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发挥统筹作用(时评进一步提高对)(1)

贯彻落实“2·23”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统筹”就是通盘考虑、统一筹划的意思。统筹不仅是重要的思想方法,更是重要的工作方法。搞好统筹谋划,是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的基本前提。进一步提高对“统筹”的认识,就是要按中央的决策部署、整体谋划、工作要求,提高有条不紊抓工作的能力。疫情是一场遭遇战,更是一场阻击战,但绝不是跨不过去的“火焰山”。只要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化危为机,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17万人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体现出全国一盘棋抓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会议在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提了8点要求,涉及地区统筹、行业统筹、政策统筹等方面。就拿地区统筹来说,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就要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复工复产大到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小到口罩、手套、消毒液,每一样都不能缺,每一块都需要统筹。

前一段时间,因疫情防控需要,省际、市际之间的交通被人为阻隔,限制人员流动,前几天一些农民工接到工厂通知却出不了村,也开不到“健康证明”。各地一直沿用的“硬核”措施,成了复工复产的“拦路虎”。还有,企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上下游产业必须同时复工复产,否则光靠一家企业是很难开工的;即使勉强开工,前端的原材料供应、后端的销售都是大问题。因此,复工复产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逐步取消“关卡”,统筹畅通人流物流。加快复工复产,不同省份之间需要统筹,一个省内的州市之间也需要统筹。

统筹不能只统局部不统全局、只统当前不统长远。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小康实现之年,有很多硬骨头要啃,要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就要最后一搏、决战决胜。会议提到一些措施,比如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精准对接,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吸纳当地就业等等,都是一些实实在在、非常具体的统筹之举。会议还提到稳就业、春耕生产、对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等,都是些非常务实的统筹之策。

从整体看,目前防控工作思路明晰、手段有力,态势正积极向好拓展。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千头万绪,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考验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智慧,倒逼各级党委和政府提高“统筹”能力、学会“弹钢琴”。对本地来讲,提高对“统筹”的认识,既不能因为疫情形势趋好、响应等级下调而麻痹、厌战、侥幸、松懈,也不能因为潜在的、不可低估的疫情风险而畏葸不前、瞻前顾后,不敢放开手脚抓发展。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李冬雨

编审:蔡钧

终审:李严

戳图片关注更多疫情进展

↓↓↓

如何做到发挥统筹作用(时评进一步提高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