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溪(明见心理特约撰稿人)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1)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2)

女友最近一直恨自己不是“八瓜鱼”,作为工作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她不但要完成自己手头的事,还要兼顾回应其他工作的进度,本来8小时能完成的工作,硬生生被拖到了10个小时。

这样的“情景再现”,想来我们都不会陌生。

今天,我们手头有三项工作要做,分别是写报告、设计LOGO、准备外展资料。假如每项工作都需要2小时,那么6小时我们就可以收工了,还能余1个小时放空。可现实却是这样的:和你分别对接工作的同事追着你屁股后面追问:“报告写好了吗?LOGO设计得怎么样了?外展资料找到了吗?”结果,你的工作节律完全被打乱了,同事A催你报告时,你会开写报告;同事B问你LOGO进展时,你又转头去设计,之后是同事C、D、E、F和你分别过招,就这样,6小时能完成的工作被拖到了9小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加班成了你的标配。

为什么会这样,要怪就怪“多任务切换”!

事实上,许多人的工作节律都是这样的,刷刷网页,写会报告;看下手机,再看看数据;微信聊聊天,和同事沟通下工作再弄个图表,总之,我们会在不同事情中切换。

抛开那些休闲的事,仅就工作而言,我们也常是开着不同人的微信、QQ聊天框,多个Word、Excel、PPT摞叠在一起,八爪鱼般地和各路兵将对接。一些公司还把“多任务工作”能力写在了招聘启示里,比如“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同时处理大量事务等等”。殊不知,公司希望每位员工成为超人,可现实情况却是,“超人们”的工作效率正在被“多任务切换”大量消耗。

多任务切换的弊病

>>> 多任务切换会影响任务进展 <<<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3)

德国心理学家B.B.蔡格尼克做过这样一则有趣的实验,她让被试者做22件简单的工作,比如“写首你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等等,完成这些事需要的时间差不多,只是,这些工作中,一半被允许完成,另一半在没完成时会被叫停,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工作是随机排列的,之后,她让被试者回忆这22件工作,结果显示:对于未完成的工作,人们回忆占比为68%,而对于已经完成的工作,人们能想起来的占比则为43%。在上述条件下,未完成的工作比已经完成的工作回忆占比要高许多,这种现象被称为蔡格尼克效应。

这则实验说明,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经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所以,当我们在工作A、B、C、D间不停地转换时,不但不会提高效率,反而会因为总想着没完成的事,而影响当下事情的进展,结果两头顾不上,造成效率低下。

>>> 多任务切换会让我们变得焦虑 <<<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4)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5)

打个比方,部门主管告诉我们今天要交报告,写不完就加班。听到这话后,我们的心马上变得心神不宁,除了担心完不成,还会脑补可能导致的各种结果。结果,一整天我们的表现都不太好。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大脑中有诸多任务正在切换,那么焦虑感势必会更强,这并不难理解,就像心事重重的人,总会表现得魂不守舍一样。

>>> 多任务切换影响“心流体验” <<<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6)

全神贯注,全心投入是产生“心流体验”的条件之一,当我们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利用更好操作来战胜困难时,我们就会因为及时的反馈获得激励,产生心流体验,变得更专注投入。可惜的是,多任务切换因为无法专注,会无情地摧毁心流体验,以致我们无法在工作中感受到幸福感和成就感,只想应付了之。

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企业中的“多任务切换”会降低20%-40%的工作效率。员工们忙得团团转是真的,只是,大家都想快点忙完手里的活,而不是努力把它们做到更好。

>>> 多任务切换影响工作记忆 <<<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7)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8)

工作记忆和我们熟知的短时记忆一样吗?不太一样,但我们可以把工作记忆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指的是那些能够维持几秒至几分钟的记忆,比如,我们在路边看到了数种颜色的野花,但这些野花并不会对我们接下来的认知任务有什么促进作用,而工作记忆指的是我们在执行认知任务时,对信息暂时储存与操作的能力。在机能方面,它比短时记忆多了一个对信息的加工功能。

以我们熟知的心算为例,心算中的记忆是典型的工作记忆,在心算过程中,之前储存的信息会被下一步心算工作利用上,从而得到答案,这就是对信息的加工功能,而这一操作需要连贯作为支撑。

现在,我们回归到多任务切换场景,当我们从任务A切换到任务B再切回任务A时,因为切换影响了事情进展的连贯性,所以,我们很容易忘记让任务A变得更有亮点的创意了,想做得更好?结果可想而知了哟!

