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草书兰亭序吗?北京故宫的孤本《兰亭序》,全篇以草书写成,被秘密收藏了500多年!

我认为历史上真正的《兰亭序》是草书而非行书!因为第一,王羲之的《兰亭序》是醉酒后现场写就的,人在醉酒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兰亭集会那种放旷的环境下,加之王羲之兴奋的状态,最有可能是写草书。只有草书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他当时的那种情怀。

兰亭集序是草书作品吗(兰亭序究竟是行书还是草书)(1)

后来有传说,王羲之在酒​醒后也很欣赏自己即兴创作的这篇文章,只是现场书写的书法作品有不甚理想处,就想再重新写一遍,可怎么也不如第一次写的好。因为在清醒状态下人放不开了,写草书就拘谨了。于是有可能王就写了幅行书《兰亭序》,而草书《兰亭序》被人珍藏起来了,到唐代时,李世民把草书《兰亭序》秘密私藏,后随葬于李世民的陵寝当中。为给后人造成《兰亭序》是行书的假象,也为了防止盗墓,就让书法家临摹了多本行书《兰亭序》冒充真迹流传后世。

在今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件“草书版”《兰亭序》卷首有“兰亭十八刻”智永题字样,根据考证,此作乃是智永的临本。因为王羲之真本草书《兰亭序》就是传到了智永手中,也再次印证《兰亭序》是草书的说法。《兰亭序》怎么到了李世民手中?这里有个传说:

王羲之十分珍惜“神助”之作《兰亭集序》,把它视为传家之宝,一路传至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智永年百乃终,逝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也对书法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遂将它珍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兰亭集序是草书作品吗(兰亭序究竟是行书还是草书)(2)

当李世民闻言《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处,多次遣人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

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颇有研究,与辨才和尚相谈甚欢。很快两人成为了挚友,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最好的,我有一本真迹,是王羲之最佳的传世之宝。”

萧翼不动声色地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犹豫再三,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不信,说此帖早已轶失,怎么可能在你这里呢?辨才为证明自己的正确,也是一时起兴,就从屋梁洞内取出兰亭真迹予萧翼赏鉴。萧翼仔细察看了一番,果为真迹。他迅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太宗 “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但悔之已迟。

梦寐以求的东西终于到手了,李世民高兴得不得了。而辨才因受此事的刺激积忧成疾,一年后便撒手人寰了。

兰亭集序是草书作品吗(兰亭序究竟是行书还是草书)(3)

也许李世民觉得对不住王羲之后人,就让人伪造了行书《兰亭序》,也以此证明,《兰亭序》的草书真迹并不在他手里。

这件“草书版”的《兰亭序》全卷324个字,每一个字都是极其精准的“草法”,并且其点画和气度与王羲之的《十七帖》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虽然是智永临本,这也印证了草书兰亭就是王羲之书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