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去除内心障碍,平衡内心的心态,人生自然合理。

庄子是一种心灵调节术(庄子去除内心障碍)(1)

在人生的过程中,很多人有一个误区,有一些人总是认为,人生最大的问题是外事外物所遇到的阻碍。

其实这个是一个误区,人生最大的障碍不在外事外物上面,而在自我的内心。

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当出现问题的时候,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外事外物上面。当你抛开表象看本质,究其原因的时候,你会发现最大的根源是自己的内心。

所以保持内心的平衡,去除内心不该有的妄念,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庄子》的思想中,就有通过解除一个人内心的束缚,来达到一个人内心平和,宁静的状态。

庄子是一种心灵调节术(庄子去除内心障碍)(2)

当内心虚空宁静的时候,外在的行为就能够合于本性,避免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出现偏激。显露的是一种仁义,更是一种智慧,这叫做“道”的作用,这更是我们在人生中能够活得更舒服的一个状态。

内心障碍是如何形成的?

在《庄子》之中有这样一句话: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富贵,富有,尊显,威严,声名,利禄,这六种事情,全是扰乱自我意志的一个因素。容貌,举止,美色,辞理,气调,情欲,这六种情况是束缚心灵的因素。

憎恶欲念,欣喜,愤怒,悲哀,欢乐六种情况,是牵累道德的因素,这些问题全部是阻塞我们修心养道的一个因素。

庄子的这一个思想,就如同《道德经》中老子提出的五色五味五音对于一个人的拖累,有着相同的智慧。

外在名利会产生扰乱的因素,让我们有了喜怒哀乐的心思,产生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庄子是一种心灵调节术(庄子去除内心障碍)(3)

而人性中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叫做趋利避害,总是在追求圆满,追总是在追求美好,特别排斥那些沮丧和痛苦。

所以说,这样的一种心态又加上外在五色五味五音,给我们内心带来的一个情绪上的影响,所以说我们就自然而然的想去通过外事外物的满足,来平衡我们内心的情绪。

但是殊不知,这样的一个心态仍然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内心的一个得失和坦然,不能靠外物所得,需要靠自我内心的调节。

如果说在思维中一味的想去通过外事外物的调节,而达到这样一个平衡的状态,只会陷入这种状态之中越来越深。

就如同《道德经》中的思想一样,人不要通过追求享受而满足自己的贪欲,不要总是期望锦衣玉食建立内心恬淡的宁静。

庄子是一种心灵调节术(庄子去除内心障碍)(4)

当你不断的依靠外物来建立自己内心存在感的时候,就会产生更多的虚无和焦躁。不但不能解决内心的问题,反而让我们平静的内心更加的浮躁和猖狂。

而有的时候,也正是自己主观的判断,让很多事物多了一些是非的区别。

很多时候,外事外物本身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当一个人把自己主观意识作为一个判断的尺度。如果一个事物符合了自己的思想,那么就是对的,如果不符合就是错的。

当你拥有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其实是陷入了主观判断的一个误区之中,有的事物本身它是没有性质区别的,这都是主观思想带来的问题。

庄子是一种心灵调节术(庄子去除内心障碍)(5)

我们对待生活,如何平衡自我内心的状态?

如果想让内心宁静,内心平静,就是要去除这六种情况在内心的存在。

这是一种看似虚妄,看似浑浑噩噩,但实则澄明透彻的一种作风。以此状态来对待自己的人生,这在道家思想中,被视作为无为的道理,也就是无为而治。

《庄子》中说:合乎本性的行动,称之为率真的行为,偏离天性而行动,称之为失去本性。

天性就是所谓的万事规律,这也是大道一再阐述的思想,道家思想中就认为,一切顺其自然就是最合理的状态。

然而我们观察生活的时候,对于生活有一些经历和历练的人来说,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逆天而行,违背了事物的规律去做的事情,一定是没有好的结果。

只有顺应规律顺其自然,即便是追求物质,也要在遵循自我生命规则的一个状态之上,合理的去追求,这样才有一个好的结果。

庄子是一种心灵调节术(庄子去除内心障碍)(6)

“庄子拒绝为相”这样一个事情,是对于这个智慧最好的一个印证。

庄子的智慧是超然的,他如同天上的星云,悠然自得,无拘无束,

有一天,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庄子还在家里睡着。没醒的时候,门外有马车的声音,随后有人轻轻的敲门。

原来是楚威王久仰庄子的大名,想把他招进宫里面来,帮助自己完成称霸天下的事业。

楚威王派了几个使者,抬着猪羊美酒,携带黄金千两,驾着马车,郑重其事的请庄子去楚国当卿相。

半个小时之后,庄子才从睡梦中醒过来。

使者看到庄子,连忙对庄子作揖拱手,说明来意。

庄子听了之后,看也不看一眼,仰天大笑就说:“免了吧,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你告诉楚威王,感谢他的厚爱。”

庄子是一种心灵调节术(庄子去除内心障碍)(7)

庄子又说:“难道你们没有看过君王祭祀天地时牺牲的那头牛吗?最初那头牛在田地里面自由自在,一旦被当做祭品选入宫中,给予很好的照料之后,没过多久他就成了祭品。”

“生活条件虽然好多了,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去朝廷做官和这头牛有什么区别呢?天下的君主势单力孤,都会招贤纳士,当夺得天下,便为所欲为。”

“那么去做官又有什么好的结果呢?我还不如守着大自然的清风明月,守着大自然的荷塘月色去观赏和享受,如果去做卿相,整天争名夺利,岂不是太无聊了吗?”

这个时候,使者看到庄子对于世事的洞察这么深刻,也没有极力的挽留,只能失望而去。

这个时候在众多使者中间,有一个人如当头一棒,数十年的做官之梦在这一刻也放弃了,决定回朝之后上奏楚威王,打算告老还乡。

后来《庄子》仍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登山临水,有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潇洒和豪爽。仍然能够享受人生的快乐与尊严,虽然说生活平淡,但是却自得其乐。

庄子是一种心灵调节术(庄子去除内心障碍)(8)

这个就是庄子能够淡泊外物,保持内心淳朴的一个道理。

很多人看了,总认为庄子这样是排斥外在名利,并不符合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则,因为他惧怕外物给自己带来的问题,所以说不接受这些事情。

其实这个故事所表达的一个核心,是一种内心的自由,当你接受外物的时候,必然会受到外物给自己带来的枷锁。内心难免会有了过多的牵累,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内心障碍的因素,所以说保持一种外在的淳朴,也有利于保持内心的清静。

庄子是一种心灵调节术(庄子去除内心障碍)(9)

一个人内心澄明,所呈现的状态。

我们修身养性的目的,是达到内心的无拘无束,空明虚无的一个境界。当我们摆脱这些外在内心的牵累负担以及忧虑之后,并自然而然的达到内心平和。

一个人能明心见性,抛开外在杂念,看穿功利的时候,便是自在的一个境界。

拥有平常之心,也就达到了心无杂念,是一种豁达,是一种超然。不会被欲望填满心灵,更不会让灵魂搁浅,在无氧的空间里,而这样的一种状态,就是内心去除障碍之后的一种轻松,这便是符合了道家思想中所说的淳朴之心,无为而治的道理。

拥有平常心,就拥有了正确的处事原则,这是一份自我洒脱,自我肯定的信心和勇气。

,