如何避免“多任务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给出了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小伙伴们不妨学起来!

>>> 养成特定的习惯 <<<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9)

我们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且容易在使用过程被消耗,所以,卡尔建议我们要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做固定的事情,同时把它们变成习惯。此外,我们还要把这些深度工作的时间记录下来,定期总结,在深度工作时间之外安排休闲时光,从而让生活变得张弛有度。

打个比方,我们可以根据工作情况,在固定的时间做自己手头的工作,在另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同事们对接工作,同时定期总结协调改进,避免忙得像个陀螺却感觉不到价值感。

>>> 科学规划“分心” <<<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10)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11)

我们无法做到不分心,因为大脑保持专注的时间有限,只是,若是我们习惯了随时分心,那么想专注也难了。既然不能不分心,那么我们就需要给它们留出时间。与其从分心中拿出部分时间专注,不如从专注中拿出部分时间来分心。把工作中那些干扰我们的却不着急回应的微信、QQ、邮件在分心时段统一完成,不让它们影响正事,想不提升效率都难哟!

>>> 远离社交媒体 <<<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12)

想实现“深度工作”,我们必须学会远离社交媒体。1969年至2013年,44年的时间里,伍迪·艾伦编写并导演了44部电影,获得23项奥斯卡奖提名。在我们为他的高效咂舌时,很少人知道,和他一起享受这份荣耀的工作伙伴不是电脑,而是一台老式打字机。相比电脑,打字机的功能更单一,更有利这位大师级人物专注。

我们可以以30天为例,制作一个“不使用计划”,比如不看朋友圈、不用微信、远离豆瓣、知乎等社交媒体,当然,你不必将这些账户注销,只是停止使用,之后看看它们是否是你生活的必须品。当然,需要借由这些社交媒体工作的朋友另当别论。

30天的时间,你会发现,想找你的朋友会通过电话联系到你,不想找你的“朋友”,根本不会发现你休息了30天。大多时,让我们上瘾的社交媒体,对我们的生活真的没那么重要。

>>> 固定日程生产力 <<<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13)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14)

从字面的意思我们不难理解,就是固定一个时间,只在这个时间内工作,同时找出提高产出的策略,保证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闺蜜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为不能同时兼顾家庭和工作,有段时间她的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此后,她选择了“固定日程生产力”这个方法改善现状——再不把工作拿回家,同时看看哪些方法能帮她完成目标。她笑说,有了固定日程生产力,她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再没因为在家加班影响陪伴孩子。她感慨地表示,只要规划好时间深度工作,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一下子变得舒展了。

>>> 打造深度工作空间 <<<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15)

还记得我们上学时会找个没人的角落背单词吗?J.K.罗琳曾也曾在酒店套房里创作《哈利波特》。这样做,表面看是为了有个安静的环境投入工作,其实,背后的主导力量是提示大脑要严肃认真对待当下的事情,降低拖延几率,提升专注力。

除了以上这些小方法,我们还可以在完成每项工作前,先提一个问题,比如做PPT时,问问自己这个PPT的亮点是什么,如何体现?如此一来,枯燥的工作也会变成寻求答案的期待旅程,这个小方法也有助我们深度工作哟!将多任务切换变成深度工作,不仅可提升效能,更能让我们获取到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聪明的人从来不帮这三种忙(忙得心力交瘁并非你能力不足)(16)

关 于 明 见

明见心理中心,是一家涵盖个体与团体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培养、大众心理健康教育、企业高端目标培训等业务的专业机构。秉承着“生命是一场发现自己的旅程(Path To Self-Awareness)”的核心理念,以尊重、涵容的态度,期待每一次与旅伴的相遇。

公司地址

北京东城区银河SOHO D座51129

联系电话

座机:010 - 8529 5010

手机:173108537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