着,一点动静都没有,就这么一直跪着。后来瑾妃处处学老佛爷的样子,她想当老佛爷,就连歇午觉也学老佛爷,可没那气派。

睡醒后,多数时候会到听鹂馆绘画消遣,宫廷花苑“如意馆”的人全都跪在地上,手托着各类颜料碟伺候着,只有几个女画师不用跪,她们很是受宠,尤其是一个来自云南,名叫廖嘉慧的画师最受宠,老佛爷偏爱要她“指点”。老佛爷喜好画仙鹤,有时候画不好,廖嘉慧只需补上几笔,那仙鹤就“活”了。

若是心情好,老佛爷就把这些画赏下去,受赏的人奉若至宝,拿回去不敢挂着,要供着。有时候不想画画,就把太医院的御医们全都找来,倒不是让他们治病,而是让他们跪在地上朗读各类医书,还朗读些诸如《论语》《大学》之类的古籍,老佛爷听着有不明白的地方,会喊停朗读声,询问某句话或某个字是什么意思。御医很会解答,都是好听的话。

慈禧临终前最后的一个坏事(借晚清贝子之口)(4)

还有时候,老佛爷既不画画也不听书,而是听曲儿,命把“咱们本家儿叫来”,所谓“本家儿”就是宫中的太监戏班儿,那些太监很是能耐,一人能担任好几个角色。传来后,便开始“髦儿排”,就是不穿行头,连弦儿都没有,纯属清唱。

老佛爷很“懂戏”,有哪一句唱得不规整,老佛爷会“挑”,除了自己指点之外,还会招来“内廷供奉”,也就是京城的名角儿,例如谭鑫培、杨小楼、王楞仙、十三旦、大李七(笔者注:十三旦我知道是侯俊山,大李七是不是李寿山?希望有懂戏的朋友指点一下?)王瑶卿、朱素云等等,都担着内廷供奉的差,随传随到,老佛爷跟他们之间很随和,有时候自己还哼两嗓子,让他们给指点。指点的好,老佛爷当即有赏,听说还赏出过黄马褂。

慈禧临终前最后的一个坏事(借晚清贝子之口)(5)

听完曲儿,老佛爷就要“进晚膳”,长长的桌子摆满吃喝,光是看就够看一会儿的,一道道的菜肴还要报菜名,老佛爷压根也不听,就吃面前的一点点。其余的,全都赏了我们这些人,但不能坐着吃,只能站着吃。吃剩下的会被那些太监倒入桶中拿到饭馆子卖钱,外人谁不想沾老佛爷的光,于是纷纷购买这些沾了别人口水唾液的饭菜。

晚膳过后,照例还会“进果盒”,但老佛爷不一定吃,有时候连看都看一眼,全都让我们吃了。见我们吃的好,老佛爷总说“能吃是福”。然后又要摆驾仁寿宫,只是不画画了,改为写大字,那些宫里的大学士们会陪着,老佛爷知道自己写的不好,却偏偏爱写,如四尺长的福寿字等,很快写好,写好了就赏下去。有些人会跪在地上求老佛爷写个字赐给自己,只为光宗耀祖,甚至有人为此哭着磕响头。老佛爷只要不累,一定会写,若知道谁的长辈就快大寿,还亲自写个“寿”字赏赐。

慈禧临终前最后的一个坏事(借晚清贝子之口)(6)

写完大字后,还有一道规例叫“灯果”,就是夜宵,都是各品精致的小吃。这道“灯果”撤下去后,太后就该洗漱休息了。若是不困,还找人聊天,她最喜欢跟李莲英聊天,李莲英也不跪,坐在他旁边,不像主仆而跟一对老朋友,唠闲天儿,拉家常,有说有笑的,朝政的事儿一概不提,李莲英把搜罗到的民间奇闻讲给老佛爷,把老佛爷唬的一愣一愣的,等到李莲英把闷儿破了,老佛爷笑着骂他“老猴崽子”,一点架子都没有。

非等老佛爷睡了,宫里是不能静下来的。这便是老佛爷人生最后几年每天的生活概况。

文章参考自溥雪斋口述,溥杰记录的《慈禧太后一天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